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政策新风向:保障托底分类调控-中地会
中地会 > 业界观点 >

房地产政策新风向:保障托底分类调控

中国产经新闻报  2014年03月10日

 

      “双向调控”——全国政协委员、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在“两会”间隙向媒体透露出的今年房地产政策的关键词,短短4字引发了业界的各种遐想。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房地产领域的部分是以完善住房保障机制为小标题展开,其中绝大部分篇幅在谈保障房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以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为目标,坚持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级负责,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今年新开工保障房700万套以上,其中各类棚户区470万套以上,年内基本建成480万套,让翘首以盼的住房困难群众早日迁入新居。

 

      对此,细心的人可以发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房地产调控概念淡化的意图更明显,逐渐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保障房建设领域。而早在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关于房地产调控的表述就有了新变化,提出“要做好住房保障和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

 

      保障房的大量建设对低收入人群来说,无疑离“住有所居”更近一步。但是,针对保障房领域出现的问题,“整个体系该怎么合理化有很多文章要做。不仅是‘重开工,轻管理’,另外还有怎么甄别谁来享受这个待遇。”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弄虚作假和扭曲现象,一定要管理好整个流程每个环节,尽可能减少扭曲,让公共资源投入保障房以后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除了增加保障房的供给之外,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出,针对不同城市情况分类调控,增加中小套型商品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应,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今年年初,杭州个别楼盘降价以及银行收紧房贷的传言瞬时掀起市场恐慌,也迅速引发楼市“崩盘说”的争论。

 

      然而,可以看到的是,目前,全国楼市差异化情况越来越明显。一二线城市地价、房价持续上涨的同时,三四线城市却是房价松动,楼市疲软,“鬼城”频出。这无不让人们反思过去“一刀切”的楼市调控政策。

 

      在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工商联主席赵晓勇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提供了两份在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的发言材料,其中一份就是关于保障房放开房市场。

 

      赵晓勇指出,具体行政行为以限购、限贷、限价等计划经济办法调控市场经济的房价,收效甚微。在住房问题上,出现“政府坚持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不动摇、遏制了房价过快上涨势头”与“百姓仍称房价越调越高”的不同评价。没有形成完善的国民基本住房保障制度,没有实现政府和民众共同认可的房地产市场调控目标。

 

      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分类调控”的含义,全国政协委员、住建部副部长齐骥3月6日就“双向调控”解释:双向调控亦可称分类指导,即对一线城市继续增加供应,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限购政策不退出;而对于库存量比较大的城市,要控制供地结构、供应结构。

 

      “在继续做好调控的同时,也将努力增加共有产权住房的供应。”齐骥指出,共有产权住房,很大程度可分流供求关系紧张的城市的需求,解决大城市中最困难的年轻群体的住房需求。

 

      “共有产权住房,实际上就是有限产权的保障房,可以更好地适应中国老百姓自己要有一定产权的心理,但是实际上这种共有产权房不可能简单到市场上交易,因此封杀了套利空间。”贾康认为,这个保障房建设是在现在调控里面的一个重点。只要几年之内把这个有效供给托住了,那么,在商品房这个轨道上,市场的作用就可以充分发挥了。

 

      “所以现在关于房地产政策都不直接说‘调控’这两个字了,只是说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这边加快把保障房做到位,那边让市场更有效地发挥应有的作用,双轨统筹。”贾康强调。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双向调控全国政协委员、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在两会间隙向媒体透露出的今年房地产政策的关键词,短短4字引发了业界的各种遐想。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房地产领域的部分是以完善住房保障机制为小标题展开,其中绝大部分篇幅在谈保障房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
/zdh/images/defaultpic.gif
房地产政策新风向:保障托底分类调控-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业界观点 > 正文

房地产政策新风向:保障托底分类调控

2014-03-10 | 中国产经新闻报

我要分享 ▼

 

      “双向调控”——全国政协委员、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在“两会”间隙向媒体透露出的今年房地产政策的关键词,短短4字引发了业界的各种遐想。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房地产领域的部分是以完善住房保障机制为小标题展开,其中绝大部分篇幅在谈保障房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以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为目标,坚持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级负责,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今年新开工保障房700万套以上,其中各类棚户区470万套以上,年内基本建成480万套,让翘首以盼的住房困难群众早日迁入新居。

