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房企前7月购地花费1300亿-中地会
中地会 > 土地信息 >

十大房企前7月购地花费1300亿

北京商报  2013年08月13日

 

      昨日,机构发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7月,包括万科、恒大在内的十大标杆房企拿地总量突破1300亿元,其中上半年拿地总金额已达1019.5亿元,而2012年总金额为1558.1亿元;进入7月后,在地方政府供地趋缓的情况下,这一势头不降反增,10家企业拿地金额反而达到333.2亿元,环比6月增加101.5%,创年内新高。开发商们对未来市场的判断依然看好。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上半年楼市拿地热潮可谓波连不断。在此环境下,标杆房企实力雄厚,不仅频频抢走高总价、高溢价、高楼面地价的“三高”地块,同时继续集中布局一二线城市,使得一二线城市地价屡创新高。

 

  其中,一向声称不拿“地王”的万科,在短短两周内先后在全国三地出手抢“地王”:6月27日,万科与保利联手,以53.7亿元拿下重庆今年的总价“地王”;7月3日,联合上海张江集团,以48.7亿元摘得张江高科(600895,股吧)技园区中区地块,打破上海年内土地出让总价纪录;7月8日,在广州荔湾区刷新了所在区域的楼面价纪录。面对市场和同行的质疑,万科董事长王石则辩称,在万科的概念里,只有“面粉贵过面包”,即楼面地价超过周围在售楼盘价格才叫“地王”,因此万科并未染指“地王”。

 

  房企中最坚定走“深耕二三线城市”路线的恒大也同时出手在广州拿地,并且首次进入北京市场,参与了热门夏家胡同地块的抢夺。虽然恒大方面坚称进入北京只是“时机到了”而非战略调整,但业内均认为,恒大只是近期回归一线城市的典型房企代表。

 

  此外,今年以来在土地市场表现抢眼的标杆开发商还有绿地、保利、中海等标杆大房企。

 

  业内分析,开发商纷纷加码补仓的底气首先来自于销售的良好势态。昨日,北京中原地产研究部的数据显示,已经公布7月销售业绩的26家开发企业,前7月销售业绩合计达5901亿元,同比涨幅高达31.3%。而在十大标杆房企中,销售优势尤为明显。2013年上半年,十家标杆房企销售额占全国总销售额的11.6%,较2012年继续提高。这意味着,标杆房企抢占市场份额速度加快,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此外,2013年以来房企的融资环境进一步好转,资金情况明显好于往年也让房企在土地市场上得以挥金如土。十大标杆房企国内外融资额已经超过459.6亿元,超过2012年全年融资额。而房地产再融资开闸这一消息也给了行业不少利好。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近期标杆房企不断在一二线城市拿高价地,使得拿地成本陡增的同时,间接推高了房价上涨。有数据显示,7月以来,万科、中海等15家典型房企在全国拿地平均成本已接近6000元/平方米,而在6月这一数字还不到4000元/平方米。与这一变化相对应,上半年十家标杆房企销售均价同比涨6%,环比涨11%。

 

  分析表示,目前整体房地产市场的上涨趋势未变,房价依然惯性上涨。一线城市虽受“新国五条”影响较强,但因集聚了过多的资源,使得房价易涨难跌,加上2012年以来过多供应的信贷,构成了市场反弹的主要原因。

 

  专家指出,近期中央提出要保持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企业对后市预期较乐观,投资意愿变得更强。随着传统销售旺季的即将到来,预计三季度后期标杆房企仍会积极储备优质地块,拿地规模仍将保持在平稳的高位。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昨日,机构发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7月,包括万科、恒大在内的十大标杆房企拿地总量突破1300亿元,其中上半年拿地总金额已达1019.5亿元,而2012年总金额为1558.1亿元;进入7月后,在地方政府供地趋缓的情况下,这一势头不降反增,10家企业拿地金额反而达到3
/zdh/images/defaultpic.gif
十大房企前7月购地花费1300亿-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土地信息 > 正文

十大房企前7月购地花费1300亿

2013-08-13 | 北京商报

我要分享 ▼

 

