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为民:中央地方博弈致楼市上半年跌宕起伏-中地会
首页 > 业界观点 >

蔡为民:中央地方博弈致楼市上半年跌宕起伏

理财周刊  2012年07月10日

 

 

  2012年虽甫过半,但它却已注定将在楼市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一笔难以抹灭的浓墨重彩!

 

  2012年开局不利

 

  从刚开始延续2011年“十一”长假的价量齐跌态势,及龙湖、中海等知名房企动辄25%~30%的“骨折式”降价,乃至12月16日“豪宅最后堡垒”——上海星河湾被攻破(打8折促销),2012年几乎毫无悬念地,被房地产内外人士视为楼市的“悲情岁月”。尤其“不负众望”的是,其开局第一周(1月1日至7日)即表现格外惨淡。以上海为例,2006~2012年连续7年之同比,成交量骤减近三分之二,创历史新低,仅为年平均值的36%,令人叹为观止!

 

  楼市深陷如此窘境,地方政府势必如坐针毡,于是想方设法力图挽救。但中央坚持调控不放松,形成双方博弈而中央“胜出”的格局,从而成功扭转早先普遍存在的“调控难以持续”之预期。其中又以佛山、芜湖等地最具戏剧与代表性。

 

  中央忙调控,地方忙“放水”

 

  2011年10月13日佛山“符合一定条件的居民家庭,最多可购买3套住房”方案出台,12小时后仓皇收回成命。接着,芜湖市再于2012年2月9日颁布购房入户、免契税、发补贴等“抢救买气”之措施,3日后“功败垂成”……。凡此种种,亦突显地方政府知难而上、力挺楼市之决心非常强大。

 

  事实上,也大约只有在两会召开期间的3月上旬前后,温总理不断宣示调控不放松及强调“房价回归合理”期间,各地方政府按兵不动之外,其余时间则救市小动作频仍。根据统计,近40个城市出台包括:普通住宅标准调整、公积金松绑、减税或补贴、上调限价、购房入户…等在内的“微调”政策,尤其是5月7日扬州救市做法虽经媒体炒作、卫道人士挞伐,却仍得以执行,足可说明当前市场发生的微妙变化。

 

  地方助推买气“功不可没”!

 

  惟至少截至4月底之前,市场买气并无过于强烈的波动,只见刚需逐步开始改变“持币待购”的观望心态,市场成交在开发商“以价换量”下出现好转。直到5月12日央行年内第二度下调存准率0.5%,及6月7日降息0.25%,向市场释放货币流量的意图明显。且以数据佐证之,截至5月末M2余额90万亿元,同比上升13.2%;人民币贷款余额58.72万亿元,同比上升15.7%;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397亿元,同比增加2416亿元。加之地方政府的积极“配合”,终于引爆5、6月的买气迸发及价位转趋坚挺(目前仍局限于首购及改善型需求之产品)!

 

  数据显示,2012年6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8688元/平方米,环比5月上升0.05%,系9个月来首次止跌,其中45个城市上涨,55个城市下跌。与5月相比,下跌城市少18个。充分显示市场已站稳脚跟、止住跌势,甚至形成“冲锋发起”的肃杀之气,令有识者望而生畏!

 

  当前经济形势比2008年更复杂

 

  就目前来看,本轮“史上最严厉调控”确实有如2007年9月展开的新一轮调控,即到“国际金融海啸”之情况。当时为免事态扩大,中央被迫“中断打压楼市措施,转而鼓励购房”。毕竟当前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之险峻,更甚于2008年,也因此导致房地产景气犹如“过山车”,时而向下俯冲,时而却又反转向上!

 

  但我判断至少在近期一段时间内,期待更大幅度的政策放宽仍不现实,因为这么做,同样不符合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 粤ICP备2021120759号-2 中地会版权所有
2012年虽甫过半,但它却已注定将在楼市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一笔难以抹灭的浓墨重彩! 2012年开局不利 从刚开始延续2011年十一长假的价量齐跌态势,及龙湖、中海等知名房企动辄25%~30%的骨折式降价,乃至12月16日豪宅最后堡垒上海星河湾被攻破(打8折促销),2
/zdh/images/defaultpic.gif
蔡为民:中央地方博弈致楼市上半年跌宕起伏-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要闻要点
  • 理事动态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政策发文
  • 专家顾问
  • 领导讲话
  • 历届20强
  • 历届10强
  • 媒体热评
  • 权威观点
  • 高层决策
  • 数据报告
首页 > 业界观点 > 正文

蔡为民:中央地方博弈致楼市上半年跌宕起伏

2012-07-10 | 理财周刊

我要分享 ▼

 

 

  2012年虽甫过半,但它却已注定将在楼市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一笔难以抹灭的浓墨重彩!

