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宪春:如何评价2023年一季度的经济增长-中地会
中地会 > 专家顾问 >

许宪春:如何评价2023年一季度的经济增长

新浪财经  2023年05月23日
  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许宪春点评一季度经济形势。
 
一、经济增速恢复较快
 
  去年四个季度的经济增速分别是,一季度4.8%,二季度0.4%,三季度3.9%,四季度2.9%;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4.5%,是去年二季度以来的最高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增速提高了1.6个百分点,恢复较快。
 
二、经济增速仍然较低
 
  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4.5%,与2020-2022年三年平均增速持平,低于疫情前的经济增速,低于当前的潜在增长率,也低于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所以不必过于乐观。
 
三、从生产角度看,经济增长主要靠第三产业拉动
 
  今年一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3.3%,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4%。在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最高,占比最大,因此一季度经济增长主要是靠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拉动的。在第三产业中,接触型服务业,包括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速恢复较快;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速由负转正;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保持快速增长。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低于GDP增速1.2个百分点,特别是工业增加值仅增长2.9%,明显低于GDP增速。因此,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增速较低。当然也应看到工业增加值增速的恢复态势。从月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看,1-2月增长2.4%,比去年12月份回升1.1个百分点;3月份增长3.9%,比1-2月回升1.5个百分点。
 
四、从需求角度看,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起主要拉动作用
 
  今年一季度,消费需求拉动GDP增长3,0个百分点,投资需求拉动GDP增长1.6个百分点,净出口需求拉动GDP-0.1个百分点。可见在三大需求中,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起主要拉动作用。
 
  从住户调查数据看,今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名义增长5.4%,实际增长4.0%;疫情前的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名义增长8.6%,实际增长5.5%。显然,今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均低于2019年。因此,尽管消费需求对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贡献比较大,但是它的增长并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疫情三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4.3%,明显低于疫情前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消费是收入的函数,三年疫情下的居民收入低增长,对消费需求产生明显的影响。今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5.1%,实际增长3.8%,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都远没有达到疫情前的水平,甚至没有达到疫情三年的平均水平。因此,从收入对消费需求的影响角度看,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五、从需求角度看,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仍然不足
 
  今年一季度,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1.6个百分点,与疫情前相比较低。
 
  从投资统计角度讲,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5.1%,与去年全年持平。从三大投资领域看,2022年全年,制造业投资增长9.1%,基础设施投资增长9.4%,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今年一季度,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比去年全年回落了2.1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8%,回落了0.6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5.8%,降幅收窄了4.2个百分点。显然制造业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增速都是回落的,尤其是制造业投资增速回落幅度较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去年全年持平主要是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收窄的原因。制造业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中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其增速的回落值得关注。基础设施投资在一系列政策作用下可能会保持较快增长。保持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好转,对发挥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比较重要。
 
  2020年下半年到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的出口形势比较好,形成了比较高的基数。今年世界经济增长形势不乐观,我国的出口存在压力。必须更加注重内需,充分发挥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许宪春点评一季度经济形势。 一、经济增速恢复较快 去年四个季度的经济增速分别是,一季度4.8%,二季度0.4%,三季度3.9%,四季度2.9%;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4.5%,是去年二季度以来的最高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增速提高了1.6个百分点,恢复较快
/zdh/images/defaultpic.gif
许宪春:如何评价2023年一季度的经济增长-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专家顾问 > 正文

许宪春:如何评价2023年一季度的经济增长

2023-05-23 | 新浪财经

我要分享 ▼

  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许宪春点评一季度经济形势。
 
一、经济增速恢复较快
 
  去年四个季度的经济增速分别是,一季度4.8%,二季度0.4%,三季度3.9%,四季度2.9%;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4.5%,是去年二季度以来的最高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增速提高了1.6个百分点,恢复较快。
 
二、经济增速仍然较低
 
  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4.5%,与2020-2022年三年平均增速持平,低于疫情前的经济增速,低于当前的潜在增长率,也低于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所以不必过于乐观。
 
三、从生产角度看,经济增长主要靠第三产业拉动
 
  今年一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3.3%,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4%。在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最高,占比最大,因此一季度经济增长主要是靠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拉动的。在第三产业中,接触型服务业,包括住宿和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速恢复较快;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速由负转正;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保持快速增长。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低于GDP增速1.2个百分点,特别是工业增加值仅增长2.9%,明显低于GDP增速。因此,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增速较低。当然也应看到工业增加值增速的恢复态势。从月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看,1-2月增长2.4%,比去年12月份回升1.1个百分点;3月份增长3.9%,比1-2月回升1.5个百分点。
 
四、从需求角度看,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起主要拉动作用
 
  今年一季度,消费需求拉动GDP增长3,0个百分点,投资需求拉动GDP增长1.6个百分点,净出口需求拉动GDP-0.1个百分点。可见在三大需求中,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起主要拉动作用。
 
  从住户调查数据看,今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名义增长5.4%,实际增长4.0%;疫情前的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名义增长8.6%,实际增长5.5%。显然,今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均低于2019年。因此,尽管消费需求对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贡献比较大,但是它的增长并未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疫情三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4.3%,明显低于疫情前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消费是收入的函数,三年疫情下的居民收入低增长,对消费需求产生明显的影响。今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5.1%,实际增长3.8%,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都远没有达到疫情前的水平,甚至没有达到疫情三年的平均水平。因此,从收入对消费需求的影响角度看,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五、从需求角度看,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仍然不足
 
  今年一季度,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1.6个百分点,与疫情前相比较低。
 
  从投资统计角度讲,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长5.1%,与去年全年持平。从三大投资领域看,2022年全年,制造业投资增长9.1%,基础设施投资增长9.4%,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0%。今年一季度,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比去年全年回落了2.1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8.8%,回落了0.6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5.8%,降幅收窄了4.2个百分点。显然制造业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增速都是回落的,尤其是制造业投资增速回落幅度较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去年全年持平主要是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收窄的原因。制造业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中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其增速的回落值得关注。基础设施投资在一系列政策作用下可能会保持较快增长。保持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好转,对发挥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比较重要。
 
  2020年下半年到2022年前三季度,我国的出口形势比较好,形成了比较高的基数。今年世界经济增长形势不乐观,我国的出口存在压力。必须更加注重内需,充分发挥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分隔线----------------------------
  • 上一篇:郑新立:发展县域经济重点做好四件大事
  • 下一篇:陈锡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分隔线----------------------------

相关阅读

·陈锡文: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全新挑战   24-03-18
·范恒山:五方面因素支撑2024年经济发展   24-01-31
·马晓河:2024年一些新的积极因素将延续   24-01-31
·陈锡文:围绕五方面重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24-01-31
·范恒山: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主基调   24-01-31
热点内容
  • 范恒山:促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与
  • 易宪容:楼市最新数据的三大特点
  • 范恒山:广深联动的意义与路径
  • 范恒山:五方面因素支撑2024年经济发展
  • 管涛:人民币汇率走势将重回经济基本面
  • 陈锡文:中国农业转移人口的城镇化进程
  • 管涛:防范国际收支风险 关键是做好自
  • 陈锡文:农村集建用地若短期全部入市会
  • 管涛:市场需要更多改善现金流的增量纾
  • 管涛:“双循环”要减少货币错配 避免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