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控制之辨
从去年起,银监会就开始加大对银行房贷风险的提示,要求银行定期进行房贷压力测试,同时各银行也加大了拨备计提等手段来防范风险。而信托对风险的管控情况,外界并不甚了然。
但是在采访中,无论是专家、第三方机构,还是信托行业,对房地产信托的风险管控能力都比较有信心。
“信托风险没有市场想象的那么大。”刘习勇说。
据刘习勇介绍,对于风险大的房地产项目,信托通常会选择以股权形式介入,会选派董事、财务进入房企,而银行主要是债权融资。"银行没有我们介入的项目深。"刘习勇说。
同时,无论是贷款融资还是股权融资,信托都会要求房企进行实物资产抵押,楼盘通常以4~5折的水平抵押给信托公司。
“这能够完全覆盖给客户的收益成本,在发生兑付风险时,就不会产生损失。”石端义说。
石端义认为不能简单将银行与信托的风险相提并论,因为信托是银行的补充,有着不同的运营机制和方式。比如银行发生开发贷违约,可能会展期或直接补到坏账;而信托则不然,房地产信托到期不能兑付,通常不会展期,因为展期需要召开“收益人大会”,需要收益人同意才可,流程很繁杂,此外,也不可能直接剥离为坏账处理掉,通常处理方式为信托找资金,或是先用自有资金垫付上,再慢慢自己处理抵押物,最近几年信托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合作也比较多,有些不能兑付的项目就转手给资产管理公司处理。
“信托公司是市场化的金融机构,是一个要为股东负责、保持盈利的企业,对风险不可能放松。”邢成认为银行在这方面反而还有漏洞,比如按揭贷款,不少银行客户经理还为资质达不到的客户出主意如何开证明等。
“在商言商,作为市场化的金融机构,捕捉热点、机会,抓住银行被迫紧缩的有利时机,扩大自己的地盘和市场份额,都很容易理解。同时房地产信托在信托产品中的占比也比较合理,并不会构成大的风险。”邢成表示。
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的信托公司主要业务数据,三季度末,房地产信托余额为6798亿元,在所有信托产品中占比为17.24%,在8类投向方式中排名第4。
“当然,最好二者都别爆发(风险)。”郭田勇在微博中特别用括弧强调。
|
房地产信托风险加剧(3)
2011-12-13 | 投资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