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123”布局规划提出 创新发展两个新城区-中地会
中地会 > 政策发文 >

广州“123”布局规划提出 创新发展两个新城区

大洋网-广州日报  2012年11月15日

 

 

  广州市“一个都会区、两个新城区、三个副中心”(简称“123”)城市功能布局规划中提出,要创新发展两个新城区,包括南沙滨海新城和东部山水新城。昨日,市规划局正式公布了这两个新城的详细规划,其中提出南沙明珠湾区起步区要花十年打造“东方威尼斯、广东新加坡”,并新建肇顺南城际和地铁4号线南延线等轨道交通,以加强与各个功能区的交通联系。

 

  而东部山水新城则包括萝岗和增城部分地区,备受关注的广州教育城也纳入其中,预计明年年底前启动一期入驻学校项目的动工建设。

 

  两个新城区将

 

  发挥都会区外围

 

  创新城、产业城作用

 

  根据规划,在“一个都会区、两个新城区、三个副中心”的格局下,两个新城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参考世界先进城市和特大型城市发展经验,在以金融、咨询等现代服务业为主的都会区外围,往往布局着拥有创新和先进制造功能的新城区。广州的南沙滨海新城和东部山水新城两个新城区也将发挥都会区外围的创新城和产业城的作用,努力打造创新型新城的功能,即主要承担交通枢纽、大宗物流、先进制造业以及会展、研发、教育、医疗等专项高端服务职能,同时完善人居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成为都会区功能、人口疏解的主要承载区,共承接新增长的230万人口。

 

  通过加强两个新城区与各功能区的交通联系,实现中心城区占全市交通出行量比例可实现从现状56%降低到39%。

 

  同时,推动机制创新,利用国家级新区和开发区的政策优化,积极探索新机制,积极吸引人才和投资,为打造创新型新城服务。

 

  南沙滨海新城:

 

  一城三区绿地占六成

 

  南沙滨海新城近期重点建设103平方公里的明珠湾区

 

  明珠湾区起步区将规划打造为“东方威尼斯、广东新加坡”

 

  2015年南沙将新增优质中小学4所、三甲医院3所

 

  新城规划:

 

  形成“一城三区”总体空间格局

 

  各组团内部就近布局居住和就业

 

  南沙上升为国家级新区后,其规划一直备受关注。根据本次公布的最新规划,南沙滨海新城的发展定位是:立足广州、依托珠三角、连接港澳、服务内地、面向世界,把南沙新区建设成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新型城市化典范、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高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服务枢纽、社会管理服务创新试验区,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

 

  规划形成“一城三区”的开放、弹性、可持续发展总体空间格局。“一城”,即中心城区,以水域为生态景观核心,以生态岛链的组合布局方式,将南沙街、珠江街、横沥岛、灵山岛、龙穴北有机组合,构建以高端服务为主要职能的城市服务中枢。

 

  “三区”,即中心城区外围的特色化组团,根据总体布局,外围特色组团分别为北部组团、西部组团和南部组团。各组团分别承担不同的专业职能,在中心城区的统筹下,实现各项城市职能的有机联系和协同发展。

 

  各组团集中建设,组团间以生态廊道隔离,组团内部就近布局居住和就业,减少交通出行,实现紧凑集约、低碳高效的发展。

 

  民生亮点:

 

  未来三甲医院将有三所

 

  将建地铁4号线南延线

 

  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透露,本次南沙滨海新城的规划有“生态优先、民生优先”两大亮点。规划建设黄山鲁——鹿颈——大角山生态绿核、卢前山——大山乸生态绿核、新沙湿地生态绿核、庙贝沙湿地生态绿核、横沥湿地生态绿核、十八罗汉山生态绿核、万顷沙沙尾湿地生态绿核、平原水库生态绿核等生态绿核;沙湾水道大型城市绿廊、焦门水道等2条大型城市绿廊。未来,南沙滨海新城全域的生态用地不少于总面积的60%,陆域绿地率不少于60%。

 

  而作为都会区功能人口疏解主要承载区,南沙滨海新城把民生设施规划放在重中之重。规划力求实现产业发展与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实现居住、就业、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衡布局。

 

  在民生基础设施方面,南沙滨海新城积极建设南沙高端医疗健康城、省(市)级名校、三级甲等医院和大型购物中心,提升综合服务功能。

 

