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在天津召开的“第六届中国房地产科学发展论坛”上,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刘志峰表示,当前房地产业面临供求关系,需求层次和发展内涵等三方面的变化,转型创新应是当前房地产行业的主基调,不能再靠政策吃饭,而是更多依靠住宅产业化等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等指标累计同比增速均创年内新低,商品房待售面积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房价下降范围和幅度也不断扩大,9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下降城市个数在8月份历史高位的基础上再增1个,达到69个,刷新历史记录。9月30日央行房贷新政出台后,在针对首套和改善性购房需求的信贷政策利好刺激下,10月份一些重点城市的楼市成交升温明显。
对于当前楼市走向,业内普遍认为,政策利好刺激楼市成交出现回暖,但难改调整大趋势。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任志强认为,当前市场调整已经到了底部,但调整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冯俊认为,相比1998年和2008年,当前楼市供求格局已经发生了较大改变,有支付能力的购房需求基本已经得到满足,剩下很多支付能力不足的需求,在经济增长预期和收入增长乏力的背景下,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将长期存在。房贷政策调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需求购买力,但不会从根本上改变楼市供求关系。
刘志峰表示,当前房地产业面临着供求关系、需求层次和发展内涵等三方面的变化,首先,住房从过去的严重短缺转向供需逐步平衡,跑马圈地、依靠坐地升值快速开发的时代已经过去。其次,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群众对住房质量和品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再者,房地产业从过去只做单个住宅投资开发的载体,演变成整合各种资源、提供综合服务的平台。与此同时,我国房地产业存在发展规模大而不强、速度快而不优,质量低而资源能源消耗高等问题。
刘志峰指出,内外部环境发生的变化促使房地产行业转变传统思维、开发模式和技术手段。房地产行业再也不能靠政策吃饭。当前,除了做好“服务活”、端住“质量碗”外,还应该吃“技术饭”,掌握应用住宅产业化、绿色低碳、节能环保、信息、新材料、新部品等技术,提升核心竞争力。
据了解,不少企业已经开始尝试。以住宅产业化为例,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与上海绿地合作试点的“百年住宅”项目,在设计、结构、施工、运维等方面,融入部分产业化技术,既获得了市场认可,让老百姓住上了好房子,也能给开发企业带来了市场,实现了双赢。 |
房地产行业应从吃“政策饭”转向“技术饭”
2014-10-31 | 新华社
- 上一篇:秦虹:房地产快速增长期已经过去
- 下一篇:住建部副部长:去行政化不是“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