 

      对此,细心的人可以发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房地产调控概念淡化的意图更明显,逐渐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保障房建设领域。而早在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关于房地产调控的表述就有了新变化,提出“要做好住房保障和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

 

      保障房的大量建设对低收入人群来说,无疑离“住有所居”更近一步。但是,针对保障房领域出现的问题,“整个体系该怎么合理化有很多文章要做。不仅是‘重开工,轻管理’,另外还有怎么甄别谁来享受这个待遇。”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弄虚作假和扭曲现象,一定要管理好整个流程每个环节,尽可能减少扭曲,让公共资源投入保障房以后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除了增加保障房的供给之外,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出,针对不同城市情况分类调控,增加中小套型商品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应,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今年年初,杭州个别楼盘降价以及银行收紧房贷的传言瞬时掀起市场恐慌,也迅速引发楼市“崩盘说”的争论。

 

      然而,可以看到的是,目前,全国楼市差异化情况越来越明显。一二线城市地价、房价持续上涨的同时,三四线城市却是房价松动,楼市疲软,“鬼城”频出。这无不让人们反思过去“一刀切”的楼市调控政策。

 

      在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工商联主席赵晓勇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提供了两份在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的发言材料,其中一份就是关于保障房放开房市场。

 

      赵晓勇指出,具体行政行为以限购、限贷、限价等计划经济办法调控市场经济的房价,收效甚微。在住房问题上,出现“政府坚持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不动摇、遏制了房价过快上涨势头”与“百姓仍称房价越调越高”的不同评价。没有形成完善的国民基本住房保障制度,没有实现政府和民众共同认可的房地产市场调控目标。

 

      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分类调控”的含义,全国政协委员、住建部副部长齐骥3月6日就“双向调控”解释:双向调控亦可称分类指导,即对一线城市继续增加供应,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限购政策不退出;而对于库存量比较大的城市,要控制供地结构、供应结构。

 

      “在继续做好调控的同时,也将努力增加共有产权住房的供应。”齐骥指出,共有产权住房,很大程度可分流供求关系紧张的城市的需求,解决大城市中最困难的年轻群体的住房需求。

 

      “共有产权住房,实际上就是有限产权的保障房,可以更好地适应中国老百姓自己要有一定产权的心理,但是实际上这种共有产权房不可能简单到市场上交易,因此封杀了套利空间。”贾康认为,这个保障房建设是在现在调控里面的一个重点。只要几年之内把这个有效供给托住了,那么,在商品房这个轨道上,市场的作用就可以充分发挥了。

 

      “所以现在关于房地产政策都不直接说‘调控’这两个字了,只是说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这边加快把保障房做到位,那边让市场更有效地发挥应有的作用,双轨统筹。”贾康强调。

------分隔线----------------------------
  • 上一篇:央视财经:李稻葵答余额宝背后风险
  • 下一篇:房企老总:中国房地产市场好局刚刚开始
------分隔线----------------------------

相关阅读

·深圳木头龙实施主体公示 12年拖延将结束   19-11-05
·房企分拆物业上市热 竞争正加剧   19-11-05
·房企“债务警报” 降价卖项目缓解资金紧缺   19-11-05
·人民日报:抓住去杠杆这个"牛鼻子" 防范金融风险   18-02-06
·姜大明:2017新增建设用地一定比例发展农村新业态   17-01-17
热点内容
  • 王珏林:限购范围有可能扩大
  • 彭澎:番禺房地产发展走向的三条线索
  • 郁亮:万科拼命出货不是为了抄底 而是
  • 许家印:今年调控不会松绑 一线城市房
  • 陈道富:下半年货币政策力度应保持连续
  • 王健林:房产调控预计今年前紧后松
  • 标普:中国有可能推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
  • 马光远:中国房价不降30% 百姓没有购买
  • 郭树清:建议养老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入
  • 张力军:楼市调控常态化 房价下半年回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