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恒山: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需科学规划、稳步推进-中地会
中地会 > 专题 > 新型城镇化与房产座谈会 > 与会领导 >

范恒山: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需科学规划、稳步推进

中地会  2014年10月08日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 范恒山

 

     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道路,如果再全面一点,应加上协调,具体而言就是要加强城市间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建好,必须解决三方面问题。

 

      1、城乡问题:我们的城市有点怪,以重庆为例,重庆有2900万人口,其中农村人口2000万,而且多数在贫困地区,那么重庆到底是一个直辖市,还是一个农村。所以,考虑中国城市问题,必然考虑城乡统筹问题,农村人口如何转入城市,部分乡村如何转变成城镇,现在很多县改市、地改市等,大部分城市都包含农村问题。

 

     2、城市本身问题:这涉及一个城市发展规模、格局、品质、风貌等,情况比较复杂,这还不包括其他方面的制约。

 

     3、城城之间问题:目前,中国城市之间发展非常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城市综合实力强,中西部地区,甚至是省会城市,发展状况都不容乐观。这需要解决大中小城市间应如何发展。

 

     从现实出发,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解决4方面问题:

 

     1、基础是形态:新型城镇化要改变的是城市形态问题,这就涉及城市规模,例如城市规模是否越大越好,即便规模越大越好,是不是也要考虑城市集约程度、容积率、密度等问题。

 

     这里要解决两个问题:①格局问题:是否应该形成一至两个中心城市,周围围绕着卫星城,或是在城市中形成功能分区,例如东边是生活区,西边是工业区、中间是商贸区等,现在许多新城基本是按照这个模式来建的。②城市品质:一个城市硬件水平,智能化程度,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状况,代表着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但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管理体制、城市精神、品质、定位等软件建设,但目前我们看不出中国城市的风格。

 

     2、难点在统筹。目前不但城市本身存在问题,还有产业和城市如何发展,城市承载能力与发展速度不协调等问题。所以,未来如何和谐、幸福发展,难点在统筹。

 

     3、关键是制度,城市幸福指数在哪里,在于管理水平,在于公正化的体制机制,这是我们目前最缺乏的。我们现在很少城市的管理水平是高效的,更不用讨论制度问题。许多进城农民感到制度不公平,享受不到公共服务,他们就感觉不舒服,这很可能因此引起社会问题。

 

     4、出路在联动:任何城市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如果某个城市坚持将各种资源、功能集中在一起,迟早会出两个问题,一是城市品位越来越低,因为自我封闭,内部恶性循环;第二是问题越来越多,尤其是城市病越来越多。

 

     因此,各城市间要协调发展,单个城市不能集中过多功能、资源,要分散城市职能,产业要转移,经济利益要适当分成,以解决GDP、利润流失问题,这就能解决类似北京的城市病问题。

 

     从操作层面讲,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做好两点:

 

     1、科学规划、精细操作:规划标准要高,操作要精密,精细到每个房子都要做出图形,另外还要有法律约束,给予制度保障,例如房屋建多高、如何建、建在哪里等都有明文规定,这不但提高城市品质,而且还方便管理。

 

     2、稳步推进、量力而行:推进城镇化建设,切忌一哄而上,忌占地、忌功能走样,要做好不容易,但至少思路应该是这样考虑。(文章根据国家发改委地方经济司司长范恒山在“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座谈会上的讲话整理)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国家发改委地方经济司司长 范恒山 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道路,如果再全面一点,应加上协调,具体来就是要加强城市间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建好,必须解决三方面问题。 1、城乡问题:我们的城市有点怪,以重庆为例,重庆有29
/zdh/uploads/allimg/130520/3-130520094930263-lp.jpg
范恒山: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需科学规划、稳步推进-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专题 > 新型城镇化与房产座谈会 > 与会领导 > 正文

范恒山: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需科学规划、稳步推进

2014-10-08 | 中地会

我要分享 ▼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 范恒山

 

     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道路,如果再全面一点,应加上协调,具体而言就是要加强城市间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建好,必须解决三方面问题。

 

