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俊:解决中国土地问题需进行制度改革-中地会
中地会 > 专题 > 新型城镇化与房产座谈会 > 与会领导 >

韩俊:解决中国土地问题需进行制度改革

中地会  2013年05月22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韩俊

 

      目前,中国土地市场存在多方面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土地开发密度过低:今年我国住房用地计划供应15.08万公顷, 是过去5年年均实际供应量(9.77万公顷)的1.5倍,去年也将近1000万亩了,土地供应    量已经很大,但供需矛盾依然突出。目前很多地方政府表示土地不够用,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土地开发密度过低。以上海为例,上海郊区土地利用密度普遍偏低,部分地区还有大量空地,或是楼房间隔太大,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2、基础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价格太低,国家划拨土地过于粗放:去年,我国基础设施占地340万亩,目前我国高速路长达7万公里,但中国并不需要如此多高速公路,这并不是因为中国有钱,而是因为有地,基础设施占地太便宜,土地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有研究显示,武汉到上海高速公路征地成本只有高速路3公里造价。

 

     出现这种情况,其背后深层次原因是土地配置过程中,市场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基础设施和工业用地占地成本过低,造成铺张浪费。但留给房地产用地偏少,间接造成房价上涨。目前供地制度,已很难持续。

 

     因此,近年国土部正在寻求突破,试点“增减挂钩”,例如去年释放指标是90万亩,但政策也引起相当大的争议,主要是国家占用的都是城郊好地,释放的都是偏远山区地块。近年,广东推出城市低效用地再开发计划,去年广东通过城市三旧土地再开发,已释放10多万亩土地,这个政策潜力很大,可以将土地价格更大程度地挖掘出来。还有一个试点叫用低丘缓坡用地做建设用地,现在在云南做得比较好。

 

     总之,增加土地供应很重要,但更应抓土地制度建设,要改变地方政府过于依赖土地财政状况。2011年全国土地收益3.34万亿元,占地方政府全部收入80%以上,这使得地方政府过度依赖房地产,国家调控也难以凑效。

 

     要改变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出让金,我国土地财政必须转型,同时要与土地管理制度转型相结合,管好土地用途,并出台综合性政策,让市场发挥作用。(文章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韩俊在“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座谈会上的讲话整理)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韩俊 目前,中国土地问题存在多方面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土地开发密度过低:今年我国住房用地计划供应15.08万公顷, 是过去5年年均实际供应量(9.77万公顷)的1.5倍,去年也将近1000万亩了,现在的土地供应量已经很大,
/zdh/uploads/allimg/130520/3-130520095050417-lp.jpg
韩俊:解决中国土地问题需进行制度改革-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专题 > 新型城镇化与房产座谈会 > 与会领导 > 正文

韩俊:解决中国土地问题需进行制度改革

2013-05-22 | 中地会

我要分享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韩俊

 

      目前,中国土地市场存在多方面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土地开发密度过低:今年我国住房用地计划供应15.08万公顷, 是过去5年年均实际供应量(9.77万公顷)的1.5倍,去年也将近1000万亩了,土地供应    量已经很大,但供需矛盾依然突出。目前很多地方政府表示土地不够用,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土地开发密度过低。以上海为例,上海郊区土地利用密度普遍偏低,部分地区还有大量空地,或是楼房间隔太大,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2、基础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价格太低,国家划拨土地过于粗放:去年,我国基础设施占地340万亩,目前我国高速路长达7万公里,但中国并不需要如此多高速公路,这并不是因为中国有钱,而是因为有地,基础设施占地太便宜,土地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有研究显示,武汉到上海高速公路征地成本只有高速路3公里造价。

 

     出现这种情况,其背后深层次原因是土地配置过程中,市场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基础设施和工业用地占地成本过低,造成铺张浪费。但留给房地产用地偏少,间接造成房价上涨。目前供地制度,已很难持续。

 

     因此,近年国土部正在寻求突破,试点“增减挂钩”,例如去年释放指标是90万亩,但政策也引起相当大的争议,主要是国家占用的都是城郊好地,释放的都是偏远山区地块。近年,广东推出城市低效用地再开发计划,去年广东通过城市三旧土地再开发,已释放10多万亩土地,这个政策潜力很大,可以将土地价格更大程度地挖掘出来。还有一个试点叫用低丘缓坡用地做建设用地,现在在云南做得比较好。

 

     总之,增加土地供应很重要,但更应抓土地制度建设,要改变地方政府过于依赖土地财政状况。2011年全国土地收益3.34万亿元,占地方政府全部收入80%以上,这使得地方政府过度依赖房地产,国家调控也难以凑效。

 

     要改变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出让金,我国土地财政必须转型,同时要与土地管理制度转型相结合,管好土地用途,并出台综合性政策,让市场发挥作用。(文章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韩俊在“新型城镇化与房地产业”座谈会上的讲话整理)

------分隔线----------------------------
  • 上一篇:范恒山: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需科学规划、稳步推进
  • 下一篇:陈锡文:新型城镇化的“新”体现在四个方面
------分隔线----------------------------

相关阅读

·李洪茂:建设银行非常重视城镇化建设   16-01-05
·范恒山: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需科学规划、稳步推进   14-10-08
·何锦超:农民市民化须产业带动   13-05-22
·任德忠:新型城镇化应注重产业培植   13-05-22
·冯红健:拓展三四线城市业务,带动当地就业   13-05-22
热点内容
  • 任德忠:新型城镇化应注重产业培植
  • 保育钧:新型城镇化出路在于城乡统筹
  • 杨茂森:新型城镇化需注意调整政府和市
  • 林峰:中国城镇化切忌照搬发达国家城镇
  • 郭泽伟:新型城镇化应以解决就业、发展
  • 陈锡文:新型城镇化的“新”体现在四个
  • 丁士:新型城镇化重点在“镇”
  • 赵永爽:新型城镇化将创造很大机遇
  • 李洪茂:建设银行非常重视城镇化建设
  • 王小广:新型城镇化是解决需求问题核心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