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保障房推新管理模式 让公租房叫好又叫座-中地会
中地会 > 政策发文 >

济南保障房推新管理模式 让公租房叫好又叫座

经济日报  2015年07月15日

  根据住房困难家庭的实际需求,济南市突出公租房选址建设,坚持一手抓好公平分配,一手抓好入住管理服务,让一大批住房困难家庭圆了住房梦。这种让公租房叫好又叫座的做法正在全国推广。

 

  鸟鸣,花香,流水,游鱼,欢声,笑语……7月13日,记者一走进济南清雅居公租房小区,就被这里清新、优雅的环境所吸引,不禁赞叹:“好一个名副其实的清雅居!”

 

  记者来到1号楼1单元301室,主人尹士忠笑脸相迎。这套房是两室一厅,尹先生一家三口住这里,他在济南一家企业上班,月工资才1000多元,妻子没工作,女儿上小学。他说:“俺是拎包入住的,政府考虑得忒周到了!”他领着记者在房间里参观,“您看,国家给配齐了油烟机、热水器、燃气灶、整体厨房。”据了解,济南市为所有的公租房统一购置了四件“小配套”,仅这一项,政府就投入6000多万元。

 

  选出好位置

 

  好事办好是办事的基本原则。建设保障性住房,让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住有所居”,是实现全体百姓“安居梦”的关键,这无疑是好事。可有的地方保障房项目选址偏远、配套设施不完善、分配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接连出现,个别地方甚至出现“宁住城里一张床、不住郊区保障房”的现象,让群众不满意,这就是好事没办好。

 

  记者在济南采访,最关心的是百姓高兴不高兴?搞保障性住房,如何满足百姓的期待?

 

  据了解,济南采取“城中心选址、小地块建设”的做法,舍得拿地,舍得投入,切实解决了部分公租房(主要是廉租房)因选址偏远导致的“叫好不叫座”问题。目前市本级投资建设的5000余套廉租房选址在市中心优质区位,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齐全,基本满足了保障家庭的工作、生活和子女入学等需求,入住率始终保持在100%。

 

  济南对公租房建设工程,严把“设计、招投、施工、材料”四个关口,实施公租房建设全过程质量控制。在项目基础设施配套方面,除抓好水、电、暖、气、绿化等“大配套”外,所有新建项目均按比例配套了各类公共服务和商业用房。在公租房小区内及周边配套建设了幼儿园、中小学,并把公交车引进小区,切实方便入住群众生活。

 

  记者到天成新居采访了住户段升满,他告诉记者:“小区内水、电、煤气、暖气、有线电视齐全,图书阅览室和康复活动室很热闹,房管站工作人员还帮助代买粮油、蔬菜,经常有爱心志愿者上门服务。”段升满57岁了,他曾经是上访户,好位置、好房子,使他有了好心情,他幽默地说:“我不仅物质上‘升满’,而且精神上‘升满’,我学雷锋做好事,回报社会,感恩党和政府。”他的努力赢得了社区群众的尊重,他也被评为社区优秀共产党员。

 

  段升满所在的天成新居有552户低收入家庭入住,这里离热闹的济南火车站仅300多米,门口有19条公交线路可供出行,周边有多个农贸市场、大型超市及医院、幼儿园和小学,配套设施齐全。

 

  济南市根据大型企业、产业园区的用工需求,按照“项目选址”、“住房需求”合理匹配的原则,在中心城二环路周边投资建设了9个公租房项目、约2.25万套住房,既满足了新就业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需求,又优化了实体经济发展环境,实现了公租房建设与实体经济发展的互相促进、共赢发展。

 

  城市的好位置,寸土寸金,济南为什么舍得拿出来建公租房?济南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局长刘胜凯说:“对老百姓不偏心,选位置就不偏远!”

 

  建出好质量

 

  济南历经8年多的全力推进,累计投入资金1500多亿元,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30余万套,他们是如何保证质量的?

