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积金被质疑违反初衷 百人中1.5人使用-中地会
中地会 > 楼市动态 >

住房公积金被质疑违反初衷 百人中1.5人使用

中国经济周刊  2016年09月27日

    这一次引发大家关注的是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比例。据报道,2015年北京的住房公积金使用比例仅占缴存职工的1.5%左右。

 

    也就是说,100个缴纳住房公积金的人,只有一个半人在使用住房公积金,这让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效率大打折扣。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接受采访时认为,住房公积金主要是被高、中收入者所获得,现行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会加大收入差距水平,同时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建议取消住房公积金。

 

    住房公积金缴存结余大幅增长,使用率却低

 

    日前公布的《全国住房公积金2015年年度报告》显示,“十二五”期间,住房公积金缴存额56970.51亿元,年均增长15.74%,期末缴存余额比“十一五”期末增长129.63%。

 

    以北京为例,去年北京缴存1297.39亿元,同比增长13.8%,当年缴存人提走了920.62亿元,占当年缴存额的比例为71%。值得关注的是,《北京住房公积金2015年年度报告》也显示,2015年北京地区全年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848.86亿元,涉及住房101367套。也就是说,惠及的房贷人数只有10万余人,而北京实际缴费职工达651.58万人,当年的使用比例仅占缴存职工的1.5%左右。

 

    什么原因导致公积金如此之低的使用比例?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一语道破,“事实上,前些年不少机关事业单位和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有能力建房或从有关方面分配到房源,能够让单位员工的住房有保障或是分配到福利房。这就造成目前这部分单位及其员工还交着住房公积金,享受着住房公积金的待遇却不需要再买房。”

 

    这样说也是有根据的。统计显示,2015年全年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总额为14549.46亿元,比上年增长12.29%。在缴存人数上,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国企职工占60.16%,远远超过“半壁江山”。

 

    很多民企不给职工缴住房公积金,违法吗?

 

    与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相反,民企职工的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却低得可怜。数据显示,2015年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缴纳的住房公积金,仅占全年总额的19.07%。

 

    也有数据表明,民营企业创造了60%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吸纳了80%左右的社会就业。这些数据说明,多数的民企并没有给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但是,按照《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下称“《条例》”)的规定,民营企业也是应该给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的。

 

    对于违反《条例》的规定,单位不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或者不为本单位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账户设立手续的,《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责令限期办理;逾期不办理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条例》虽然不是法律条令,但也是行政法规,同样具备法律效力,有它“强制性”的作用。事实上,我们鲜少看到因民营企业不给职工上住房公积金而被法院强制执行的案例。

 

    为了减轻企业压力,今年上半年,已经有政策明确,对于一些经营困难企业,可以缓缴、降低缴纳比例、暂停缴纳住房公积金。

 

    今年4月1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陆克华在国务院政策吹风会上透露,我国从今年5月1日起阶段性降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凡缴存比例高于12%的一律予以规范调整,不得超过12%。此外,生产经营困难企业除可以降低缴存比例外,还可以申请暂缓缴存住房公积金。

 

    住房公积金加大收入分配不公?

 

    住房公积金作为中国新住房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是构建中国住房保障体系中的核心部分之一,是住房保障的关键金融支持手段,也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住房金融制度。

 

    但是,当前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的职工是住房公积金的主要受益者,而民企中只有极少数职工是住房公积金受益者,这无形中扩大了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水平。

 

    在苏海南看来,目前住房公积金主要由垄断行业和高、中收入者缴纳,主要是被高、中收入者所获得,低收入行业及其低收入员工却几乎不可能获得。“既然已经是高、中收入者,特别是其中部分人已经或能够分配到住房,政府就无需再给他们提供额外的住房福利,当前住房公积金实际上是进一步扩大了本来就偏大的收入差距,由此带来进一步的分配不公。”

 

    但是,在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张鑫并不认为自己是高收入者。每个月的工资仅有8000元,除了供养一家老小,每个月剩不下几个钱,对她而言,住房公积金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像国企、央企尤其是金融部门的收入比我们高很多,住房公积金也高出我们很多,他们才是真正的高收入者。”张鑫说,笼统地将机关事业单位和部分高收入的国企放在一起并不合理。

 

    有专家提出看法,“一方面要规范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职工的缴存水平,避免住房公积金变成一种特殊福利;另一方面,要把民企作为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的重点来对待。只有让更多的民企和职工按规定缴存住房公积金,才能缩小由住房公积金导致的收入水平的差距。另外,还要在使用和提取公积金的范围和手续环节方面,大力进行改革,才能让更多的人享受住房公积金带来的实惠和便利。”

 

    取消住房公积金可行吗?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8月5日发布的《中国劳动力成本问题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的劳动力成本近年来有所上升,其中增长最快的是住房公积金,而且住房公积金主要在垄断行业和高收入者中,低收入行业和普通职工却没有平等受益,由此进一步带来收入分配不公。因此,该报告建议“取消显著增长而又带来分配不公的住房公积金制度”。

