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如果没有严厉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房地产呈现的超常增长,对房地产市场和宏观经济的严重后果将不堪设想。倪鹏飞说:“调控房地产,放缓经济增长,也是两个调控的应有之意。”
倪鹏飞认为,当前,为抑制通货膨胀而适度从紧的宏观政策,与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而从紧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是一致的。有利于迫使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资金短缺的压力下,最终降价销售,有利于抑制投资和投机需求。
但值得注意的是,从紧的货币政策也给保障房投资带来一定压力,增加了保障房的融资难度。据业内人士估算,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所需信贷资金规模达4000亿元,而今年一季度新增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贷款仅650亿元。
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剧,使得房地产投资保值功能继续被看好。5月份央行的调查显示,选择“房地产投资”的居民占22.2%,比上季减少2.8个百分点,但仍为居民投资首选。
刘瑞说:“房地产市场仍面临住房需求刚性与住房投资惯性的博弈。调控需要更精细的措施。”
另一方面,财政收入增幅收紧,部分城市土地出让金减少,增加调控政策执行的难度。
倪鹏飞表示,虽然目前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持续从紧,但这是结构性从紧,不是总量性从紧。即在对房地产市场中高档商品房投机和投资需求进行抑制的同时,对真实的消费性购买予以保障,对保障房投资大幅增加。他说:“通过调控房地产市场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将会带动未来宏观经济的健康运行。”
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正处于关键时期,必须坚持调控方向不动摇、调控力度不放松,坚定不移地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不断巩固和加强调控效果。
这一表态发出明确信号:房地产市场调控继续从严。高纬环球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张良军指出:“目前市场已充分地感受到政府调控的决心。从现实需要及地方政府公信力角度出发,调控都已没有退路。”
从近期看,扩大限购城市范围已经是箭在弦上;从土地供应看,一方面要确保保障性住房用地,另一方面要加快普通商品住房用地投放;从强化已有政策执行力度上看,中央政府特别提出,各地要“从严”把握和执行房价控制目标;从长远来看,必须进行房地产市场制度建设。 |
中国楼市调控成效初显新问题频现(2)
2011-07-19 | 新华网
- 上一篇:限购扩散之后:房价要跌一半?
- 下一篇:经济“去房地产化”转入攻坚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