 

  保障房必须是精品工程,让群众“住得放心、住得安心”是济南市政府向全市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济南市坚持把保障性住房建设质量管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建“百年工程”为目标,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程序和标准,强化建设全过程、全方位监管,确保房屋质量过硬,确保群众居住安全。

 

  严抓招投标。通过公平公正、阳光透明的招投标,选择具备甲级资质的单位承担勘察报告和施工图设计,选择技术实力雄厚、业绩优良的施工和监理单位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从源头上保证工程质量。

 

  严抓过程监管。强化工程施工组织和现场管理,严把建筑材料进场关,实行关键工序全程监督、质量通病重点监督。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全面联合检查和专题专项检查,督促建设监理单位定期自查,及时消除工程质量安全隐患。联合市总工会组织开展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劳动竞赛,促进安全文明施工,全方位确保建设质量。

 

  严抓竣工验收。坚持分部、分段、分项工程四方质量验收,公示验收结果,对不经分户验收和工程竣工验收的不颁发入住许可证。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责任监督与质量安全问题追究制度,在工程项目明显部位设置永久性标牌,接受社会监督。

 

  在2012年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检查中,济南市受检工程符合率及基本符合率达100%,成为全国保障房建设质量的一面旗帜;2013年成为全国保障性住房质量免检城市。

 

  分出好风气

 

  在公租房申请上,济南设立了灵活的准入门槛,人均住房面积低于住房困难标准的均可以申请公租房;放宽了收入限制,除享受租金补贴的低收入家庭外,对其他申请家庭取消收入审查程序。此外,济南公租房申请还实现了同城待遇,进城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和新就业职工等,不论其户籍,只要其就业稳定,缴纳了社会保险,就可以和本地家庭一样申请公租房。目前,已累计有5000余户外来务工人员获得了公租房保障。

 

  为了提高分配入住的科学性,济南市通过发布公告,让公租房需求群体自行预申报,基本摸清了全市保障家庭的公租房需求情况,为科学编制公租房发展规划奠定了基础。通过建立预分配制度,对施工顺利且工程进展符合一定条件的在建项目启动了预分配程序。

 

  预分配制度的实施,倒逼了工程建设进度,稳定了轮候家庭的心理预期。还有效提高了公租房的分配效率,缩减了分配入住周期。

 

  为确保政府有限的住房资源真正惠及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济南建立起分配对象、标准、程序、过程、房源、结果“六公开”的保障性住房申请分配制度,把政策出台、资格公示、摇号排序、结果公布等重要环节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微博、电视报纸、网络媒体等载体进行全方位公开公示,既方便群众准确了解政策,又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为提高分配科学性、公平性,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他们自主开发了住房保障审核管理系统,实现了审核分配全过程“电脑说了算”的阳光分配。他们对摇号实行电视、网络、手机现场全程直播,真正做到了公开、公平分配。

 

 

  2011年济南率先建成并运行全国首个个人住房信息系统,涵盖全市城区和所辖县市所有居民的个人住房信息,并与住房保障管理系统、地税征管系统、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等连接,实现了比对信息共享,确保了信息的真实性。

 

  电子审核系统将申请保障房的各项准入条件、审核规定、工作时限等用计算机程序进行设置和固化,一旦超出规定要求,系统都会自动弹出预警提示,既保证了审核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又有效杜绝了人为因素干扰。

 

  截至目前,济南市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6.7万套,分配保障性住房4.2万套,向1.02万户家庭发放租赁补贴1.1亿元,累计解决了10万余户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没有发生一起骗取廉租房实物配租保障及分配不公投诉的事件。济南市保障房项目还先后于2012年获得山东人居环境(范例)奖,2014年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根据住房困难家庭的实际需求,济南市突出公租房选址建设,坚持一手抓好公平分配,一手抓好入住管理服务,让一大批住房困难家庭圆了住房梦。这种让公租房叫好又叫座的做法正在全国推广。 鸟鸣,花香,流水,游鱼,欢声,笑语7月13日,记者一走进济南清雅居公
/zdh/images/defaultpic.gif
济南保障房推新管理模式 让公租房叫好又叫座-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政策发文 > 正文

济南保障房推新管理模式 让公租房叫好又叫座

2015-07-15 | 经济日报

我要分享 ▼

  根据住房困难家庭的实际需求,济南市突出公租房选址建设,坚持一手抓好公平分配,一手抓好入住管理服务,让一大批住房困难家庭圆了住房梦。这种让公租房叫好又叫座的做法正在全国推广。

 

  鸟鸣,花香,流水,游鱼,欢声,笑语……7月13日,记者一走进济南清雅居公租房小区,就被这里清新、优雅的环境所吸引,不禁赞叹:“好一个名副其实的清雅居!”