  2015年新增优质中小学4所、区级以上体育设施1处、商业综合体1处、区级以上文化设施1处、三甲医院3所、城市公园(大于10公顷)不少于5个、垃圾焚烧发电厂1处、综合处理厂2处、污水处理厂6座。

 

  规划还强化了区域交通的建设,突出南沙滨海新城作为国际航运和现代物流中心的职能,加快建设南沙港集疏运系统,重点构筑珠三角湾区连接东西两岸及腹地的客货运交通枢纽。扩展城市道路系统容量,增加停车设施;加强地铁枢纽站接驳设施建设,鼓励长距离出行采用公交方式。

 

  建设疏港铁路等区域交通设施;建设湾区综合交通枢纽和庆盛综合交通枢纽;新建肇顺南等城际交通线以及地铁4号线南延线等城市轨道交通线;新建及改造虎门二桥、深中通道、快速化改造南沙大道,总里程40km。

 

  近期建设重点:明珠湾区

 

  起步区打造“东方威尼斯、广东新加坡”

 

  根据规划,南沙近期重点建设103平方公里的明珠湾区,其中起步区33平方公里。明珠湾区依托“五水汇湾 山水相连 三江六岸 南海之门”的自然禀赋,建设成具有粤港澳合作服务功能和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区域。

 

  起步区依照“三年打基础、五年成规模、十年现新城”的原则,以打造“东方威尼斯、广东新加坡”为设计理念,建设成城市主要功能鲜明、配套服务功能完善、创新研发功能强大、区域合作功能全面的现代化滨海新城核心。

 

  东部山水新城:

 

  名校好医院齐进驻

 

  东部山水新城近期将重点建中新广州知识城和广州教育城

 

  广州教育城规划包括24所院校 明年年底前启动建设

 

  中山大学国际健康医疗研究中心将进驻中新广州知识城

 

  新城规划:

 

  广州东部宜居新城区 高污染、高能耗传统制造业逐步退出

 

  东部山水新城定位为国家级创新中心、珠三角休闲旅游示范区、广州东部宜居新城区。重点发展研发、生产、创意、影视、运动、旅游、娱乐、商务和教育为主的九大核心功能。以其天然的山水格局为脉络,形成“三组团四廊道”的功能布局结构,组团间以生态廊道限定发展边界。

 

  西部组团:以科学城、萝岗中心区为核心,形成“创新服务+宜居生活”为主导的功能组团;

 

  中部组团:以知识城、镇龙为核心,形成“创新服务+宜居生活”为主导的功能组团;

 

  东部组团:以朱村街、中新镇为载体,形成“休闲教育+宜居生活”为主导的山水田园式科教生活功能组团,实现宜业宜居的新城区规划发展模式。

 

  同时,保护广州东部生态涵养区,逐步退出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制造业。例如,金坑森林公园和白眉石山地等生态廊道,鼓励发展科技研发、文化创意、信息服务、教育培训、休闲旅游等功能。

 

  民生配套:

 

  将引进名校、三甲医院2015年新增优质中小学18所

 

  在具体建设方面,东部山水新城将积极引进省(市)级名校、三级甲等医院和大型购物中心。2015年新增优质中小学18所、区级以上体育设施2处、区级以上文化设施10处、商业综合体5处、城市公园(大于10公顷)不少于8个、垃圾焚烧综合处理厂1处、高中压调压站1座、污水处理厂1座 、消防站4座。

 

  建设镇龙交通枢纽、萝岗汽车客运站,新建穗莞深城际、地铁6号线、地铁14号线支线、地铁21号线等轨道线4条,110公里,新建北三环高速、花莞高速、新派高速、广惠高速西延线、广汕快速路外绕线以及永九快速化改造,总里程100公里。

 

  近期建设重点:

 

  广州教育城:

 

  将包括24所院校

 

  明年底前启动建设

 

  广州教育城的开发建设是广州市推动新型城市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广州教育事业及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具有战略性重大意义。

 

  规划按照生态型、低密度的理念,根据“岭南特色和山水田园型教育城”的规划定位,建设岭南风格、低碳智慧、山水田园型的生态教育城,积极探索新型城市化职业教育发展新路。

 

