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看待北京房价调控“一城独降”-中地会
首页 > 中地会观察 >

谨慎看待北京房价调控“一城独降”

羊城晚报  2011年04月15日

         

  北京市“一城独降”的调控目标,仍然是示范意义大于实际作用。要解决普通民众的住房问题,还是要从根本增加供给量,尤其是保障房、廉租房的供给,增速要远远大于商品房的供给。只有改善了供求矛盾,才会使市场出现平衡。同时,对于房价的考核,建议将保障房的供给量和价格作为单列目标,才会更好地体现调控政策的可行性。

 

  北京市政府向社会公布了今年新建普通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廉租住房应保尽保,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能力明显提高;新建普通住房价格与去年相比稳中有降。由此,北京市成为全国唯一房价调控目标出现“降”字的城市,被称为“最给力”的调控目标。

 

  “稳中有降”,不容易。在目前已经公布房价调控目标的40多个城市中,大都将指标与GDP增速、居民收入增幅挂钩,普遍确定为10%左右的增幅,北京的“一城独降”的房价调控目标于是显得那么“一枝独秀”。对此,众多充满期待的民众自然欣喜,但我们认为还应多一丝谨慎。

 

  为何这样说?其一,从房地产市场发展自身来看,北京市房价这几年虽然已经处于超涨的状态,但由于其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导致住房刚性需求仍会不断增加,房价大幅回调的可能性不大。政府调控政策的出台,当然会起到导向作用,但在供求失衡的市场关系中,房地产自身发展规律注定会起到决定性作用。何况,政府调控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把房价“拉”下来,而是“稳”下来。

 

  其二,从政府调控目的来看,“稳中有降”,恐怕首先要保证“稳”的成分比较大,“降”其实是一个远期的、模糊的目标。有北京市住建委官员表示:北京市总体的目标就是在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基础上,保持房价市场的稳定。由此可见,政府部门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主导思想还是要把增长的速度压下来,使房价处于一个相对健康、平稳的趋势,而并不是直接把价格打下来。这种态度必然会传导给市场,对市场预期起到暗示作用。

 

  其三,北京市施行的限购政策,正在将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推向极端状态。限购令虽然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在目前对抑制投资、投机过热起到了降温作用,但从长远来看,其对刚需的抑制作用不可高估。虽然一些购房者受到限购政策影响不能买房,但这部分需求并未消失,如果市场供应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一旦政府干预政策退出,需求可能会出现强烈反弹。

 

  所以,北京市“一城独降”的调控目标,仍然是示范意义大于实际作用。要解决普通民众的住房问题,还是要从根本增加供给量,尤其是保障房、廉租房的供给,增速要远远大于商品房的供给。只有改善了供求矛盾,才会使市场出现平衡。同时,对于房价的考核,建议将保障房的供给量和价格作为单列目标,才会更好地体现调控政策的可行性。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 粤ICP备2021120759号-2 中地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一城独降的调控目标,仍然是示范意义大于实际作用。要解决普通民众的住房问题,还是要从根本增加供给量,尤其是保障房、廉租房的供给,增速要远远大于商品房的供给。只有改善了供求矛盾,才会使市场出现平衡。同时,对于房价的考核,建议将保障房的供
/zdh/images/defaultpic.gif
谨慎看待北京房价调控“一城独降”-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要闻要点
  • 理事动态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政策发文
  • 专家顾问
  • 领导讲话
  • 历届20强
  • 历届10强
  • 媒体热评
  • 权威观点
  • 高层决策
  • 数据报告
首页 > 中地会观察 > 正文

谨慎看待北京房价调控“一城独降”

2011-04-15 | 羊城晚报

我要分享 ▼

         

  北京市“一城独降”的调控目标,仍然是示范意义大于实际作用。要解决普通民众的住房问题,还是要从根本增加供给量,尤其是保障房、廉租房的供给,增速要远远大于商品房的供给。只有改善了供求矛盾,才会使市场出现平衡。同时,对于房价的考核,建议将保障房的供给量和价格作为单列目标,才会更好地体现调控政策的可行性。

 

  北京市政府向社会公布了今年新建普通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加大住房保障力度,廉租住房应保尽保,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能力明显提高;新建普通住房价格与去年相比稳中有降。由此,北京市成为全国唯一房价调控目标出现“降”字的城市,被称为“最给力”的调控目标。

 

  “稳中有降”,不容易。在目前已经公布房价调控目标的40多个城市中,大都将指标与GDP增速、居民收入增幅挂钩,普遍确定为10%左右的增幅,北京的“一城独降”的房价调控目标于是显得那么“一枝独秀”。对此,众多充满期待的民众自然欣喜,但我们认为还应多一丝谨慎。

 

  为何这样说?其一,从房地产市场发展自身来看,北京市房价这几年虽然已经处于超涨的状态,但由于其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导致住房刚性需求仍会不断增加,房价大幅回调的可能性不大。政府调控政策的出台,当然会起到导向作用,但在供求失衡的市场关系中,房地产自身发展规律注定会起到决定性作用。何况,政府调控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把房价“拉”下来,而是“稳”下来。

 

  其二,从政府调控目的来看,“稳中有降”,恐怕首先要保证“稳”的成分比较大,“降”其实是一个远期的、模糊的目标。有北京市住建委官员表示:北京市总体的目标就是在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基础上,保持房价市场的稳定。由此可见,政府部门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主导思想还是要把增长的速度压下来,使房价处于一个相对健康、平稳的趋势,而并不是直接把价格打下来。这种态度必然会传导给市场,对市场预期起到暗示作用。

 

  其三,北京市施行的限购政策,正在将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推向极端状态。限购令虽然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在目前对抑制投资、投机过热起到了降温作用,但从长远来看,其对刚需的抑制作用不可高估。虽然一些购房者受到限购政策影响不能买房,但这部分需求并未消失,如果市场供应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一旦政府干预政策退出,需求可能会出现强烈反弹。

 

  所以,北京市“一城独降”的调控目标,仍然是示范意义大于实际作用。要解决普通民众的住房问题,还是要从根本增加供给量,尤其是保障房、廉租房的供给,增速要远远大于商品房的供给。只有改善了供求矛盾,才会使市场出现平衡。同时,对于房价的考核,建议将保障房的供给量和价格作为单列目标,才会更好地体现调控政策的可行性。

------分隔线----------------------------
  • 上一篇:房价调控听民意 关键要听进去
  • 下一篇:跨省卖地 无非就是个钱的事儿
  • 收藏
  • 挑错
  • 推荐
  • 打印
------分隔线----------------------------

相关阅读

·销售放缓 5月份32家上市房企销售额同比降4.93%   23-06-15
·“五一”广东住宅销售:广深莞等严峻 惠州云浮等良好   23-05-16
·3月广东主要城市住宅销售向好 广佛成交超百万平   23-05-04
·前2月28家上市房企成功发债 加权平均成本3.27%   23-03-31
·2月市场回暖 40家上市房企销售额平均同比增15%   23-03-16
热点内容
  • 龙头房企业绩逆市飘红发出什么信号
  • 业内称楼市“政策底”渐近
  • 人口普查数据隐藏楼市密码
  • 警惕保障房建设“一边缺钱一边挪用”
  • 不能降不敢降 解读通州楼市的尴尬困局
  • 2012:避风三四线
  • 保障房赶工别落入进度陷阱
  • 首个国土空间规划出炉 恐加剧地方利益
  • 呼声急 保障房建设为何“水不激鱼不跳
  • 楼市限购与其一味严不如先治乱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120759号-2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