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新房均价:上涨不是唯一答案-中地会
中地会 > 中地会观察 >

2014年新房均价:上涨不是唯一答案

新华网  2014年01月07日

 

   尽管全年房价的变化数据还没有最终出炉,但2013年全国房价给人留下的印象依旧是个“涨”字。即将到来的2014年将会怎样?上至地产大佬,下至平民百姓,房价仍是大家最关心的话题。2014年,房价是涨是跌,每个人都有自己思考的角度。

 

  草根视角:对房价的企稳有那么一丝希望

 

  胡松是北京市一家科研机构的工程师,从2013年初开始就在为儿子物色婚房。“2月份的时候看上五环外北苑附近一个新楼盘的现房,均价23000元。”胡松告诉记者,“国五条”刚出来的时候以为房价会有所回落就观望了一阵,没想到房价却一路上扬,年末的时候,同一楼盘的现房均价几乎涨到了30000元。

 

  跟胡松一样,虽然觉得一线城市的房价很难不涨,但随着各项调控措施的落地,再加上对市场化调控政策的期待,人们的内心深处仍对房价的回调抱有那么一丝的希望。

 

  在重庆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李林告诉记者,他认为重庆的房价在2014年还是会稳步上涨。“和成都、武汉等周边二线城市相比,均价8000左右的重庆房价确实不算很高,而随着重庆区域优势的逐渐显现,房价肯定还会涨,但是重庆的新房供应很大,房价的上涨速度应该不会太快。”

 

  无论是从央行的居民问卷调查,还是从老百姓的切身感受,房价仍然是高,涨势依然不减。不过,在2013年,随着温州、鄂尔多斯等房价经历“滑铁卢”城市的不断出现,普通民众对于2014年的房价也有了新的期待,随着资金链的进一步收紧和投机资本的撤出,房价泡沫并非没有被挤压掉的可能,涨价不是唯一的答案。

 

  业内视角:整体房价增速放缓分化加剧

 

  经过2013年房地产市场量价齐升的局面之后,众多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在接下来的2014年里,随着“挤泡沫”的继续,整体房价增速将放缓,局部可能出现下行。

 

  “如果说2013年房价总体特征是‘一条线’:震荡上行,有惊无险的话,那么对2014年,可以形容为‘退烧年’:高位振荡,渐趋降温。”分析认为2014年在宏观经济尚未明显好转之时,房地产投资拉动宏观经济稳中有升的角色还要继续扮演,房价也会依旧稳中有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呈现连涨的趋势。部分城市的房价已连续11个月环比上涨,广州、北京、深圳等热点城市继续领涨全国,仅有极少数城市房价出现下跌。

 

  “尽管2013年的房价经历了明显的上涨过程,但是各种信号明显指出2014年的房价走势,或许将以稳字打头,再度大幅上涨的空间不大。”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黄燕芬指出,除了调控政策的限制,土地供应量大幅增长就是一个明显的市场信号,因为土地供应量大增,必将带来房屋供应量的增加,而市场需求在一定期限内变化不大,供应量增加,需求相对稳定,房价就失去了上涨的底气。

 

  除了土地供应量大幅增加的因素以外,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助理教授李晟认为,大量的保障房入市以及并不宽松的资金链同样限制了房价可能出现的大幅上涨。

 

  “城市间价格分化进一步扩大也将可能出现在2014年。”李晟指出,价格分化的情况已经在2013年的楼市中显现,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房价涨幅要明显高于二三线城市。由于一线城市的供需矛盾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房价不排除继续较快增长,而在部分二三线城市由于库存较多,房价必然增长乏力,部分甚至可能出现下跌。

 

  调控视角:去行政化差异化政策将成主流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而在不久前举行的全国住房城乡工作会议上,住房城乡建设部长姜伟新明确表示针对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新情况,要更加注重分类指导。可以预见在2014年的楼市调控中,去行政化、差异化政策将成为调控主流。

 

  实践证明,类似“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行政化调控已难以从根本上抑制住房价“脱缰的野马”,走出越调越涨的“怪圈”,需长远地建立“市场化为主手段,辅以政府调节”的政策引导体系。

 

  李晟认为,从2013年下半年的政策走势来看,调控的决策权已经下放到地方,调控手段摆脱全国一刀切,根据城市特性产生分化。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分析指出,对比去年各城市的调控细则可以看出地方政府的调控自主权在增强,房价快速上涨的城市进行了调控升级,而供应充足、成交低迷的城市则采取适度的放松微调。

 

  分析认为,2014年在中央政府加强民生保障和房地产调控的总体方针下,各地可能将继续因地制宜地对政策的执行尺度和力度进行微调,对于房价上涨过快的一线和少数二线城市仍从严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和住房限购措施,增加住房用地和住房有效供应,而库存较多的部分二线与三四线城市的调控只会松不会紧。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尽管全年房价的变化数据还没有最终出炉,但2013年全国房价给人留下的印象依旧是个涨字。即将到来的2014年将会怎样?上至地产大佬,下至平民百姓,房价仍是大家最关心的话题。2014年,房价是涨是跌,每个人都有自己思考的角度。 草根视角:对房价
/zdh/images/defaultpic.gif
2014年新房均价:上涨不是唯一答案-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中地会观察 > 正文

2014年新房均价:上涨不是唯一答案

2014-01-07 | 新华网

我要分享 ▼

 

   尽管全年房价的变化数据还没有最终出炉,但2013年全国房价给人留下的印象依旧是个“涨”字。即将到来的2014年将会怎样?上至地产大佬,下至平民百姓,房价仍是大家最关心的话题。2014年,房价是涨是跌,每个人都有自己思考的角度。