      1、城乡问题:我们的城市有点怪,以重庆为例,重庆有2900万人口,其中农村人口2000万,而且多数在贫困地区,那么重庆到底是一个直辖市,还是一个农村。所以,考虑中国城市问题,必然考虑城乡统筹问题,农村人口如何转入城市,部分乡村如何转变成城镇,现在很多县改市、地改市等,大部分城市都包含农村问题。

 

     2、城市本身问题:这涉及一个城市发展规模、格局、品质、风貌等,情况比较复杂,这还不包括其他方面的制约。

 

     3、城城之间问题:目前,中国城市之间发展非常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城市综合实力强,中西部地区,甚至是省会城市,发展状况都不容乐观。这需要解决大中小城市间应如何发展。

 

     从现实出发,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解决4方面问题:

 

     1、基础是形态:新型城镇化要改变的是城市形态问题,这就涉及城市规模,例如城市规模是否越大越好,即便规模越大越好,是不是也要考虑城市集约程度、容积率、密度等问题。

 

     这里要解决两个问题:①格局问题:是否应该形成一至两个中心城市,周围围绕着卫星城,或是在城市中形成功能分区,例如东边是生活区,西边是工业区、中间是商贸区等,现在许多新城基本是按照这个模式来建的。②城市品质:一个城市硬件水平,智能化程度,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状况,代表着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但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管理体制、城市精神、品质、定位等软件建设,但目前我们看不出中国城市的风格。

 

     2、难点在统筹。目前不但城市本身存在问题,还有产业和城市如何发展,城市承载能力与发展速度不协调等问题。所以,未来如何和谐、幸福发展,难点在统筹。

 

     3、关键是制度,城市幸福指数在哪里,在于管理水平,在于公正化的体制机制,这是我们目前最缺乏的。我们现在很少城市的管理水平是高效的,更不用讨论制度问题。许多进城农民感到制度不公平,享受不到公共服务,他们就感觉不舒服,这很可能因此引起社会问题。

 

     4、出路在联动:任何城市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如果某个城市坚持将各种资源、功能集中在一起,迟早会出两个问题,一是城市品位越来越低,因为自我封闭,内部恶性循环;第二是问题越来越多,尤其是城市病越来越多。

 

     因此,各城市间要协调发展,单个城市不能集中过多功能、资源,要分散城市职能,产业要转移,经济利益要适当分成,以解决GDP、利润流失问题,这就能解决类似北京的城市病问题。

 

     从操作层面讲,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做好两点:

 

     1、科学规划、精细操作:规划标准要高,操作要精密,精细到每个房子都要做出图形,另外还要有法律约束,给予制度保障,例如房屋建多高、如何建、建在哪里等都有明文规定,这不但提高城市品质,而且还方便管理。

 

     2、稳步推进、量力而行:推进城镇化建设,切忌一哄而上,忌占地、忌功能走样,要做好不容易,但至少思路应该是这样考虑。(文章根据国家发改委地方经济司司长范恒山在“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座谈会上的讲话整理)

------分隔线----------------------------
  • 上一篇:保育钧:新型城镇化出路在于城乡统筹
  • 下一篇:韩俊:解决中国土地问题需进行制度改革
------分隔线----------------------------

相关阅读

·李洪茂:建设银行非常重视城镇化建设   16-01-05
·范恒山: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需科学规划、稳步推进   14-10-08
·何锦超:农民市民化须产业带动   13-05-22
·任德忠:新型城镇化应注重产业培植   13-05-22
·冯红健:拓展三四线城市业务,带动当地就业   13-05-22
热点内容
  • 任德忠:新型城镇化应注重产业培植
  • 保育钧:新型城镇化出路在于城乡统筹
  • 杨茂森:新型城镇化需注意调整政府和市
  • 林峰:中国城镇化切忌照搬发达国家城镇
  • 郭泽伟:新型城镇化应以解决就业、发展
  • 陈锡文:新型城镇化的“新”体现在四个
  • 丁士:新型城镇化重点在“镇”
  • 赵永爽:新型城镇化将创造很大机遇
  • 李洪茂:建设银行非常重视城镇化建设
  • 王小广:新型城镇化是解决需求问题核心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