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限购与其一味严不如先治乱-中地会
首页 > 中地会观察 >

楼市限购与其一味严不如先治乱

证券时报  2012年03月07日

 

 

  上海二套房“新口径”夭折后,对限购政策进一步从严执行。日前据媒体报道,上海宝山嘉定长宁等部分区县将按照家庭住房情况从严进行购房资格认定,“上海户籍家庭中成年未婚子女若和父母共有一套及以上房产的,不可再买第二套房。”这意味着,在上海楼市新政覆盖范围内,成年子女只要在父母房子的产证上有名字的,就不能在婚前购买婚房。

 

  众所周知,2月22日,上海房管局微调了楼市政策,规定“外地户籍居民持上海长期居住证满三年,可享受上海本地户籍居民的同等购房资质”。此消息一出,上海股市深圳股市香港股市中的地产股都是一片飘红。不仅引来舆论广泛质疑,而且导致上海房屋成交量大涨并带动房价上涨,上海楼市出现“小阳春”。

 

  但在舆论广泛质疑住建部对于地方政府为楼市调控变相松绑的做法“露头就打”及楼市反弹的多重压力之下,上海有关方面在一周后不得不叫停之前的“宽限政策”。不仅如此,上海“宽限政策”被打回原形之后,该市部分区县进一步强化限购,规定“成年未婚子女不得购二套房”。那么,上海何以自觉让楼市限购政策趋严?值得注意。

 

  显然,上海楼市限购政策趋严不外乎三个原因:一是存在几天的“宽限政策”导致“小阳春”,该市部分区县担心房价进一步反弹,被上面问责被舆论批评;二是在全国两会期间,该市部分区县不希望由于楼市“小阳春”出现,成为被代表委员批评的“靶子”;三是该市相关区县拥有不小的调控权,楼市政策想松就松,想紧就紧。

 

  尽管上海规定“成年未婚子女不得购二套房”有歧视未婚子女之嫌,但笔者还是支持这种做法,因为这样的规定传递出明确信号,即不允许房价高位反弹;而且,这一政策是限制上海户籍人口购房,相比之前歧视外地人的楼市限购政策来说,有进步,更公平。不过,这次上海限购政策趋严暴露出一些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乱”。有中介机构反映,上海现在关于二套房的政策太乱了,各区都不一样,地产中介分行业务员不知道该怎么操作。事实上,不仅仅是上海,也不仅仅是二套房政策,很多地方在限购政策公积金政策土地政策税费政策等方面都很乱。不仅公众搞不清楚,而且很多专业人士专业机构都搞不清楚。

 

  政策太“乱”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公众由于厘不清政策,正当的权益得不到保障。譬如,公众不清楚限购政策影响不影响自己买房。而且,政策太“乱”还给了某些人钻政策漏洞的机会。如此,楼市政策不仅不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反而还在制造社会不公。

 

  第二个问题便是地方政府部门权力太大。权力太大之后就缺少制约,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既可以随时让限购政策趋严,也可以随时让限购政策放松。比如,如果不想让房价下跌就可以缩小限购范围,名义上在按照中央要求执行限购,实际上没有多少限制作用。以上海为例,不仅上海市级有关部门可以随便微调楼市政策,而且区县部门也可以随时微调。

 

  当各级地方政府部门都有随意调控楼市的权力时,必然就乱套了。按理说,地方监管部门的职责主要是执行上面的调控政策,而不是自己制定调控政策。即便考虑到各地楼市情况有差异,允许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控,但这种权力也是有限的,理应被监督被制约。

 

  很多人会为上海部分区县的限购政策趋严而叫好,但笔者却兴奋不起来,因为这些区县权力部门今天可以随意让政策趋严,明天就有可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让政策放松。因此,要想让房价顺利回归合理价位,对各级地方部门的调控权必须进行规范和约束,绝不能允许他们胡来。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 粤ICP备2021120759号-2 中地会版权所有
上海二套房新口径夭折后,对限购政策进一步从严执行。日前据媒体报道,上海宝山嘉定长宁等部分区县将按照家庭住房情况从严进行购房资格认定,上海户籍家庭中成年未婚子女若和父母共有一套及以上房产的,不可再买第二套房。这意味着,在上海楼市新政覆盖范围
/zdh/images/defaultpic.gif
楼市限购与其一味严不如先治乱-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要闻要点
  • 理事动态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政策发文
  • 专家顾问
  • 领导讲话
  • 历届20强
  • 历届10强
  • 媒体热评
  • 权威观点
  • 高层决策
  • 数据报告
首页 > 中地会观察 > 正文

楼市限购与其一味严不如先治乱

2012-03-07 | 证券时报

我要分享 ▼

 

 

