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是加强机制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总体上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地域性很强。在具体实施中,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中央统一政策下,充分发挥各地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探索创新,完善操作措施,创造新鲜经验,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管理新路子。
完成今年和“十二五”时期的保障房建设任务,应当坚持并进一步完善这些思路和做法,促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对于解决住房问题,中央的态度是坚决的,要求是明确的,具体落实还在各地政府。地方政府作为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执行者,作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组织者,肩负着极其重要的职责。中央的部署能否“落地”、“开花”,关键在于地方政府的决心和力度。为此,各有关方面都应当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部署上来,不折不扣地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以稳控房价、加大住房保障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首先是要认识到位。应当充分认识到,高房价不仅加重了人民群众的住房负担,影响当地民生的改善,而且不利于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不利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甚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尤需清醒地看到,对稳控房价,加大住房保障,百姓翘首以待,社会高度关注,丝毫不能放松、不能懈怠,一定要真正把解决住房问题作为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大事来看,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来抓,切实高度重视、负起责任。
其次是明确任务。对于市场调控和住房保障,中央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特别是提出了许多硬指标、硬任务。各地都要按照中央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房地产市场调控目标和措施,明确保障房建设的计划和进度,并公之于众,接受社会监督。
重要的还在于狠抓落实。要把确定的任务和目标层层分解,一项一项抓落实,一抓到底,毫不放松。在房地产市场调控方面,一定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从严把握和执行房价控制目标,从严执行信贷、税收、住房限购政策,尽早使房价回归合理水平,兑现对社会的承诺。对住房保障,应按照中央确定的任务,确保及时开工,让困难群众早得实惠。针对资金问题和有些地方出现的建筑质量问题,要切实加大投入力度,拓宽筹资渠道,同时在设计、建材、施工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确保建筑质量不打折扣。 |
把保障房建设办实办好(2)
2011-08-22 | 经济日报
- 上一篇:二三线城市限购需防"擦边球"
- 下一篇:限价房出租牟利有悖政策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