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收入分配
开征房产税,需要各方面慢慢达成共识。开征房产税的意义,不在于增加一个税种,而是政府政策转向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国三十年的高速增长,经济增长一直处在优先地位,但也造成了贫富不均的问题。先富起来的这部分人中,有些是资本所得,通过投资投机炒作。房产税,作为一种财产税,能对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改善收入分配不公的状况。
另外,财产税的出台,也为完善地方财政体系,为地方提供稳定税源。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地方主体税种一直缺位。我们现在针对经营性房产和土地使用征收的房产税,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占比很低。在国际上,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房产税都占到地方政府财政的相当比例:美国占州以下政府税收的75%,一些欧洲国家占比在20%以上,而我国只有7%。
我国从1998年开始的住房改革,至今我国城市居民住房拥有率已经达到84%,其中包括商品房、房改房、经适房,即居住在自己拥有的住房。这么大的一块税基,不进行征税,在世界所有国家中,中国是为数不多的国家。征收房产税,还会带来其他好处,比如提高土地的节约利用效率,可能还会利于公民社会的建立。
开征房产税,还牵涉到“涨价归公”的原理。比如一套房子在购买时,只花少量的钱;后来政府利用公共财政的钱,修路造桥等进行投资,使得房子升值,翻了好几番。房主享受了很多好处,却没有付出相应的代价,这是不公平的。
房产税收所得主要用于民生
无论是国际惯例,还是中国的实际情况,房产税主要用于民生方面,如教育、医疗、公共安全、公共基础设施等政府服务上。
房产税是改革的一个开始,一个契机,因为开征房产税可能带来政府的转型。现在的土地出让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而未来地方政府不光要搞建设,更要注重民生,比如注重教育投入,改善居住环境,使得当地房屋更有吸引力,房价便会上升,相应税收也增多,这样形成良性循环。
房产税可规范政府“收费”
房产税改革,目的在于减少对各项“收费”的依赖。土地出让金实质上就是一项“收费”,其总额大概占到当年税收总收入的三分之一,规模很大。有学者统计,各地方政府在住房建造环节还收取形形色色的费多达60种,占房价比例近20%。
收费不同于税收,其中有很多不透明、不规范的地方,也没有纳入预算管理,容易造成腐败;大量收费还加重了税负。我国房价居高不下,部分就归结于这些“收费”。
开征房产税,就要减少原来的各项收费,这牵涉到一系列的改革,而不仅仅是增加一个税种的问题。房产税属于资本税,是累进税,即越富裕的人,税负越高;很多中低收入家庭基本可以免税。
针对住房征收房产税,这是直接税,民众会更加敏感,也会对地方政府的透明度提出更高要求,希望能参与到地方政府的决策,还会监督政府,抑制地方政府过度投资和浪费行为,这也能促进公民社会的建立,推动政治和行政体系改革。
经我们在四个主要城市的民意调查发现,有42%的家庭是无条件地支持房产税的征收;如果房产税有利于抑制持续高涨的房价,支持比例上升到65%;如果房产税切实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即用于改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支持比率则达到70%以上。
房产税在调节房价方面有一定作用
依照国际惯例,房产税高,房价自然会低。相当于“分期付款”,因为未来定期还需要交纳房产税,这自然会对房地产的首笔交易——土地出让金的成交价格造成影响,会降低土地出让金的拍卖价格,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房价。
开征房产税的主要目的,不是要降低房价。但是房产税改革一定会加大住房持有成本,一定程度上会降低房价和空置率。如果房产税能替代房产开发环节的各种隐形的费用,并有效监督房产商获取暴利,新房的价格会较大幅度的下降。当然房价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房价之所以高,一方面是因为投资投机及炒作,一方面是货币供应量大,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近几年一线城市商品房用地的供应量有限,地价太高且上涨较快。
我们研究发现,住宅用地占全国土地总供给的比例为30%左右,工业用地占土地供应的50%以上。在美国,土地供应中,50%-60%是住房用地。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0年,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住宅用地成交的平均价格每平方米达11360元,而工业用地的价格只有683元。而二线城市住宅用地成交价每平方米只有4240元,工业用地价格在328元。
各个城市的住房供给很不一样。一些二三线城市,房子造得过多,空置率高。而一线城市像北京、上海、深圳等,却需要提高住房用地供给。但这些城市土地储备少,供应上不来。(满燕云: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
满燕云:房产税能改善收入分配
2012-11-06 | 21世纪经济报道
- 上一篇:陈淮:贵阳不是鄂尔多斯第二崩盘说不成立
- 下一篇:马庆斌:楼市应建双轨三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