 

    对这一提法和观点苏海南也表示赞同:“当初设计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实施的结果是收入高的或中等以上的、有房的有,收入低的、没房的,反而没有,进而扩大了收入和财产分配不公的差距,不如结合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合理提高各类员工特别是低收入员工工资水平的基础上取消。”

 

    但是,也有学者反对取消住房公积金。

 

    一个制度存在肯定有它的理由,不可能随意地废除,要调查研究以后才能决定是否取消,因为这涉及到每个人的住房保障。“普通公务员从工资里每个月扣了这么多年,单位也补贴这么多年,虽然数额不是很大,但是毕竟是每个人的辛苦钱血汗钱,如果取消了,这笔钱怎么办?如何补偿?住房公积金涉及到民生和百姓根本利益,不能太轻率。”

 

    如果要取消住房公积金,将涉及到修法。

 

    苏海南向《中国经济周刊》提出了他的想法:个人缴纳的部分是个人财产,不能动,单位缴存的部分按《条例》的说法也是归个人所有,但这个制度是有缺陷的。事实上,有钱的单位、有钱的个人因个人公积金锦上添花,没钱的单位、没钱的个人是雪中没人送炭,这种不合理的利益关系需要打破。“建议个人缴纳的部分就别动了,今后可研究将单位缴存的住房公积金用以充公纳入社会保险基金,如果此路径具有可行性,需要相应研究修改《条例》后再稳妥实施。”

 

    不少背负沉重房贷压力、过去拥有高额公积金支撑的高收入年轻人,听说要取消公积金,自然想都不用想,就会向这些同样有自身利益属性的专家们拍砖。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这一次引发大家关注的是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比例。据报道,2015年北京的住房公积金使用比例仅占缴存职工的1.5%左右。 也就是说,100个缴纳住房公积金的人,只有一个半人在使用住房公积金,这让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效率大打折扣。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接受采访
/zdh/images/defaultpic.gif
住房公积金被质疑违反初衷 百人中1.5人使用-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楼市动态 > 正文

住房公积金被质疑违反初衷 百人中1.5人使用

2016-09-27 | 中国经济周刊

我要分享 ▼

    这一次引发大家关注的是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比例。据报道,2015年北京的住房公积金使用比例仅占缴存职工的1.5%左右。

 

    也就是说,100个缴纳住房公积金的人,只有一个半人在使用住房公积金,这让住房公积金的使用效率大打折扣。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接受采访时认为,住房公积金主要是被高、中收入者所获得,现行的住房公积金制度会加大收入差距水平,同时给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建议取消住房公积金。

 

    住房公积金缴存结余大幅增长,使用率却低

 

    日前公布的《全国住房公积金2015年年度报告》显示,“十二五”期间,住房公积金缴存额56970.51亿元,年均增长15.74%,期末缴存余额比“十一五”期末增长129.63%。

 

    以北京为例,去年北京缴存1297.39亿元,同比增长13.8%,当年缴存人提走了920.62亿元,占当年缴存额的比例为71%。值得关注的是,《北京住房公积金2015年年度报告》也显示,2015年北京地区全年发放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848.86亿元,涉及住房101367套。也就是说,惠及的房贷人数只有10万余人,而北京实际缴费职工达651.58万人,当年的使用比例仅占缴存职工的1.5%左右。

 

    什么原因导致公积金如此之低的使用比例?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一语道破,“事实上,前些年不少机关事业单位和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有能力建房或从有关方面分配到房源,能够让单位员工的住房有保障或是分配到福利房。这就造成目前这部分单位及其员工还交着住房公积金,享受着住房公积金的待遇却不需要再买房。”

 

    这样说也是有根据的。统计显示,2015年全年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总额为14549.46亿元,比上年增长12.29%。在缴存人数上,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国企职工占60.16%,远远超过“半壁江山”。

 

    很多民企不给职工缴住房公积金,违法吗?

 

    与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相反,民企职工的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却低得可怜。数据显示,2015年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缴纳的住房公积金,仅占全年总额的19.07%。

 

    也有数据表明,民营企业创造了60%左右的国内生产总值、吸纳了80%左右的社会就业。这些数据说明,多数的民企并没有给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但是,按照《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下称“《条例》”)的规定,民营企业也是应该给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的。

 

    对于违反《条例》的规定,单位不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或者不为本单位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账户设立手续的,《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责令限期办理;逾期不办理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条例》虽然不是法律条令,但也是行政法规,同样具备法律效力,有它“强制性”的作用。事实上,我们鲜少看到因民营企业不给职工上住房公积金而被法院强制执行的案例。

 

    为了减轻企业压力,今年上半年,已经有政策明确,对于一些经营困难企业,可以缓缴、降低缴纳比例、暂停缴纳住房公积金。

 

    今年4月1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陆克华在国务院政策吹风会上透露,我国从今年5月1日起阶段性降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凡缴存比例高于12%的一律予以规范调整,不得超过12%。此外,生产经营困难企业除可以降低缴存比例外,还可以申请暂缓缴存住房公积金。

 

    住房公积金加大收入分配不公?