  规划结合地形地貌梳理水系、合理布局24个教育组团单元,包括6所高职院校、12所中职学校、6所技工院校共24所院校及广州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基地(一期)以及预留2所3+2五年制学校和2所高职合作办学学校。

 

  近期规划总面积为20平方公里,其中首期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位于西福河以东,广汕公路朱村街凤岗村路段以北,工信部电子五所和规划建设中的广州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园区以西区域。2013年年底前启动一期入驻学校项目的动工建设。

 

  中新广州知识城:

 

  创新型国家战略布局核心区

 

  中新广州知识城打造立足广东,服务全国,辐射东南亚,面向全球,把广州知识城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战略布局的核心区之一;引领珠三角、广东省乃至中国产业转型升级、高端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海内外优秀人才创新创业的聚集高地,世界一流的学术交流应用中心;产业、环境和社会相得益彰、和谐发展,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生态宜居山水新城;新加坡先进管理经验与中国国情、广州市情相融合并得到成功运用的示范区;广州先进生产服务中心。

 

  建设范围主要包括南北起步区、九龙工业园、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莲塘社区和三香生态文化园等,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13平方公里。

 

  近期重点建设的项目包括中山大学国际健康医疗研究中心(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州华南泰和医院、皇家丽医院)、腾飞科技园、勤上光电研发中心及销售总部、天联集团、天韵集团、万全集团、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等项目。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广州市一个都会区、两个新城区、三个副中心(简称123)城市功能布局规划中提出,要创新发展两个新城区,包括南沙滨海新城和东部山水新城。昨日,市规划局正式公布了这两个新城的详细规划,其中提出南沙明珠湾区起步区要花十年打造东方威尼斯、广东新加坡,并新
/zdh/uploads/allimg/121115/3-12111515413H40-lp.jpg
广州“123”布局规划提出 创新发展两个新城区-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政策发文 > 正文

广州“123”布局规划提出 创新发展两个新城区

2012-11-15 | 大洋网-广州日报

我要分享 ▼

 

 

  广州市“一个都会区、两个新城区、三个副中心”(简称“123”)城市功能布局规划中提出,要创新发展两个新城区,包括南沙滨海新城和东部山水新城。昨日,市规划局正式公布了这两个新城的详细规划,其中提出南沙明珠湾区起步区要花十年打造“东方威尼斯、广东新加坡”,并新建肇顺南城际和地铁4号线南延线等轨道交通,以加强与各个功能区的交通联系。

 

  而东部山水新城则包括萝岗和增城部分地区,备受关注的广州教育城也纳入其中,预计明年年底前启动一期入驻学校项目的动工建设。

 

  两个新城区将

 

  发挥都会区外围

 

  创新城、产业城作用

 

  根据规划,在“一个都会区、两个新城区、三个副中心”的格局下,两个新城区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参考世界先进城市和特大型城市发展经验,在以金融、咨询等现代服务业为主的都会区外围,往往布局着拥有创新和先进制造功能的新城区。广州的南沙滨海新城和东部山水新城两个新城区也将发挥都会区外围的创新城和产业城的作用,努力打造创新型新城的功能,即主要承担交通枢纽、大宗物流、先进制造业以及会展、研发、教育、医疗等专项高端服务职能,同时完善人居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成为都会区功能、人口疏解的主要承载区,共承接新增长的230万人口。

 

  通过加强两个新城区与各功能区的交通联系,实现中心城区占全市交通出行量比例可实现从现状56%降低到39%。

 

  同时,推动机制创新,利用国家级新区和开发区的政策优化,积极探索新机制,积极吸引人才和投资,为打造创新型新城服务。

 

  南沙滨海新城:

 

  一城三区绿地占六成

 

  南沙滨海新城近期重点建设103平方公里的明珠湾区

 

  明珠湾区起步区将规划打造为“东方威尼斯、广东新加坡”

 

  2015年南沙将新增优质中小学4所、三甲医院3所

 

  新城规划:

 

  形成“一城三区”总体空间格局

 

  各组团内部就近布局居住和就业

 

  南沙上升为国家级新区后,其规划一直备受关注。根据本次公布的最新规划,南沙滨海新城的发展定位是:立足广州、依托珠三角、连接港澳、服务内地、面向世界,把南沙新区建设成为粤港澳优质生活圈、新型城市化典范、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高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服务枢纽、社会管理服务创新试验区,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

