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项变化”迫使房地产行业进入转型期-中地会
首页 > 中地会观察 >

“四项变化”迫使房地产行业进入转型期

新华网  2011年07月11日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住房需求、信贷环境、房价涨幅、盈利机会等“四项变化”,迫使房地产行业进入转型期。这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9日在贵阳举行的“和谐城市和宜居环境”论坛上发表的观点。

 

  秦虹表示,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主要是控制房地产市场过热,特别是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和大力建设保障性住房,“两手一起抓”。

 

  “当前房地产市场面临着预期、销售、资金和投资等方面的复杂局面。”秦虹说,房地产市场目前短期预期急于求降与长期看好并存,在销售方面全国总销售仍好,但重点城市销售面积下降,同时信贷规模增速已是历史低位,而房地产行业投资同比增速较高,但环比增速下降。

 

  秦虹说,目前过度投资性需求正在并将继续受到政策抑制,过度恐慌性需求目前伴随预期变化正在得到缓解,过度超前性需求也将趋于理性,同时房地产以住为核心,企业创新需要着力提高住宅使用的附加值,这些都体现出过度膨胀的住房需求正在发生变化。

 

  秦虹表示,如今信贷规模和利率正进一步趋于正常化,资金使用成本提高是大势所趋,企业偏重于间接融资、债券融资的观念需要应势改变,而专业化的机构投资型企业的出现将有利于市场健康发展。

 

  秦虹认为,过度快速上涨的房价正在发生变化,原因在于政府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是管理通胀预期、减缓贫富差距扩大的重要举措,政府控制投资性需求的政策将是长期的,房地产企业依靠房价、地价快速上涨的盈利模式难以持续。

 

  “房地产企业应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较强的社会意识和自觉的国情意识,才有持久的生命力。”秦虹说,过去房地产企业更多的是在低风险环境下赢利,今后企业在竞争中的风险加大,优胜劣汰加速,因此低风险的盈利机会正在变化,“客观条件要求房地产行业必须转型,同时房地产行业的转型也符合国家调控要求”。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 粤ICP备2021120759号-2 中地会版权所有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住房需求、信贷环境、房价涨幅、盈利机会等四项变化,迫使房地产行业进入转型期。这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9日在贵阳举行的和谐城市和宜居环境论坛上发表的观点。 秦虹表示,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主要是控
/zdh/images/defaultpic.gif
“四项变化”迫使房地产行业进入转型期-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要闻要点
  • 理事动态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政策发文
  • 专家顾问
  • 领导讲话
  • 历届20强
  • 历届10强
  • 媒体热评
  • 权威观点
  • 高层决策
  • 数据报告
首页 > 中地会观察 > 正文

“四项变化”迫使房地产行业进入转型期

2011-07-11 | 新华网

我要分享 ▼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住房需求、信贷环境、房价涨幅、盈利机会等“四项变化”,迫使房地产行业进入转型期。这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9日在贵阳举行的“和谐城市和宜居环境”论坛上发表的观点。

 

  秦虹表示,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主要是控制房地产市场过热,特别是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和大力建设保障性住房,“两手一起抓”。

 

  “当前房地产市场面临着预期、销售、资金和投资等方面的复杂局面。”秦虹说,房地产市场目前短期预期急于求降与长期看好并存,在销售方面全国总销售仍好,但重点城市销售面积下降,同时信贷规模增速已是历史低位,而房地产行业投资同比增速较高,但环比增速下降。

 

  秦虹说,目前过度投资性需求正在并将继续受到政策抑制,过度恐慌性需求目前伴随预期变化正在得到缓解,过度超前性需求也将趋于理性,同时房地产以住为核心,企业创新需要着力提高住宅使用的附加值,这些都体现出过度膨胀的住房需求正在发生变化。

 

  秦虹表示,如今信贷规模和利率正进一步趋于正常化,资金使用成本提高是大势所趋,企业偏重于间接融资、债券融资的观念需要应势改变,而专业化的机构投资型企业的出现将有利于市场健康发展。

 

  秦虹认为,过度快速上涨的房价正在发生变化,原因在于政府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是管理通胀预期、减缓贫富差距扩大的重要举措,政府控制投资性需求的政策将是长期的,房地产企业依靠房价、地价快速上涨的盈利模式难以持续。

 

  “房地产企业应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较强的社会意识和自觉的国情意识,才有持久的生命力。”秦虹说,过去房地产企业更多的是在低风险环境下赢利,今后企业在竞争中的风险加大,优胜劣汰加速,因此低风险的盈利机会正在变化,“客观条件要求房地产行业必须转型,同时房地产行业的转型也符合国家调控要求”。

------分隔线----------------------------
  • 上一篇:楼市调控政策 应尽量避免伤及民生
  • 下一篇:企业债参建保障房难掩风险
  • 收藏
  • 挑错
  • 推荐
  • 打印
------分隔线----------------------------

相关阅读

·销售放缓 5月份32家上市房企销售额同比降4.93%   23-06-15
·“五一”广东住宅销售:广深莞等严峻 惠州云浮等良好   23-05-16
·3月广东主要城市住宅销售向好 广佛成交超百万平   23-05-04
·前2月28家上市房企成功发债 加权平均成本3.27%   23-03-31
·2月市场回暖 40家上市房企销售额平均同比增15%   23-03-16
热点内容
  • 龙头房企业绩逆市飘红发出什么信号
  • 业内称楼市“政策底”渐近
  • 人口普查数据隐藏楼市密码
  • 警惕保障房建设“一边缺钱一边挪用”
  • 不能降不敢降 解读通州楼市的尴尬困局
  • 2012:避风三四线
  • 保障房赶工别落入进度陷阱
  • 首个国土空间规划出炉 恐加剧地方利益
  • 呼声急 保障房建设为何“水不激鱼不跳
  • 楼市限购与其一味严不如先治乱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120759号-2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