温州市近10万亩土地闲置十年 损失约达数千亿元-中地会
中地会 > 楼市动态 >

温州市近10万亩土地闲置十年 损失约达数千亿元

《法制日报》  2011年06月02日

 

  2010年,温州开发区5万亩土地的GDP为115亿元。如果按此标准计算,10万亩土地晒太阳,就意味着每年把230亿元GDP烂在了地里,如果再乘上10年,相当于把2300亿元烂在了地里

 

  “七山二水一分田”是长期以来对浙江省温州市地域特征的描述,人多地少也一直是制约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日,在浙江省副省长、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紧追不舍督办下,温州市国土资源局迫不得已报出来的一个数据,令饱受土地掣肘之苦的温州人大吃一惊:1999年至2009年,温州市“转而未供”的土地近10万亩。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10万亩土地晒了10年太阳。

 

  “2010年,温州开发区5万亩土地的GDP为115亿元。”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小同说,如果按此标准计算,10万亩土地晒太阳,就意味着每年把230亿元GDP烂在了地里,如果再乘上10年,相当于把2300亿元烂在了地里。

 

  《法制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温州市正在开展“转而未供”土地专项清理行动。有温州市民认为,以铁腕治理10年顽症固然值得肯定,但同时应该依法对10万亩土地“转而未供”的责任人进行行政问责,以儆效尤。

 

  “贪污受贿10万元,一般得判10年以上有期徒刑。与之相比,数千亿元的损失无疑是个天文数字。”温州大学法学院院长方益权说,我国刑法不乏渎职罪、滥用职权罪等规定,只要依法行政、依法问责,此类损失今后是可以避免的。

 

  近10万亩土地“转而未供”

 

  温州商人遍布全球,但因为温州缺少土地,不少由当地政府千呼万唤才招来的项目,最后往往卡在无地可供这堵“墙”上。“十二五”期间,温州计划每年投资率保持在50%左右,而要做到这点,必须保证每年有5万亩土地供应。是否有土地,直接关系到全年近1000亿元民资的落地与转化。

 

  面对巨大的用地缺口,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才决定眼睛向内、掘地挖潜。没想到这一挖,挖出了个大窟窿:1999年至2009年,全市有近10万亩、其中市区有4.1万亩的土地已经“农转用”,却迟迟供不出来。

 

  温州市鹿城区锦绣路和飞霞南路交叉地带,是块黄金宝地。在这个十字路口,置信广场、南汇小区、白鹿州公园盘踞成“三角”形状,形成居住休闲的黄金地段,唯独其东北角的几亩闲置地,因为“转而未供”,多年来不仅没有任何投入产出,反而成为垃圾堆放场所,藏污纳垢、脏乱不堪。

 

  江滨路龙湾段工程是市区一大民生工程,工程于2005年立项,按计划将于今年7月竣工通车。然而,直到今天,这条大道因拆迁政策处理受阻导致土地“转而未供”,仅完成1号、2号桥梁及路基几百米的施工。

 

  在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园区,原本要建造职教基地的1300亩土地,“农转用”审批手续办好已有一年多,施工队至今还没进场。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2010 年,温州开发区5 万亩土地的GDP 为115 亿元。如果按此标准计算,10 万亩土地晒太阳,就意味着每年把230 亿元GDP 烂在了地里,如果再乘上10 年,相当于把2300 亿元烂在了地里 七山二水一分田是长期以来对浙江省温州市地域特征的描述,人多地少也一直是制
/zdh/images/defaultpic.gif
温州市近10万亩土地闲置十年 损失约达数千亿元-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楼市动态 > 正文

温州市近10万亩土地闲置十年 损失约达数千亿元

2011-06-02 | 《法制日报》

我要分享 ▼

 

  2010年,温州开发区5万亩土地的GDP为115亿元。如果按此标准计算,10万亩土地晒太阳,就意味着每年把230亿元GDP烂在了地里,如果再乘上10年,相当于把2300亿元烂在了地里