 

  规划形成“一城三区”的开放、弹性、可持续发展总体空间格局。“一城”,即中心城区,以水域为生态景观核心,以生态岛链的组合布局方式,将南沙街、珠江街、横沥岛、灵山岛、龙穴北有机组合,构建以高端服务为主要职能的城市服务中枢。

 

  “三区”,即中心城区外围的特色化组团,根据总体布局,外围特色组团分别为北部组团、西部组团和南部组团。各组团分别承担不同的专业职能,在中心城区的统筹下,实现各项城市职能的有机联系和协同发展。

 

  各组团集中建设,组团间以生态廊道隔离,组团内部就近布局居住和就业,减少交通出行,实现紧凑集约、低碳高效的发展。

 

  民生亮点:

 

  未来三甲医院将有三所

 

  将建地铁4号线南延线

 

  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透露,本次南沙滨海新城的规划有“生态优先、民生优先”两大亮点。规划建设黄山鲁——鹿颈——大角山生态绿核、卢前山——大山乸生态绿核、新沙湿地生态绿核、庙贝沙湿地生态绿核、横沥湿地生态绿核、十八罗汉山生态绿核、万顷沙沙尾湿地生态绿核、平原水库生态绿核等生态绿核;沙湾水道大型城市绿廊、焦门水道等2条大型城市绿廊。未来,南沙滨海新城全域的生态用地不少于总面积的60%,陆域绿地率不少于60%。

 

  而作为都会区功能人口疏解主要承载区,南沙滨海新城把民生设施规划放在重中之重。规划力求实现产业发展与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实现居住、就业、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衡布局。

 

  在民生基础设施方面,南沙滨海新城积极建设南沙高端医疗健康城、省(市)级名校、三级甲等医院和大型购物中心,提升综合服务功能。

 

  2015年新增优质中小学4所、区级以上体育设施1处、商业综合体1处、区级以上文化设施1处、三甲医院3所、城市公园(大于10公顷)不少于5个、垃圾焚烧发电厂1处、综合处理厂2处、污水处理厂6座。

 

  规划还强化了区域交通的建设,突出南沙滨海新城作为国际航运和现代物流中心的职能,加快建设南沙港集疏运系统,重点构筑珠三角湾区连接东西两岸及腹地的客货运交通枢纽。扩展城市道路系统容量,增加停车设施;加强地铁枢纽站接驳设施建设,鼓励长距离出行采用公交方式。

 

  建设疏港铁路等区域交通设施;建设湾区综合交通枢纽和庆盛综合交通枢纽;新建肇顺南等城际交通线以及地铁4号线南延线等城市轨道交通线;新建及改造虎门二桥、深中通道、快速化改造南沙大道,总里程40km。

 

  近期建设重点:明珠湾区

 

  起步区打造“东方威尼斯、广东新加坡”

 

  根据规划,南沙近期重点建设103平方公里的明珠湾区,其中起步区33平方公里。明珠湾区依托“五水汇湾 山水相连 三江六岸 南海之门”的自然禀赋,建设成具有粤港澳合作服务功能和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区域。

 

  起步区依照“三年打基础、五年成规模、十年现新城”的原则,以打造“东方威尼斯、广东新加坡”为设计理念,建设成城市主要功能鲜明、配套服务功能完善、创新研发功能强大、区域合作功能全面的现代化滨海新城核心。

 

  东部山水新城:

 

  名校好医院齐进驻

 

  东部山水新城近期将重点建中新广州知识城和广州教育城

 

  广州教育城规划包括24所院校 明年年底前启动建设

 

  中山大学国际健康医疗研究中心将进驻中新广州知识城

 

  新城规划:

 

  广州东部宜居新城区 高污染、高能耗传统制造业逐步退出

 

  东部山水新城定位为国家级创新中心、珠三角休闲旅游示范区、广州东部宜居新城区。重点发展研发、生产、创意、影视、运动、旅游、娱乐、商务和教育为主的九大核心功能。以其天然的山水格局为脉络,形成“三组团四廊道”的功能布局结构,组团间以生态廊道限定发展边界。

 

