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海外置业潮引起争议 绝大多数不为炒楼(4)-中地会
中地会 > 楼市动态 >

中国人海外置业潮引起争议 绝大多数不为炒楼(4)

广州日报  2011年06月23日

 

  而第二种方式也比较常见,通过代理公司或者自己在海外的公司解决换汇问题。比如说购房者在香港注册有公司,把多个相关人士的外汇全部存入香港公司户头,再由该户头一次性转入外国账户中。

 

  至于第三种,恐怕也是采访对象讳莫如深的原因,但现在似乎也是公开秘密——通过地下钱庄来转汇、换汇。

 

  不过,这种状况会在可预见的将来得到改观。据多家媒体报道,上海已经将个人境外直接投资方案上报国务院,目前仍在征求意见汇总阶段。中国放开个人境外直投、逐步放松外汇管制似乎是可预见的未来,上海和温州也最有可能成为最先开放的两个城市。

 

  “出去的烦恼”

 

  “中国购买”愈演愈烈

 

  地产商开心本地人着急

 

  中国人海外置业的风气因CPI走高与国内限购令的实施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仅在最近两个月内,中国人在伦敦买房的投资就高达1.2亿英镑(12.7亿元人民币)。在伦敦的金融区金丝雀码头,三分之一的新售房屋被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买家买走。2010年伦敦一成新房被中国人买走。据英国一位从事高端住宅买卖的物业经纪介绍,5年前他手头上的客人95%是工作在伦敦的企业高管,如今75%是中国投资者。国外媒体慨叹,“中国制造”找了个兄弟,叫做“中国购买”。

 

  “中国人涌入伦敦置业”成为英美各大报章的醒目标题,华人置业加美澳也引发当地关于这一现象的对立态度。从事房地产行业的人士对中国人的涌入非常欢迎。加拿大温哥华地产开发商Susie Goodall表示:“中国买家是最理想的顾客,他们购买欲望很强烈,很快作出决定。我喜欢跟他们做生意”。

 

  为了迎接如潮水般涌入的华人买家,她还特别请了一个公司帮她做公司中文网页,对每一个住宅项目都加注中文解释。去年,她未能挤进在上海举行的海外房产展,今年9月的房产展她已提前报名,争取成为“第一个在上海设摊的加拿大开发商”。不过加拿大本地人却对此怨声载道,由于中国人的投资,导致房价猛涨,很多本地人置业时间不断推迟。温哥华前市议员皮特·兰德尔提议,“应效仿中国的限购令,限制外国人投资住宅物业”。

 

  中国人抢购房产

 

  推升当地房价

 

  不仅在伦敦和温哥华,欧美许多大城市都出现了中国人抢购房产、推高当地房价的现象。这是房地产商乐见的场景,但对于当地的普通消费者来说,并非是好事。当地媒体指责华人抢购房产,因为传统的欧美家庭购房的开支一般不超过税后收入的三分之一,现在的房价疯涨令他们买不起房子,不得不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英国一些行业组织警告说,中国买家在高端市场的大手笔会对整个房地产市场产生自上而下的拉动作用,结果是,当地的中低端购房者难以承受上涨的房价,被迫出局。

 

  • 共5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而第二种方式也比较常见,通过代理公司或者自己在海外的公司解决换汇问题。比如说购房者在香港注册有公司,把多个相关人士的外汇全部存入香港公司户头,再由该户头一次性转入外国账户中。 至于第三种,恐怕也是采访
/zdh/images/defaultpic.gif
中国人海外置业潮引起争议 绝大多数不为炒楼(4)-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楼市动态 > 正文

中国人海外置业潮引起争议 绝大多数不为炒楼(4)

2011-06-23 | 广州日报

我要分享 ▼

 

  而第二种方式也比较常见,通过代理公司或者自己在海外的公司解决换汇问题。比如说购房者在香港注册有公司,把多个相关人士的外汇全部存入香港公司户头,再由该户头一次性转入外国账户中。