 

  “七山二水一分田”是长期以来对浙江省温州市地域特征的描述,人多地少也一直是制约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近日,在浙江省副省长、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紧追不舍督办下,温州市国土资源局迫不得已报出来的一个数据,令饱受土地掣肘之苦的温州人大吃一惊:1999年至2009年,温州市“转而未供”的土地近10万亩。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10万亩土地晒了10年太阳。

 

  “2010年,温州开发区5万亩土地的GDP为115亿元。”全国人大代表、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小同说,如果按此标准计算,10万亩土地晒太阳,就意味着每年把230亿元GDP烂在了地里,如果再乘上10年,相当于把2300亿元烂在了地里。

 

  《法制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温州市正在开展“转而未供”土地专项清理行动。有温州市民认为,以铁腕治理10年顽症固然值得肯定,但同时应该依法对10万亩土地“转而未供”的责任人进行行政问责,以儆效尤。

 

  “贪污受贿10万元,一般得判10年以上有期徒刑。与之相比,数千亿元的损失无疑是个天文数字。”温州大学法学院院长方益权说,我国刑法不乏渎职罪、滥用职权罪等规定,只要依法行政、依法问责,此类损失今后是可以避免的。

 

  近10万亩土地“转而未供”

 

  温州商人遍布全球,但因为温州缺少土地,不少由当地政府千呼万唤才招来的项目,最后往往卡在无地可供这堵“墙”上。“十二五”期间,温州计划每年投资率保持在50%左右,而要做到这点,必须保证每年有5万亩土地供应。是否有土地,直接关系到全年近1000亿元民资的落地与转化。

 

  面对巨大的用地缺口,温州市委书记陈德荣才决定眼睛向内、掘地挖潜。没想到这一挖,挖出了个大窟窿:1999年至2009年,全市有近10万亩、其中市区有4.1万亩的土地已经“农转用”,却迟迟供不出来。

 

  温州市鹿城区锦绣路和飞霞南路交叉地带,是块黄金宝地。在这个十字路口,置信广场、南汇小区、白鹿州公园盘踞成“三角”形状,形成居住休闲的黄金地段,唯独其东北角的几亩闲置地,因为“转而未供”,多年来不仅没有任何投入产出,反而成为垃圾堆放场所,藏污纳垢、脏乱不堪。

 

  江滨路龙湾段工程是市区一大民生工程,工程于2005年立项,按计划将于今年7月竣工通车。然而,直到今天,这条大道因拆迁政策处理受阻导致土地“转而未供”,仅完成1号、2号桥梁及路基几百米的施工。

 

  在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园区,原本要建造职教基地的1300亩土地,“农转用”审批手续办好已有一年多,施工队至今还没进场。

 

  • 共3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分隔线----------------------------
  • 上一篇:15262元深圳房价回到两年前 高价房未入市
  • 下一篇:唐山出台细则要求保障房商品房同时交付使用
------分隔线----------------------------

相关阅读

·2023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   24-02-01
·深圳官宣一季度入市计划!19新盘超万套住宅   24-02-01
·全国首批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落地广州   24-02-01
·新房成交套数超深莞两城总和,谁还在买惠州房子?   24-02-01
·北京去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122.6万平,同比增7.9%   24-02-01
热点内容
  • 河北香河普通商品房限价每平方米7500元
  • 北京配建保障房期待配建租售政策
  • 上海二手房中小户型售价仍上涨
  • 重庆新房成交量持续下挫 市场存量在加
  • 美国房市恐陷入恶性循环
  • 5月南京房价涨幅跌至最低 专家称房价仍
  • 顺德最大规模限价房美的广夏花园或售45
  • 五一抢购潮背后:一线城市回暖无期
  • 上海再现高价房:单价24万元
  • 广州天河广氮花园经适房将于今年12月份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