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贵阳楼市收官在即,未见多大起色。记者在调查走访楼市时了解到,面对政策的不断加码和不确定性;一方面,购房者虽有明显的“盼跌”预期,却又表示“感觉房价还在涨”。另一方面,虽有部分新盘出现抢购,“红五月”销量环比增长,但总体同比成交量的下跌让开发商悲大于喜。价格因素作为楼市能否热销的关键,让买卖双方在僵持中均难言轻松。
开发商:推盘和定价都“忐忑”
近来,在小河某楼盘当销售顾问的小郭每天都要打出三四十个电话,告知对方她所在的楼盘即将开盘,认筹有每平方米三四百元的优惠。小郭告诉记者,现在的购房者对房价波动更为敏感,客户在电话里问得最多的就是价格,而且要求报一个能买得到房的“实价”。这让公司老板对定价更为谨慎,降价是开发商不愿看到的,但是涨价又担心开盘时人气不足,进而影响到以后的销售。事实上,就在今年五月的日常销售中,已往销售业绩不错的小郭,仅卖出4套房子。“不知道这次开盘能不能多卖出几套。”小郭说。
小郭所面临的窘境可以说是当前贵阳楼市的一个缩影,刚刚过去的传统楼市旺季,并没有让楼市实现如往年一般的销售爆发。看房的市民数量持续下降,除少数城区楼盘外,贵阳众多楼盘都好像已提前进入暑期淡季。据部分在售楼盘的销售负责人反映,近期新房销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两到三成。
同时,贵阳楼市的推盘量仍在增加,在此背景下,如何确定自身楼盘的推盘量和价格都让开发商颇为踌躇。金阳新区某楼盘营销副总坦言:“谁都想多卖出几幢,以减轻下半年的销售压力,但又不愿直接以降价来换取销售量的增加,并且希望能涨一点。而购房者因政策预期产生的观望加上整体推盘量增大,又对价格上涨带来压力,这不能不让开发商在推盘和定价策略上反复权衡,患得患失。”据其透露,就在上月初的一次开盘活动中,其手下的销售人员本来希望通过开盘活动冲刺一下,结果来的人虽然不少,但签约量不高。推出的200余套房源,实际签约的仅两成左右。
购房者:只看不买玩“观望”
记者注意到,为聚集人气,促进销售,开发商及某些机构近期组织诸如看房团、客户联谊、产品说明会等活动的频率不断增加,以往在家电、汽车、服装等市场常见的“逢节必促销”的营销方式,也开始在楼市出现。折后价、起价房也屡见不鲜。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楼市的人气,然而不少看房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感觉房价还是在涨!
在6月初某网站组织的看房团活动中,记者了解到,参加看房团的近百名看房者,多是首次或二次买房自住者,投资型购房者基本没有。尽管这些看房者有购房打算,但也表示若非必须,先“看看再说”,“现在真正拿出实质性优惠的楼盘还是太少”,有购房者说,他曾看到某楼盘打出4300元/平方米的起价,这一价格比该楼盘年初推出的价格每平方米少了200元,然而到了开盘现场一看,他能选到的房子,价格都在每平方米5000元左右。另一经适房楼盘号称只卖3300元/平方米,实际上现场能买到的房子,价格超过了3600元/平方米。对此,该看房团的组织者表示,这是时下报名参团者最为普遍的反映。该组织者说:“现在组织的看房团,参加者只是图个方便,有车接送,而是否出手,还是得看开发商是否有让利的诚意。”
|
贵阳楼市陷两难“僵局”
2011-06-29 | 《贵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