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几年内,惠州城乡面貌或将迎来一场巨变。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改革举措的推出,也将给每一位市民特别是农业转移人口的生活带来影响。若你是一名“外来工”,或许不久的将来你便可以不受户籍门槛的限制,更加容易地在惠州的城镇里安家落户,并享受与本地人一样的基本公共服务待遇。如果你是本地农村人口,也有机会更好地融入城市,享受“城里人”生活。
2日,惠州召开了全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进行了动员部署,市四套班子领导出席。同时,《惠州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也正式出台,明确了综合试点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要全面拓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通道,使居住证制度与户籍制度实现有效衔接,到2017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7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
2014年底,惠州成为获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的64个地区之一,也是全省仅有的4个入选地区之一。从“物的城镇化”到“人的城镇化”,惠州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已有哪些基础,准备做哪些工作,又将如何实现目标?作为一项含金量最高、涉及面最广的“国字号”试点项目,这将为市民生活带来哪些好处,又能为惠州加快发展提供什么机遇?通过动员大会透露出的种种信号可以看出,一张城乡统筹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也呼之欲出。
试点主要开展6项重点工作
拿下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不容易,但接下来的工作任务也并不轻松。据介绍,惠州要在全面完成国家和省新型城镇化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开展多方面的改革探索,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型城镇化经验,为全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示范,让群众享受到试点红利。
根据《实施方案》,惠州到2017年要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上取得阶段性成效;到2020年,试点工作各项任务全面完成。时间紧、任务重,那么惠州主要将做些啥?
惠州市副市长邓庆忠表示,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有序推进市民化进程。加快完善户籍制度,将公民户口统一登记为“惠州市居民户口”,全面放宽落户限制,完善异地务工人员积分制入户政策,健全流动人口居住证“一证通”制度。
同时,要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共享,深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加强市级对各县区新设项目的统筹协调,努力形成“一地建造,两地收益”的格局,市级对县区间共建共享的项目给予资金扶持,加快跨区域民生项目的实施。
邓庆忠提出,还要强化城镇就业产业支撑,做大做强石化、电子信息、汽车和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四大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推进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7个省级以上产业园区扩能增效。
此外,要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完善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到2017年,全市改造棚户区6769户,到2020年,人均建筑面积15平方米以下的低收入家庭住房基本得到保障。
开展试点,惠州具体要怎么做?惠州市政府党组成员、市发展改革局局长胡建斌介绍,根据国家批复的《惠州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方案要点》,惠州将重点在6个方面开展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包括全面拓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实现通道、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建立农村宅基地确权和流通机制、建立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机制、积极开展建制镇示范试点工作。
让本地农村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更好地融入城市的生产生活,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方向。按目标,到2017年,惠州要力争不少于5万本市农业转移人口和20万异地务工人员落户城镇;到2020年,力争不少于10万本市农业转移人口和40万异地务工人员落户城镇。
为此,惠州计划全面拓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实现通道。制定出台《惠州市关于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实施意见》、《惠州市户籍准入登记暂行规定》等政策措施,有序放开落户条件,健全流动人口居住证“一证通”制度,以居住证为载体,实现居住证与户籍制度有效衔接,建立居住年限与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挂钩的体制机制。
试点工作要完成四大目标任务
1、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科学合理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通道全面拓宽,居住证制度与户籍制度实现有效衔接,到2017年,力争不少于5万本市农业转移人口和20万异地务工人员落户城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到2020年,力争不少于10万本市农业转移人口和40万异地务工人员落户城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建立完善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和配套政策体系,建成“底线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安全网。
2、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多元化可持续
各种融资模式得到充分运用,财政手段与金融手段相结合的投融资机制健全完善,基本满足新型城镇化建设需求,城镇化建设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持续减弱。
3、农村宅基地确权和流通机制规范有序
2017年,初步建立农村宅基地发证数据库和管理系统,全市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确权率达到98%以上,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土地上房屋及构(建)筑物确权颁证率达到50%以上,建成全市统一的产权交易市场,农村宅基地及房屋等产权在市域范围内实现有序流通。2020年,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确权发证实现全覆盖,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土地上房屋及构(建)筑物确权颁证率达100%。
4、新型城镇化发展机制配套完善
系统建立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机制,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城市公共服务机制健全配套,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基本消除。 |
2017年广东惠州市七成常住人口要成城镇居民
2015-07-03 | 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