 

  草根视角:对房价的企稳有那么一丝希望

 

  胡松是北京市一家科研机构的工程师,从2013年初开始就在为儿子物色婚房。“2月份的时候看上五环外北苑附近一个新楼盘的现房,均价23000元。”胡松告诉记者,“国五条”刚出来的时候以为房价会有所回落就观望了一阵,没想到房价却一路上扬,年末的时候,同一楼盘的现房均价几乎涨到了30000元。

 

  跟胡松一样,虽然觉得一线城市的房价很难不涨,但随着各项调控措施的落地,再加上对市场化调控政策的期待,人们的内心深处仍对房价的回调抱有那么一丝的希望。

 

  在重庆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李林告诉记者,他认为重庆的房价在2014年还是会稳步上涨。“和成都、武汉等周边二线城市相比,均价8000左右的重庆房价确实不算很高,而随着重庆区域优势的逐渐显现,房价肯定还会涨,但是重庆的新房供应很大,房价的上涨速度应该不会太快。”

 

  无论是从央行的居民问卷调查,还是从老百姓的切身感受,房价仍然是高,涨势依然不减。不过,在2013年,随着温州、鄂尔多斯等房价经历“滑铁卢”城市的不断出现,普通民众对于2014年的房价也有了新的期待,随着资金链的进一步收紧和投机资本的撤出,房价泡沫并非没有被挤压掉的可能,涨价不是唯一的答案。

 

  业内视角:整体房价增速放缓分化加剧

 

  经过2013年房地产市场量价齐升的局面之后,众多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在接下来的2014年里,随着“挤泡沫”的继续,整体房价增速将放缓,局部可能出现下行。

 

  “如果说2013年房价总体特征是‘一条线’:震荡上行,有惊无险的话,那么对2014年,可以形容为‘退烧年’:高位振荡,渐趋降温。”分析认为2014年在宏观经济尚未明显好转之时,房地产投资拉动宏观经济稳中有升的角色还要继续扮演,房价也会依旧稳中有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呈现连涨的趋势。部分城市的房价已连续11个月环比上涨,广州、北京、深圳等热点城市继续领涨全国,仅有极少数城市房价出现下跌。

 

  “尽管2013年的房价经历了明显的上涨过程,但是各种信号明显指出2014年的房价走势,或许将以稳字打头,再度大幅上涨的空间不大。”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黄燕芬指出,除了调控政策的限制,土地供应量大幅增长就是一个明显的市场信号,因为土地供应量大增,必将带来房屋供应量的增加,而市场需求在一定期限内变化不大,供应量增加,需求相对稳定,房价就失去了上涨的底气。

 

  除了土地供应量大幅增加的因素以外,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助理教授李晟认为,大量的保障房入市以及并不宽松的资金链同样限制了房价可能出现的大幅上涨。

 

  “城市间价格分化进一步扩大也将可能出现在2014年。”李晟指出,价格分化的情况已经在2013年的楼市中显现,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房价涨幅要明显高于二三线城市。由于一线城市的供需矛盾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房价不排除继续较快增长,而在部分二三线城市由于库存较多,房价必然增长乏力,部分甚至可能出现下跌。

 

  调控视角:去行政化差异化政策将成主流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而在不久前举行的全国住房城乡工作会议上,住房城乡建设部长姜伟新明确表示针对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新情况,要更加注重分类指导。可以预见在2014年的楼市调控中,去行政化、差异化政策将成为调控主流。

 

  实践证明,类似“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行政化调控已难以从根本上抑制住房价“脱缰的野马”,走出越调越涨的“怪圈”,需长远地建立“市场化为主手段,辅以政府调节”的政策引导体系。

 

  李晟认为,从2013年下半年的政策走势来看,调控的决策权已经下放到地方,调控手段摆脱全国一刀切,根据城市特性产生分化。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分析指出,对比去年各城市的调控细则可以看出地方政府的调控自主权在增强,房价快速上涨的城市进行了调控升级,而供应充足、成交低迷的城市则采取适度的放松微调。

 

  分析认为,2014年在中央政府加强民生保障和房地产调控的总体方针下,各地可能将继续因地制宜地对政策的执行尺度和力度进行微调,对于房价上涨过快的一线和少数二线城市仍从严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和住房限购措施,增加住房用地和住房有效供应,而库存较多的部分二线与三四线城市的调控只会松不会紧。

 

------分隔线----------------------------
  • 上一篇:房价调控目标“落空”问责制能否“兑现”
  • 下一篇:房地产:2013年行业集中度提升施压调控
------分隔线----------------------------

相关阅读

·9 月份广东房市持续承压 多地触及年内成交低点   24-11-20
·上半年超五成上市房企亏损 近七成销售额降超 40%   24-11-20
·8 月份广佛等 7 市成交环比降超 20% 5 市同比正增长    24-09-04
·7 月份广东多数城市成交环比回落 12 个楼盘成交超万平   24-09-04
·上半年广东省经营性用地出让金同比降73%   24-07-19
热点内容
  • 龙头房企业绩逆市飘红发出什么信号
  • 业内称楼市“政策底”渐近
  • 人口普查数据隐藏楼市密码
  • 警惕保障房建设“一边缺钱一边挪用”
  • 不能降不敢降 解读通州楼市的尴尬困局
  • 2012:避风三四线
  • 保障房赶工别落入进度陷阱
  • 首个国土空间规划出炉 恐加剧地方利益
  • 呼声急 保障房建设为何“水不激鱼不跳
  • 楼市限购与其一味严不如先治乱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