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房价暴涨已不存在基础和可能-中地会
首页 > 业界观点 >

王健林:房价暴涨已不存在基础和可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5年08月05日

    随着政策暖风频吹,今年前7个月,全国楼市整体成交明显上涨。中国指数研究院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7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已连续上涨3个月。专家指出,虽然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开始回暖,但三四线城市表现并不乐观,市场依然呈现供大于求的格局,去库存仍是第一要务,未来房价走势将趋于稳定。

 

    回暖态势明显

 

    今年前7个月,房地产市场政策环境日益宽松,如,央行连续降准降息,放松信贷门槛,调整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免征期等,地方政府也出台相应配套政策支持楼市。曾经冷寂的市场因此逐渐升温。

 

    上个月,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在连续16个月下降后首次回升。国家统计局发布的6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92.63,比上月提高0.2点。7月份,中国指数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每平米10685元,环比上涨0.54%。另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统计,7月份,30个城市的住宅市场成交创下近6年同期的最高水平。

 

    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在本轮复苏中率先起跑,其中,北京市7月份新建纯商品住宅签约逾7000套,为近22个月的新高;二线城市中大多数城市的开发商“以价换量”实现了较高成交量。但三四线城市则表现并不活跃。

 

    机构研报认为,整体来看,7月市场走势平稳,百城价格指数延续温和上涨趋势,环比涨幅与上月基本持平,同比跌幅继续收窄。

 

    总体格局未变

 

    与一二线城市楼市日益热烙相比,三四线城市则仍显冷寂。据统计,上半年,一线城市表现最佳,成交量同比上涨逾四成,二线城市也上涨了近两成,三四线城市成交量基本平稳,但部分城市甚至出现“量价齐跌”的趋势。

 

    对于大部分二三线城市来说,由于房地产供求失衡局面依然存在。统计显示,截止到6月底,商品房待售面积65738万平方米,环比增加72万平方米,仍处高位。专家表示,目前房地产市场正在经历筑底过程,三季度仍将以去库存为主。

 

    机构预计,下半年,当前库存去化周期在15-20个月之间的城市,库存去化周期将回落至15个月以下,去库存的压力将进一步减轻。但其他供地量偏大与库存量偏大、库存去化周期在20个月以上的城市仍然面临去库存压力,大部分三四线城市房价则难以上涨。

 

    业内人士表示,“过去几年,部分三四线城市盲目供地开发,一些住房产品存在品质低且同质化严重问题,住房消费回归理性后,这部分房子自然很少有人问津。有些城市在建规模依然很大,销售速度跟不上库存增加速度,库存压力不降反升,这样的城市房地产市场将面临结构性调整。”

 

    有关专家认为,只有当三四线城市,包括二线城市真正企稳时,才能说明中国楼市真正走出了低谷,总体看供大于求的格局还未改变。

 

    上涨空间有限

 

    逐渐回暖的楼市是否会再度点燃高房价?有关分析认为,目前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间的分化走势持续加剧,房地产市场全面复苏尚需时日,后市房价在经过恢复性上涨后,将保持相对稳定,涨幅或将放缓,上涨空间有限。

 

    机构报告预测,在稳楼市政策积极推进、市场持续回暖的情况下,中国楼市消费信心稳步提升。预计市场成交将延续回暖态势,供求状况不断改善,房价整体回升。但因各城市去库存化压力不同,各线城市房价走势将继续分化。一线及热点二线城市需求旺盛,价格仍面临上涨压力;多数供应规模较大城市仍将积极促进去库存化,房价走势趋于稳定。

 

    “虽然现在一线和二线主要城市的房价在上涨,似乎市场在回暖,但整体来看离真正回暖还差得很远,因为中国楼市已经从供不应求到了供大于求的阶段,房价暴涨已经不存在基础和可能。”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称。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表示,我国房地产市场供应已经发展到今天总体偏松、部分地区过剩的情况。当供给速度远快于需求时,很难出现暴涨。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 粤ICP备2021120759号-2 中地会版权所有
随着政策暖风频吹,今年前7个月,全国楼市整体成交明显上涨。中国指数研究院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7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已连续上涨3个月。专家指出,虽然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开始回暖,但三四线城市表现并不乐观,市场依然呈现供大于求
/zdh/images/defaultpic.gif
王健林:房价暴涨已不存在基础和可能-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要闻要点
  • 理事动态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政策发文
  • 专家顾问
  • 领导讲话
  • 历届20强
  • 历届10强
  • 媒体热评
  • 权威观点
  • 高层决策
  • 数据报告
首页 > 业界观点 > 正文

王健林:房价暴涨已不存在基础和可能

2015-08-05 | 人民日报海外版

我要分享 ▼

    随着政策暖风频吹,今年前7个月,全国楼市整体成交明显上涨。中国指数研究院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7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已连续上涨3个月。专家指出,虽然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开始回暖,但三四线城市表现并不乐观,市场依然呈现供大于求的格局,去库存仍是第一要务,未来房价走势将趋于稳定。