  西部组团:以科学城、萝岗中心区为核心,形成“创新服务+宜居生活”为主导的功能组团;

 

  中部组团:以知识城、镇龙为核心,形成“创新服务+宜居生活”为主导的功能组团;

 

  东部组团:以朱村街、中新镇为载体,形成“休闲教育+宜居生活”为主导的山水田园式科教生活功能组团,实现宜业宜居的新城区规划发展模式。

 

  同时,保护广州东部生态涵养区,逐步退出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制造业。例如,金坑森林公园和白眉石山地等生态廊道,鼓励发展科技研发、文化创意、信息服务、教育培训、休闲旅游等功能。

 

  民生配套:

 

  将引进名校、三甲医院2015年新增优质中小学18所

 

  在具体建设方面,东部山水新城将积极引进省(市)级名校、三级甲等医院和大型购物中心。2015年新增优质中小学18所、区级以上体育设施2处、区级以上文化设施10处、商业综合体5处、城市公园(大于10公顷)不少于8个、垃圾焚烧综合处理厂1处、高中压调压站1座、污水处理厂1座 、消防站4座。

 

  建设镇龙交通枢纽、萝岗汽车客运站,新建穗莞深城际、地铁6号线、地铁14号线支线、地铁21号线等轨道线4条,110公里,新建北三环高速、花莞高速、新派高速、广惠高速西延线、广汕快速路外绕线以及永九快速化改造,总里程100公里。

 

  近期建设重点:

 

  广州教育城:

 

  将包括24所院校

 

  明年底前启动建设

 

  广州教育城的开发建设是广州市推动新型城市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广州教育事业及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具有战略性重大意义。

 

  规划按照生态型、低密度的理念,根据“岭南特色和山水田园型教育城”的规划定位,建设岭南风格、低碳智慧、山水田园型的生态教育城,积极探索新型城市化职业教育发展新路。

 

  规划结合地形地貌梳理水系、合理布局24个教育组团单元,包括6所高职院校、12所中职学校、6所技工院校共24所院校及广州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基地(一期)以及预留2所3+2五年制学校和2所高职合作办学学校。

 

  近期规划总面积为20平方公里,其中首期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位于西福河以东,广汕公路朱村街凤岗村路段以北,工信部电子五所和规划建设中的广州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园区以西区域。2013年年底前启动一期入驻学校项目的动工建设。

 

  中新广州知识城:

 

  创新型国家战略布局核心区

 

  中新广州知识城打造立足广东,服务全国,辐射东南亚,面向全球,把广州知识城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战略布局的核心区之一;引领珠三角、广东省乃至中国产业转型升级、高端发展,特别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海内外优秀人才创新创业的聚集高地,世界一流的学术交流应用中心;产业、环境和社会相得益彰、和谐发展,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生态宜居山水新城;新加坡先进管理经验与中国国情、广州市情相融合并得到成功运用的示范区;广州先进生产服务中心。

 

  建设范围主要包括南北起步区、九龙工业园、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莲塘社区和三香生态文化园等,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13平方公里。

 

  近期重点建设的项目包括中山大学国际健康医疗研究中心(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州华南泰和医院、皇家丽医院)、腾飞科技园、勤上光电研发中心及销售总部、天联集团、天韵集团、万全集团、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广东中心等项目。

 

------分隔线----------------------------
  • 上一篇:住房保障档案管理办法》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
  • 下一篇:关于启用昆明市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新模式的通告
------分隔线----------------------------

相关阅读

·广州调高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   24-04-18
·郑州探索住房以旧换新交易新模式   24-04-18
·广州旧村改造实施细则征求意见 鼓励房票安置   24-04-03
·北京不再限制离异购房   24-04-03
·深圳安居型商品房拟满十年可上市交易   24-03-18
热点内容
  • 北京住建委:近期调整普宅标准
  • 外资行房贷利率纷纷上调 存款利率高过
  • 北京住保办:廉租户年度复核已启动
  • 国资委:央企积极参与保障房建设
  • 多部门发“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若
  • 广东出台保障房改革方案 拟设公租房融
  • 广州新住房保障制度明年实施
  • 武汉经适房按地段实行最高限价
  • 北京新购经适房拟禁止上市交易 只能由
  • 北京拟禁止经适房自行买卖 想转让只能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