 

  记者来到1号楼1单元301室,主人尹士忠笑脸相迎。这套房是两室一厅,尹先生一家三口住这里,他在济南一家企业上班,月工资才1000多元,妻子没工作,女儿上小学。他说:“俺是拎包入住的,政府考虑得忒周到了!”他领着记者在房间里参观,“您看,国家给配齐了油烟机、热水器、燃气灶、整体厨房。”据了解,济南市为所有的公租房统一购置了四件“小配套”,仅这一项,政府就投入6000多万元。

 

  选出好位置

 

  好事办好是办事的基本原则。建设保障性住房,让中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住有所居”,是实现全体百姓“安居梦”的关键,这无疑是好事。可有的地方保障房项目选址偏远、配套设施不完善、分配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接连出现,个别地方甚至出现“宁住城里一张床、不住郊区保障房”的现象,让群众不满意,这就是好事没办好。

 

  记者在济南采访,最关心的是百姓高兴不高兴?搞保障性住房,如何满足百姓的期待?

 

  据了解,济南采取“城中心选址、小地块建设”的做法,舍得拿地,舍得投入,切实解决了部分公租房(主要是廉租房)因选址偏远导致的“叫好不叫座”问题。目前市本级投资建设的5000余套廉租房选址在市中心优质区位,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齐全,基本满足了保障家庭的工作、生活和子女入学等需求,入住率始终保持在100%。

 

  济南对公租房建设工程,严把“设计、招投、施工、材料”四个关口,实施公租房建设全过程质量控制。在项目基础设施配套方面,除抓好水、电、暖、气、绿化等“大配套”外,所有新建项目均按比例配套了各类公共服务和商业用房。在公租房小区内及周边配套建设了幼儿园、中小学,并把公交车引进小区,切实方便入住群众生活。

 

  记者到天成新居采访了住户段升满,他告诉记者:“小区内水、电、煤气、暖气、有线电视齐全,图书阅览室和康复活动室很热闹,房管站工作人员还帮助代买粮油、蔬菜,经常有爱心志愿者上门服务。”段升满57岁了,他曾经是上访户,好位置、好房子,使他有了好心情,他幽默地说:“我不仅物质上‘升满’,而且精神上‘升满’,我学雷锋做好事,回报社会,感恩党和政府。”他的努力赢得了社区群众的尊重,他也被评为社区优秀共产党员。

 

  段升满所在的天成新居有552户低收入家庭入住,这里离热闹的济南火车站仅300多米,门口有19条公交线路可供出行,周边有多个农贸市场、大型超市及医院、幼儿园和小学,配套设施齐全。

 

  济南市根据大型企业、产业园区的用工需求,按照“项目选址”、“住房需求”合理匹配的原则,在中心城二环路周边投资建设了9个公租房项目、约2.25万套住房,既满足了新就业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需求,又优化了实体经济发展环境,实现了公租房建设与实体经济发展的互相促进、共赢发展。

 

  城市的好位置,寸土寸金,济南为什么舍得拿出来建公租房?济南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局长刘胜凯说:“对老百姓不偏心,选位置就不偏远!”

 

  建出好质量

 

  济南历经8年多的全力推进,累计投入资金1500多亿元,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30余万套,他们是如何保证质量的?