 

    住房公积金作为中国新住房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是构建中国住房保障体系中的核心部分之一,是住房保障的关键金融支持手段,也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住房金融制度。

 

    但是,当前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的职工是住房公积金的主要受益者,而民企中只有极少数职工是住房公积金受益者,这无形中扩大了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水平。

 

    在苏海南看来,目前住房公积金主要由垄断行业和高、中收入者缴纳,主要是被高、中收入者所获得,低收入行业及其低收入员工却几乎不可能获得。“既然已经是高、中收入者,特别是其中部分人已经或能够分配到住房,政府就无需再给他们提供额外的住房福利,当前住房公积金实际上是进一步扩大了本来就偏大的收入差距,由此带来进一步的分配不公。”

 

    但是,在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张鑫并不认为自己是高收入者。每个月的工资仅有8000元,除了供养一家老小,每个月剩不下几个钱,对她而言,住房公积金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像国企、央企尤其是金融部门的收入比我们高很多,住房公积金也高出我们很多,他们才是真正的高收入者。”张鑫说,笼统地将机关事业单位和部分高收入的国企放在一起并不合理。

 

    有专家提出看法,“一方面要规范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职工的缴存水平,避免住房公积金变成一种特殊福利;另一方面,要把民企作为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的重点来对待。只有让更多的民企和职工按规定缴存住房公积金,才能缩小由住房公积金导致的收入水平的差距。另外,还要在使用和提取公积金的范围和手续环节方面,大力进行改革,才能让更多的人享受住房公积金带来的实惠和便利。”

 

    取消住房公积金可行吗?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8月5日发布的《中国劳动力成本问题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的劳动力成本近年来有所上升,其中增长最快的是住房公积金,而且住房公积金主要在垄断行业和高收入者中,低收入行业和普通职工却没有平等受益,由此进一步带来收入分配不公。因此,该报告建议“取消显著增长而又带来分配不公的住房公积金制度”。

 

    对这一提法和观点苏海南也表示赞同:“当初设计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实施的结果是收入高的或中等以上的、有房的有,收入低的、没房的,反而没有,进而扩大了收入和财产分配不公的差距,不如结合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合理提高各类员工特别是低收入员工工资水平的基础上取消。”

 

    但是,也有学者反对取消住房公积金。

 

    一个制度存在肯定有它的理由,不可能随意地废除,要调查研究以后才能决定是否取消,因为这涉及到每个人的住房保障。“普通公务员从工资里每个月扣了这么多年,单位也补贴这么多年,虽然数额不是很大,但是毕竟是每个人的辛苦钱血汗钱,如果取消了,这笔钱怎么办?如何补偿?住房公积金涉及到民生和百姓根本利益,不能太轻率。”

 

    如果要取消住房公积金,将涉及到修法。

 

    苏海南向《中国经济周刊》提出了他的想法:个人缴纳的部分是个人财产,不能动,单位缴存的部分按《条例》的说法也是归个人所有,但这个制度是有缺陷的。事实上,有钱的单位、有钱的个人因个人公积金锦上添花,没钱的单位、没钱的个人是雪中没人送炭,这种不合理的利益关系需要打破。“建议个人缴纳的部分就别动了,今后可研究将单位缴存的住房公积金用以充公纳入社会保险基金,如果此路径具有可行性,需要相应研究修改《条例》后再稳妥实施。”

 

    不少背负沉重房贷压力、过去拥有高额公积金支撑的高收入年轻人,听说要取消公积金,自然想都不用想,就会向这些同样有自身利益属性的专家们拍砖。

------分隔线----------------------------
  • 上一篇:佛山5年增11.3万公办学位 未来轨道交通长度562公里
  • 下一篇:6成房企担心赚不到钱 房价快速上涨让所有人心慌
------分隔线----------------------------

相关阅读

·2023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   24-02-01
·深圳官宣一季度入市计划!19新盘超万套住宅   24-02-01
·全国首批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落地广州   24-02-01
·新房成交套数超深莞两城总和,谁还在买惠州房子?   24-02-01
·北京去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122.6万平,同比增7.9%   24-02-01
热点内容
  • 河北香河普通商品房限价每平方米7500元
  • 北京配建保障房期待配建租售政策
  • 上海二手房中小户型售价仍上涨
  • 重庆新房成交量持续下挫 市场存量在加
  • 美国房市恐陷入恶性循环
  • 5月南京房价涨幅跌至最低 专家称房价仍
  • 顺德最大规模限价房美的广夏花园或售45
  • 五一抢购潮背后:一线城市回暖无期
  • 上海再现高价房:单价24万元
  • 广州天河广氮花园经适房将于今年12月份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