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鼓励社会资本改造闲置医院、厂房、学校及其他可利用的社会资源用于养老服务业,其中,原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性质不变的,五年内不增收土地收益差价(年租金)。
记者从贵州省民政厅了解到,对社会力量兴办的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30张及以上、符合相关资质条件的,贵州省将给予每张床位不低于6000元的一次性建设补助。
在落实投融资扶持政策方面,对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机构,当年新招用的员工达到机构现有在职职工总数的30%以上,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根据招用人数,按规定给予金额不超过200万元、期限不超过2年的小额担保贷款,并享受财政贴息。
贵州省民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贵州养老服务业近年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全省养老服务业还存在“供需矛盾突出、资源布局不合理、政府投入不足、社会力量参与不充分”等诸多问题,迫切需要通过大力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解决贵州社会养老床位不足等问题。 截至2014年底,贵州省有养老机构1297家,拥有养老床位12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23张。
●相关报道
贵州今年棚改任务翻倍 30多万户居民受益
贵阳市中心城区一批非集中成片棚改项目近日启动,受益群众在过渡性安置住房中迎来羊年春节。作为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重点,今年贵州将启动实施各类棚户区改造近35万户,任务量是去年的两倍。
记者从贵州省政府了解到,为解决城镇居民和企业职工住房困难,贵州省未来几年将进一步完善棚户区改造政策,规范棚户区改造工作,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将棚户区改造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稳步实施“城中村”和零星棚户区改造,将棚改范围覆盖建制镇和大中小学校的危旧房改造。
在贵州省曾经最大的棚户区彭家湾,春风吹绿了湿地公园,往来如织的车流人流在楼宇间穿梭,让人无法联想到往日“污水横流、垃圾成堆、治安堪忧”景象。近5万村居人口搬入新居,健全的商贸配套让这里一跃成为贵阳的“新地标”。
据贵州省住建厅统计,截至2014年底,贵州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建任务已全部开工,基本建成16.93万套,分配15.5万套,完成投资299.55亿元。 |
贵州资源用于养老服务5年内不增收土地收益差价
2015-02-26 | 新华社
- 上一篇:广东棚改补助标准大幅提高
- 下一篇:香港新财政年度预算案 楼市政策未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