 

    回暖态势明显

 

    今年前7个月,房地产市场政策环境日益宽松,如,央行连续降准降息,放松信贷门槛,调整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免征期等,地方政府也出台相应配套政策支持楼市。曾经冷寂的市场因此逐渐升温。

 

    上个月,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在连续16个月下降后首次回升。国家统计局发布的6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92.63,比上月提高0.2点。7月份,中国指数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每平米10685元,环比上涨0.54%。另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统计,7月份,30个城市的住宅市场成交创下近6年同期的最高水平。

 

    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在本轮复苏中率先起跑,其中,北京市7月份新建纯商品住宅签约逾7000套,为近22个月的新高;二线城市中大多数城市的开发商“以价换量”实现了较高成交量。但三四线城市则表现并不活跃。

 

    机构研报认为,整体来看,7月市场走势平稳,百城价格指数延续温和上涨趋势,环比涨幅与上月基本持平,同比跌幅继续收窄。

 

    总体格局未变

 

    与一二线城市楼市日益热烙相比,三四线城市则仍显冷寂。据统计,上半年,一线城市表现最佳,成交量同比上涨逾四成,二线城市也上涨了近两成,三四线城市成交量基本平稳,但部分城市甚至出现“量价齐跌”的趋势。

 

    对于大部分二三线城市来说,由于房地产供求失衡局面依然存在。统计显示,截止到6月底,商品房待售面积65738万平方米,环比增加72万平方米,仍处高位。专家表示,目前房地产市场正在经历筑底过程,三季度仍将以去库存为主。

 

    机构预计,下半年,当前库存去化周期在15-20个月之间的城市,库存去化周期将回落至15个月以下,去库存的压力将进一步减轻。但其他供地量偏大与库存量偏大、库存去化周期在20个月以上的城市仍然面临去库存压力,大部分三四线城市房价则难以上涨。

 

    业内人士表示,“过去几年,部分三四线城市盲目供地开发,一些住房产品存在品质低且同质化严重问题,住房消费回归理性后,这部分房子自然很少有人问津。有些城市在建规模依然很大,销售速度跟不上库存增加速度,库存压力不降反升,这样的城市房地产市场将面临结构性调整。”

 

    有关专家认为,只有当三四线城市,包括二线城市真正企稳时,才能说明中国楼市真正走出了低谷,总体看供大于求的格局还未改变。

 

    上涨空间有限

 

    逐渐回暖的楼市是否会再度点燃高房价?有关分析认为,目前一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间的分化走势持续加剧,房地产市场全面复苏尚需时日,后市房价在经过恢复性上涨后,将保持相对稳定,涨幅或将放缓,上涨空间有限。

 

    机构报告预测,在稳楼市政策积极推进、市场持续回暖的情况下,中国楼市消费信心稳步提升。预计市场成交将延续回暖态势,供求状况不断改善,房价整体回升。但因各城市去库存化压力不同,各线城市房价走势将继续分化。一线及热点二线城市需求旺盛,价格仍面临上涨压力;多数供应规模较大城市仍将积极促进去库存化,房价走势趋于稳定。

 

    “虽然现在一线和二线主要城市的房价在上涨,似乎市场在回暖,但整体来看离真正回暖还差得很远,因为中国楼市已经从供不应求到了供大于求的阶段,房价暴涨已经不存在基础和可能。”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称。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表示,我国房地产市场供应已经发展到今天总体偏松、部分地区过剩的情况。当供给速度远快于需求时,很难出现暴涨。

------分隔线----------------------------
  • 上一篇:楼市走出困难期步入市场分化阶段
  • 下一篇:开发商盯上分拆物业新玩法 良性循环还靠低成本
  • 收藏
  • 挑错
  • 推荐
  • 打印
------分隔线----------------------------

相关阅读

·深圳木头龙实施主体公示 12年拖延将结束   19-11-05
·房企分拆物业上市热 竞争正加剧   19-11-05
·房企“债务警报” 降价卖项目缓解资金紧缺   19-11-05
·人民日报:抓住去杠杆这个"牛鼻子" 防范金融风险   18-02-06
·姜大明:2017新增建设用地一定比例发展农村新业态   17-01-17
热点内容
  • 王珏林:限购范围有可能扩大
  • 彭澎:番禺房地产发展走向的三条线索
  • 郁亮:万科拼命出货不是为了抄底 而是
  • 许家印:今年调控不会松绑 一线城市房
  • 陈道富:下半年货币政策力度应保持连续
  • 王健林:房产调控预计今年前紧后松
  • 标普:中国有可能推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
  • 马光远:中国房价不降30% 百姓没有购买
  • 郭树清:建议养老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入
  • 张力军:楼市调控常态化 房价下半年回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120759号-2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