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是要在保增长和抑物价之间寻求平衡,难以找到比较稳妥、不伤经济也不伤信心的第三条道路。可是,CPI继破五又破六不断刷新纪录的现实逼迫,猪肉价格暴涨引发通胀愈演愈烈的实际压力,促使决策层在全国各地频繁调研物价的基础上,并下定了“我们今年有信心控制住物价上涨”的决心。有效的选择性取舍,决定了抑制物价被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自然房地产调控将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中国经济“去房地产化”就将升级进入攻坚阶段。
其四,由经济下滑向经济向好转变。上半年9.6%的GDP,预示宏观经济“硬着陆”警报解除,房地产调控“动真格的”具备了背景基础。恰好温家宝总理在第14期《求是》杂志发表了《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的文章,其中所论述的观点,既可以理解为对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评价和召唤,也可以理解为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以房地产领域的经济转型作为突破口,把社会富余资金导向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领域,为改变发展模式、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服务,或许正是让我们国家真正强大起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力量所在和后劲所在。
中国经济“去房地产化”是结构深度调整绕不开的一道关,既需要“壮士断腕”的胆识和勇气、也需要“气定山河”的果断决策。现在,国务院升级楼市调控所采取的措施,正好是在加紧剔除附加在住房上的投资和投机功能,是在去除把房子等同于财富和货币的符号化功能。可以预见,房价趋于合理水平将很快促使房地产行业回归本位,中国经济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将随着经济转型而成为现实。随着被房地产过分吸纳的资金和资源将会被源源不断地释放出来,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创新驱动”终将获得坚实的基础和土壤。 |
经济“去房地产化”转入攻坚阶段(2)
2011-07-19 | 上海证券报
- 上一篇:中国楼市调控成效初显新问题频现
- 下一篇:楼市限购不能“按下葫芦起来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