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个区域具有多种功能,但必有一种主体功能。昨天,市政府印发《北京市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将全市国土空间确定为四类功能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在对本市四类功能区域——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以及生态涵养发展新区进行明确划分的同时,规划还划定63处红线,禁止再开发。
规划内容
六大类区域禁止开发
编制全国和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尚属首次。此次发布的规划,明确了四个功能区的划分、发展定位、发展原则、发展任务和发展重点以及禁止开发区域名单。
其中,禁止开发区域包括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重要水源保护区等六大类,细分为63处。总体面积3023平方公里,约占市域总面积的18.4%。
根据规划,这些区域将按照国家现行法规实施保护和利用。据了解,禁止开发区域是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域规划》有关要求,禁止进行工业化城镇化开发、需要特殊保护的重点生态空间,这些区域呈片状分布于首都四类功能区域中。
鉴于此,规划还进一步明确,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需要特殊保护、禁止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的区域,是本市维护良好生态、保护古都风貌的重要区域。除必要的交通、保护、修复、监测及科学实验设施外,禁止任何与资源保护无关的建设,将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严禁搬迁人口再集聚
在四类功能区域中,首都功能核心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共32个街道,常住人口216.2万人。这个区域一直是人口疏解区。此次在规划中进一步明确,在2020年之前,将严格限制医疗、行政办公、商业等大型服务设施的新建和扩建,同时严格禁止疏解搬迁区域的人口再集聚。
与此同时,这个区域近期发展重点包括实施中轴线风貌恢复,推进朝阜大街一线历代文化遗存的修复;因地制宜开展危旧房改造,改善文保区市政条件,加强四合院保护利用。
近期还将严控旧城区新建住宅开发项目,严控大型公建项目,严格限制医疗、行政办公、商业等大型服务设施的新建和扩建,结合城市功能疏解和旧城改造引导旧城人口适度外迁。
大项目向西南倾斜
城市功能拓展区包括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共4个区,常住人口955.4万人。这个区域是全市开发强度相对较高、但未完全城市化的地区,将重点开发。
规划确定的这部分地区的发展目标是,城乡接合部得到良好治理,常住人口比重适当降低,公共资源配置和重大产业项目布局向南部、西南部适当倾斜等。到2020年,城市功能拓展区全面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国际商务中心和国际文化体育会展中心。
通州、顺义、大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昌平和房山的平原地区属于城市发展新区,是全市开发潜力最大、城市化水平有待提高的地区,也将重点开发。
按照规划,这部分区域将建设中心城外迁人口的居住区。到2020年,集中力量将通州打造为国际一流的现代化新城,重点建设顺义、亦庄至大兴、昌平和房山新城,成为承担中心城功能调整和人口疏解的重要区域。近期发展重点包括打造通州国际新城、未来科技城两个重要新城。
此外,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以及昌平和房山的山区部分被定为生态涵养发展区,这部分地区也是泥石流易发区,居民要逐步搬出。
|
北京发布主体功能区规划63处划定禁止开发
2012-09-18 | 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