      昨日,机构发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7月,包括万科、恒大在内的十大标杆房企拿地总量突破1300亿元,其中上半年拿地总金额已达1019.5亿元,而2012年总金额为1558.1亿元;进入7月后,在地方政府供地趋缓的情况下,这一势头不降反增,10家企业拿地金额反而达到333.2亿元,环比6月增加101.5%,创年内新高。开发商们对未来市场的判断依然看好。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上半年楼市拿地热潮可谓波连不断。在此环境下,标杆房企实力雄厚,不仅频频抢走高总价、高溢价、高楼面地价的“三高”地块,同时继续集中布局一二线城市,使得一二线城市地价屡创新高。

 

  其中,一向声称不拿“地王”的万科,在短短两周内先后在全国三地出手抢“地王”:6月27日,万科与保利联手,以53.7亿元拿下重庆今年的总价“地王”;7月3日,联合上海张江集团,以48.7亿元摘得张江高科(600895,股吧)技园区中区地块,打破上海年内土地出让总价纪录;7月8日,在广州荔湾区刷新了所在区域的楼面价纪录。面对市场和同行的质疑,万科董事长王石则辩称,在万科的概念里,只有“面粉贵过面包”,即楼面地价超过周围在售楼盘价格才叫“地王”,因此万科并未染指“地王”。

 

  房企中最坚定走“深耕二三线城市”路线的恒大也同时出手在广州拿地,并且首次进入北京市场,参与了热门夏家胡同地块的抢夺。虽然恒大方面坚称进入北京只是“时机到了”而非战略调整,但业内均认为,恒大只是近期回归一线城市的典型房企代表。

 

  此外,今年以来在土地市场表现抢眼的标杆开发商还有绿地、保利、中海等标杆大房企。

 

  业内分析,开发商纷纷加码补仓的底气首先来自于销售的良好势态。昨日,北京中原地产研究部的数据显示,已经公布7月销售业绩的26家开发企业,前7月销售业绩合计达5901亿元,同比涨幅高达31.3%。而在十大标杆房企中,销售优势尤为明显。2013年上半年,十家标杆房企销售额占全国总销售额的11.6%,较2012年继续提高。这意味着,标杆房企抢占市场份额速度加快,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此外,2013年以来房企的融资环境进一步好转,资金情况明显好于往年也让房企在土地市场上得以挥金如土。十大标杆房企国内外融资额已经超过459.6亿元,超过2012年全年融资额。而房地产再融资开闸这一消息也给了行业不少利好。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近期标杆房企不断在一二线城市拿高价地,使得拿地成本陡增的同时,间接推高了房价上涨。有数据显示,7月以来,万科、中海等15家典型房企在全国拿地平均成本已接近6000元/平方米,而在6月这一数字还不到4000元/平方米。与这一变化相对应,上半年十家标杆房企销售均价同比涨6%,环比涨11%。

 

  分析表示,目前整体房地产市场的上涨趋势未变,房价依然惯性上涨。一线城市虽受“新国五条”影响较强,但因集聚了过多的资源,使得房价易涨难跌,加上2012年以来过多供应的信贷,构成了市场反弹的主要原因。

 

  专家指出,近期中央提出要保持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企业对后市预期较乐观,投资意愿变得更强。随着传统销售旺季的即将到来,预计三季度后期标杆房企仍会积极储备优质地块,拿地规模仍将保持在平稳的高位。

------分隔线----------------------------
  • 上一篇:前海16日再拍地 条件严苛 港企成热门
  • 下一篇:花都白云卖4地总起拍价超13亿
------分隔线----------------------------

相关阅读

·广州第二轮集中供地:48宗地总建面879万平米   21-09-02
·深圳获土地政策“大礼包”!增加住房建设供地迎来想象   20-08-07
·自然资源部:坚决遏制新增乱占耕地建房问题   20-08-07
·紧张后的放松:房企融资井喷 加紧“回血”补地   20-06-03
·佛山:无房个人每年可提取6930元公积金   20-06-03
热点内容
  • 中山市国土资源局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出
  • 珠江新城一地块起始价近10亿 未拍已成
  • 深圳再挂牌5宗安居地 7月20日竞房价出
  • 昆明土地供应井喷 下周超200宗地块"招
  • 合肥市肥西县挂牌出让经开区仙人路北、
  • 攀枝花市拍卖出让1幅国有土地使用权
  • 国土部:推进土地利用计划差别化管理
  • 上海嘉定区挂牌出让百安公路以西、庙泾
  • 马鞍山滨江新区挂牌出让安置房地块约13
  • 中山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公告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