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投资数据会维持较高位。我们对投资数据的拆分发现,建筑及安装工程投资同比增速自2009年来逐年抬升,土地购置费同比增速较2009年大幅降低,这意味着目前高投资增速大部分来自于前两年快速销售后的交房建设贡献,小部分源于地款支付。全年看趋势应该是前高后低,但增速依然会维持较高位。综合来看,行业目前是筑底过程的上半场,调整期会拉长。
“我们认为,行业处于筑底回升期,我们依然强调地产股有相对收益,建议‘超配’地产。”报告称。
“大刚需”也是关键点
看好房地产业,还有一个关键点在于住房的刚性需求。
海通证券表示,在限购、限贷、限价的“三限政策”下,我们认为后期市场的主要看点将集中在“大刚需”的释放程度。所谓“大刚需”包括三个层次,即商品房首套房置业、改善性二次置业和保障房需求。
该券商发布的报告称:根据我们测算,未来五年市场年均潜在需求仅新婚住房就有8.4亿平方米左右;如果考虑到所有的“大刚需”,市场潜在需求面积在9.38亿平方米上下。在“三限”形势下行业百花齐放的局面很难出现,以“大刚需”为主线寻找适销对路产品将使得企业获取更大优势。
不论市场是否出现降价,以满足“大刚需”为主的地产开发企业,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符合政策发展方向,有望取得更大优势。因此从当前情况而言,投资该类型企业具备更高的安全性。相关企业主要包括:一是快速周转、满足首套房置业的万科、保利地产、荣盛发展;二是土地溢价程度高、满足二次改善性置业的招商地产、嘉凯城、滨江集团;三是受调控影响较小的金融街和世茂股份;四是具备独特竞争优势的京投银泰;五是保障房开发类企业,如首开股份等。 |
保障房建设提速:房地产修复行情渐行渐近(2)
2011-07-01 | 经济参考报
- 上一篇:评论:供需逆转价格理性才能激活市场
- 下一篇:保障房建设切莫“节外生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