 

  至于第三种,恐怕也是采访对象讳莫如深的原因,但现在似乎也是公开秘密——通过地下钱庄来转汇、换汇。

 

  不过,这种状况会在可预见的将来得到改观。据多家媒体报道,上海已经将个人境外直接投资方案上报国务院,目前仍在征求意见汇总阶段。中国放开个人境外直投、逐步放松外汇管制似乎是可预见的未来,上海和温州也最有可能成为最先开放的两个城市。

 

  “出去的烦恼”

 

  “中国购买”愈演愈烈

 

  地产商开心本地人着急

 

  中国人海外置业的风气因CPI走高与国内限购令的实施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仅在最近两个月内,中国人在伦敦买房的投资就高达1.2亿英镑(12.7亿元人民币)。在伦敦的金融区金丝雀码头,三分之一的新售房屋被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买家买走。2010年伦敦一成新房被中国人买走。据英国一位从事高端住宅买卖的物业经纪介绍,5年前他手头上的客人95%是工作在伦敦的企业高管,如今75%是中国投资者。国外媒体慨叹,“中国制造”找了个兄弟,叫做“中国购买”。

 

  “中国人涌入伦敦置业”成为英美各大报章的醒目标题,华人置业加美澳也引发当地关于这一现象的对立态度。从事房地产行业的人士对中国人的涌入非常欢迎。加拿大温哥华地产开发商Susie Goodall表示:“中国买家是最理想的顾客,他们购买欲望很强烈,很快作出决定。我喜欢跟他们做生意”。

 

  为了迎接如潮水般涌入的华人买家,她还特别请了一个公司帮她做公司中文网页,对每一个住宅项目都加注中文解释。去年,她未能挤进在上海举行的海外房产展,今年9月的房产展她已提前报名,争取成为“第一个在上海设摊的加拿大开发商”。不过加拿大本地人却对此怨声载道,由于中国人的投资,导致房价猛涨,很多本地人置业时间不断推迟。温哥华前市议员皮特·兰德尔提议,“应效仿中国的限购令,限制外国人投资住宅物业”。

 

  中国人抢购房产

 

  推升当地房价

 

  不仅在伦敦和温哥华,欧美许多大城市都出现了中国人抢购房产、推高当地房价的现象。这是房地产商乐见的场景,但对于当地的普通消费者来说,并非是好事。当地媒体指责华人抢购房产,因为传统的欧美家庭购房的开支一般不超过税后收入的三分之一,现在的房价疯涨令他们买不起房子,不得不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英国一些行业组织警告说,中国买家在高端市场的大手笔会对整个房地产市场产生自上而下的拉动作用,结果是,当地的中低端购房者难以承受上涨的房价,被迫出局。

 

  • 共5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分隔线----------------------------
  • 上一篇:深圳首波降价楼盘中部分降价20%
  • 下一篇:湖北保障房资金缺口过千亿 黄石国资委卖股筹资
------分隔线----------------------------

相关阅读

·2023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   24-02-01
·深圳官宣一季度入市计划!19新盘超万套住宅   24-02-01
·全国首批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落地广州   24-02-01
·新房成交套数超深莞两城总和,谁还在买惠州房子?   24-02-01
·北京去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122.6万平,同比增7.9%   24-02-01
热点内容
  • 河北香河普通商品房限价每平方米7500元
  • 北京配建保障房期待配建租售政策
  • 上海二手房中小户型售价仍上涨
  • 重庆新房成交量持续下挫 市场存量在加
  • 美国房市恐陷入恶性循环
  • 5月南京房价涨幅跌至最低 专家称房价仍
  • 顺德最大规模限价房美的广夏花园或售45
  • 五一抢购潮背后:一线城市回暖无期
  • 上海再现高价房:单价24万元
  • 广州天河广氮花园经适房将于今年12月份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