  上海二套房“新口径”夭折后,对限购政策进一步从严执行。日前据媒体报道,上海宝山嘉定长宁等部分区县将按照家庭住房情况从严进行购房资格认定,“上海户籍家庭中成年未婚子女若和父母共有一套及以上房产的,不可再买第二套房。”这意味着,在上海楼市新政覆盖范围内,成年子女只要在父母房子的产证上有名字的,就不能在婚前购买婚房。

 

  众所周知,2月22日,上海房管局微调了楼市政策,规定“外地户籍居民持上海长期居住证满三年,可享受上海本地户籍居民的同等购房资质”。此消息一出,上海股市深圳股市香港股市中的地产股都是一片飘红。不仅引来舆论广泛质疑,而且导致上海房屋成交量大涨并带动房价上涨,上海楼市出现“小阳春”。

 

  但在舆论广泛质疑住建部对于地方政府为楼市调控变相松绑的做法“露头就打”及楼市反弹的多重压力之下,上海有关方面在一周后不得不叫停之前的“宽限政策”。不仅如此,上海“宽限政策”被打回原形之后,该市部分区县进一步强化限购,规定“成年未婚子女不得购二套房”。那么,上海何以自觉让楼市限购政策趋严?值得注意。

 

  显然,上海楼市限购政策趋严不外乎三个原因:一是存在几天的“宽限政策”导致“小阳春”,该市部分区县担心房价进一步反弹,被上面问责被舆论批评;二是在全国两会期间,该市部分区县不希望由于楼市“小阳春”出现,成为被代表委员批评的“靶子”;三是该市相关区县拥有不小的调控权,楼市政策想松就松,想紧就紧。

 

  尽管上海规定“成年未婚子女不得购二套房”有歧视未婚子女之嫌,但笔者还是支持这种做法,因为这样的规定传递出明确信号,即不允许房价高位反弹;而且,这一政策是限制上海户籍人口购房,相比之前歧视外地人的楼市限购政策来说,有进步,更公平。不过,这次上海限购政策趋严暴露出一些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乱”。有中介机构反映,上海现在关于二套房的政策太乱了,各区都不一样,地产中介分行业务员不知道该怎么操作。事实上,不仅仅是上海,也不仅仅是二套房政策,很多地方在限购政策公积金政策土地政策税费政策等方面都很乱。不仅公众搞不清楚,而且很多专业人士专业机构都搞不清楚。

 

  政策太“乱”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公众由于厘不清政策,正当的权益得不到保障。譬如,公众不清楚限购政策影响不影响自己买房。而且,政策太“乱”还给了某些人钻政策漏洞的机会。如此,楼市政策不仅不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反而还在制造社会不公。

 

  第二个问题便是地方政府部门权力太大。权力太大之后就缺少制约,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既可以随时让限购政策趋严,也可以随时让限购政策放松。比如,如果不想让房价下跌就可以缩小限购范围,名义上在按照中央要求执行限购,实际上没有多少限制作用。以上海为例,不仅上海市级有关部门可以随便微调楼市政策,而且区县部门也可以随时微调。

 

  当各级地方政府部门都有随意调控楼市的权力时,必然就乱套了。按理说,地方监管部门的职责主要是执行上面的调控政策,而不是自己制定调控政策。即便考虑到各地楼市情况有差异,允许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控,但这种权力也是有限的,理应被监督被制约。

 

  很多人会为上海部分区县的限购政策趋严而叫好,但笔者却兴奋不起来,因为这些区县权力部门今天可以随意让政策趋严,明天就有可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让政策放松。因此,要想让房价顺利回归合理价位,对各级地方部门的调控权必须进行规范和约束,绝不能允许他们胡来。

 

------分隔线----------------------------
  • 上一篇:解决房价问题关键是遏制"大起大落"
  • 下一篇:房产税“扩围”需科学评估
  • 收藏
  • 挑错
  • 推荐
  • 打印
------分隔线----------------------------

相关阅读

·销售放缓 5月份32家上市房企销售额同比降4.93%   23-06-15
·“五一”广东住宅销售:广深莞等严峻 惠州云浮等良好   23-05-16
·3月广东主要城市住宅销售向好 广佛成交超百万平   23-05-04
·前2月28家上市房企成功发债 加权平均成本3.27%   23-03-31
·2月市场回暖 40家上市房企销售额平均同比增15%   23-03-16
热点内容
  • 龙头房企业绩逆市飘红发出什么信号
  • 业内称楼市“政策底”渐近
  • 人口普查数据隐藏楼市密码
  • 警惕保障房建设“一边缺钱一边挪用”
  • 不能降不敢降 解读通州楼市的尴尬困局
  • 2012:避风三四线
  • 保障房赶工别落入进度陷阱
  • 首个国土空间规划出炉 恐加剧地方利益
  • 呼声急 保障房建设为何“水不激鱼不跳
  • 楼市限购与其一味严不如先治乱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120759号-2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