 

  保障房必须是精品工程,让群众“住得放心、住得安心”是济南市政府向全市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济南市坚持把保障性住房建设质量管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建“百年工程”为目标,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程序和标准,强化建设全过程、全方位监管,确保房屋质量过硬,确保群众居住安全。

 

  严抓招投标。通过公平公正、阳光透明的招投标,选择具备甲级资质的单位承担勘察报告和施工图设计,选择技术实力雄厚、业绩优良的施工和监理单位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从源头上保证工程质量。

 

  严抓过程监管。强化工程施工组织和现场管理,严把建筑材料进场关,实行关键工序全程监督、质量通病重点监督。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全面联合检查和专题专项检查,督促建设监理单位定期自查,及时消除工程质量安全隐患。联合市总工会组织开展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劳动竞赛,促进安全文明施工,全方位确保建设质量。

 

  严抓竣工验收。坚持分部、分段、分项工程四方质量验收,公示验收结果,对不经分户验收和工程竣工验收的不颁发入住许可证。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责任监督与质量安全问题追究制度,在工程项目明显部位设置永久性标牌,接受社会监督。

 

  在2012年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检查中,济南市受检工程符合率及基本符合率达100%,成为全国保障房建设质量的一面旗帜;2013年成为全国保障性住房质量免检城市。

 

  分出好风气

 

  在公租房申请上,济南设立了灵活的准入门槛,人均住房面积低于住房困难标准的均可以申请公租房;放宽了收入限制,除享受租金补贴的低收入家庭外,对其他申请家庭取消收入审查程序。此外,济南公租房申请还实现了同城待遇,进城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和新就业职工等,不论其户籍,只要其就业稳定,缴纳了社会保险,就可以和本地家庭一样申请公租房。目前,已累计有5000余户外来务工人员获得了公租房保障。

 

  为了提高分配入住的科学性,济南市通过发布公告,让公租房需求群体自行预申报,基本摸清了全市保障家庭的公租房需求情况,为科学编制公租房发展规划奠定了基础。通过建立预分配制度,对施工顺利且工程进展符合一定条件的在建项目启动了预分配程序。

 

  预分配制度的实施,倒逼了工程建设进度,稳定了轮候家庭的心理预期。还有效提高了公租房的分配效率,缩减了分配入住周期。

 

  为确保政府有限的住房资源真正惠及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济南建立起分配对象、标准、程序、过程、房源、结果“六公开”的保障性住房申请分配制度,把政策出台、资格公示、摇号排序、结果公布等重要环节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微博、电视报纸、网络媒体等载体进行全方位公开公示,既方便群众准确了解政策,又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为提高分配科学性、公平性,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他们自主开发了住房保障审核管理系统,实现了审核分配全过程“电脑说了算”的阳光分配。他们对摇号实行电视、网络、手机现场全程直播,真正做到了公开、公平分配。

 

 

  2011年济南率先建成并运行全国首个个人住房信息系统,涵盖全市城区和所辖县市所有居民的个人住房信息,并与住房保障管理系统、地税征管系统、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等连接,实现了比对信息共享,确保了信息的真实性。

 

  电子审核系统将申请保障房的各项准入条件、审核规定、工作时限等用计算机程序进行设置和固化,一旦超出规定要求,系统都会自动弹出预警提示,既保证了审核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又有效杜绝了人为因素干扰。

 

  截至目前,济南市新建各类保障性住房6.7万套,分配保障性住房4.2万套,向1.02万户家庭发放租赁补贴1.1亿元,累计解决了10万余户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没有发生一起骗取廉租房实物配租保障及分配不公投诉的事件。济南市保障房项目还先后于2012年获得山东人居环境(范例)奖,2014年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分隔线----------------------------
  • 上一篇:粤近六成地市已设不动产登记机构
  • 下一篇:北京将分步向通州转移行政功能 杜绝以房产带动
------分隔线----------------------------

相关阅读

·广州调高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   24-04-18
·郑州探索住房以旧换新交易新模式   24-04-18
·广州旧村改造实施细则征求意见 鼓励房票安置   24-04-03
·北京不再限制离异购房   24-04-03
·深圳安居型商品房拟满十年可上市交易   24-03-18
热点内容
  • 北京住建委:近期调整普宅标准
  • 外资行房贷利率纷纷上调 存款利率高过
  • 北京住保办:廉租户年度复核已启动
  • 国资委:央企积极参与保障房建设
  • 多部门发“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若
  • 广东出台保障房改革方案 拟设公租房融
  • 广州新住房保障制度明年实施
  • 武汉经适房按地段实行最高限价
  • 北京新购经适房拟禁止上市交易 只能由
  • 北京拟禁止经适房自行买卖 想转让只能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