 

  2012年开局不利

 

  从刚开始延续2011年“十一”长假的价量齐跌态势,及龙湖、中海等知名房企动辄25%~30%的“骨折式”降价,乃至12月16日“豪宅最后堡垒”——上海星河湾被攻破(打8折促销),2012年几乎毫无悬念地,被房地产内外人士视为楼市的“悲情岁月”。尤其“不负众望”的是,其开局第一周(1月1日至7日)即表现格外惨淡。以上海为例,2006~2012年连续7年之同比,成交量骤减近三分之二,创历史新低,仅为年平均值的36%,令人叹为观止!

 

  楼市深陷如此窘境,地方政府势必如坐针毡,于是想方设法力图挽救。但中央坚持调控不放松,形成双方博弈而中央“胜出”的格局,从而成功扭转早先普遍存在的“调控难以持续”之预期。其中又以佛山、芜湖等地最具戏剧与代表性。

 

  中央忙调控,地方忙“放水”

 

  2011年10月13日佛山“符合一定条件的居民家庭,最多可购买3套住房”方案出台,12小时后仓皇收回成命。接着,芜湖市再于2012年2月9日颁布购房入户、免契税、发补贴等“抢救买气”之措施,3日后“功败垂成”……。凡此种种,亦突显地方政府知难而上、力挺楼市之决心非常强大。

 

  事实上,也大约只有在两会召开期间的3月上旬前后,温总理不断宣示调控不放松及强调“房价回归合理”期间,各地方政府按兵不动之外,其余时间则救市小动作频仍。根据统计,近40个城市出台包括:普通住宅标准调整、公积金松绑、减税或补贴、上调限价、购房入户…等在内的“微调”政策,尤其是5月7日扬州救市做法虽经媒体炒作、卫道人士挞伐,却仍得以执行,足可说明当前市场发生的微妙变化。

 

  地方助推买气“功不可没”!

 

  惟至少截至4月底之前,市场买气并无过于强烈的波动,只见刚需逐步开始改变“持币待购”的观望心态,市场成交在开发商“以价换量”下出现好转。直到5月12日央行年内第二度下调存准率0.5%,及6月7日降息0.25%,向市场释放货币流量的意图明显。且以数据佐证之,截至5月末M2余额90万亿元,同比上升13.2%;人民币贷款余额58.72万亿元,同比上升15.7%;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397亿元,同比增加2416亿元。加之地方政府的积极“配合”,终于引爆5、6月的买气迸发及价位转趋坚挺(目前仍局限于首购及改善型需求之产品)!

 

  数据显示,2012年6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8688元/平方米,环比5月上升0.05%,系9个月来首次止跌,其中45个城市上涨,55个城市下跌。与5月相比,下跌城市少18个。充分显示市场已站稳脚跟、止住跌势,甚至形成“冲锋发起”的肃杀之气,令有识者望而生畏!

 

  当前经济形势比2008年更复杂

 

  就目前来看,本轮“史上最严厉调控”确实有如2007年9月展开的新一轮调控,即到“国际金融海啸”之情况。当时为免事态扩大,中央被迫“中断打压楼市措施,转而鼓励购房”。毕竟当前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之险峻,更甚于2008年,也因此导致房地产景气犹如“过山车”,时而向下俯冲,时而却又反转向上!

 

  但我判断至少在近期一段时间内,期待更大幅度的政策放宽仍不现实,因为这么做,同样不符合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分隔线----------------------------
  • 上一篇:新华日报:对反调控“新政”应进行果断干预
  • 下一篇:余丰慧:地方松绑楼市调控 中央问责需落实到位
  • 收藏
  • 挑错
  • 推荐
  • 打印
------分隔线----------------------------

相关阅读

·深圳木头龙实施主体公示 12年拖延将结束   19-11-05
·房企分拆物业上市热 竞争正加剧   19-11-05
·房企“债务警报” 降价卖项目缓解资金紧缺   19-11-05
·人民日报:抓住去杠杆这个"牛鼻子" 防范金融风险   18-02-06
·姜大明:2017新增建设用地一定比例发展农村新业态   17-01-17
热点内容
  • 王珏林:限购范围有可能扩大
  • 彭澎:番禺房地产发展走向的三条线索
  • 郁亮:万科拼命出货不是为了抄底 而是
  • 许家印:今年调控不会松绑 一线城市房
  • 陈道富:下半年货币政策力度应保持连续
  • 王健林:房产调控预计今年前紧后松
  • 标普:中国有可能推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
  • 马光远:中国房价不降30% 百姓没有购买
  • 郭树清:建议养老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入
  • 张力军:楼市调控常态化 房价下半年回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120759号-2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