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存量房交易平台推广两个多月不温不火-中地会
中地会 > 中地会观察 >

京存量房交易平台推广两个多月不温不火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3年07月29日

 

      针对未经注册登记擅自开展经纪活动的“黑中介”,7月25日,北京市住建委、发改委、工商局联合召开部署会,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房地产经纪行业专项治理行动。

 

  在整治“黑中介”的同时,北京市存量房交易服务平台也在推广之中,平台被业内称为北京的“二手房交易官方服务平台”,目前已在全市11个区县试点两个多月。

 

  各区县未收到对经纪机构的投诉

 

  记者7月26日从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获悉,试点后,各区县未收到针对经纪机构恶意网签占房源、发布虚假房源信息及二手房交易资金纠纷的投诉。

 

  在各试点区县,二手房交易的卖方要在平台上申请房源核验,买方申请购房资格审核。通过经纪机构出售房屋、申请核验的,平台将自动发布房源信息;房屋所有权人自行出售房屋的,可选择是否通过平台发布房源信息。

 

  卖方房源核验通过、买方购房资格审核通过后,买卖双方确定资金监管方式,办理网上签约。对于通过经纪机构达成交易的,必须通过监管账户划转存量房自有交易资金;对于买卖双方自行达成交易的,可协商选择是否通过监管账户。

 

  若选择资金监管,买方将自有资金部分足额存入监管账户,买卖双方到区县房屋登记大厅办理转移登记。转移登记完成,平台向银行系统发送电子指令,才将监管资金拨付给卖方;如网签合同注销,平台向银行系统发送电子指令,将监管资金退还给买方。

 

  为何建设这一平台?北京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存量房交易市场时有出现经纪机构发布虚假房源信息、上市交易房屋产权不明确、经纪机构之间恶性竞争扰乱市场等违规行为。建设这一平台是为了保障交易当事人合法权益。

 

  以杜绝“一房多卖”为例,房源核验时,区县房屋登记部门首先要查询该房屋在房屋交易权属系统中是否有登记记录,如有记录,则直接调取相关信息核验房屋物理、权属状况;如没有记录,由区县房屋登记部门核查房屋权属纸质档案进行房源核验,并查询房源是否有查封、异议登记等影响交易安全的限制权利状况,防止通过不同系统录入房屋信息,导致无法识别为同一套房屋的情况。

 

  这一平台最早在海淀区试点。试点两年来,该区所有拟上市房源均由海淀区房管局先行进行房源核验,经核验符合上市交易条件的,通过平台发布房源信息,买卖双方方可进行网上签约。

 

  在官方平台找房源的买房人不多

 

  从5月扩大试点后至7月初,11个区县网上签约6846套,其中自行成交2177套。自行成交量约占1/3。

 

  不过,据记者了解,以上数据来源于住建部门网签窗口的直接统计。不排除一些“黑中介”提供中介服务后,由于没有网签资格,仍由买卖双方到房管部门的自行成交网签窗口办理签约手续,从而被记为“自行成交”。

 

  业内专家认为,“免费平台”意味市民房屋交易有了一条新路,但由于二手房交易过户环节十分复杂,毫无经验的买卖双方实现真正的“自行交易”还很困难。

 

 

  该平台推出之初,有质疑认为这是“官方在抢占中介企业的市场”,对此,住建部门人士介绍,平台完全免费,仅提供房源核验、资金监管两大职能,既为个人也为中介组织服务,不存在“抢占市场”的问题。北京市多家占主导地位的二手房中介机构经纪人告诉记者,未感受到官方平台扩大试点后对业务量的冲击。

 

  此外,业内也有批评,认为这一服务平台推广不力,买房人很少在该平台上寻找房源,服务平台仅是多了一道交易手续。北京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存在少数中介机构延迟发布信息的做法,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平台的信息发布功能。“这种情况可能有中介机构担心过早发布房源信息会引起‘跑单’的原因。”

 

  该负责人表示,拟通过丰富房源信息等手段吸引经纪机构及百姓将房源主动发布到平台,为百姓提供更优质服务,并通过加大执法力度,确保经纪机构发布的房源信息应先通过政府房源核验。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针对未经注册登记擅自开展经纪活动的黑中介,7月25日,北京市住建委、发改委、工商局联合召开部署会,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房地产经纪行业专项治理行动。 在整治黑中介的同时,北京市存量房交易服务平台也在推广之中,平台被业内称为北京的二手房交易官方服务
/zdh/images/defaultpic.gif
京存量房交易平台推广两个多月不温不火-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中地会观察 > 正文

京存量房交易平台推广两个多月不温不火

2013-07-29 | 人民网-人民日报

我要分享 ▼

 

      针对未经注册登记擅自开展经纪活动的“黑中介”,7月25日,北京市住建委、发改委、工商局联合召开部署会,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房地产经纪行业专项治理行动。

 

  在整治“黑中介”的同时,北京市存量房交易服务平台也在推广之中,平台被业内称为北京的“二手房交易官方服务平台”,目前已在全市11个区县试点两个多月。

 

  各区县未收到对经纪机构的投诉

 

  记者7月26日从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获悉,试点后,各区县未收到针对经纪机构恶意网签占房源、发布虚假房源信息及二手房交易资金纠纷的投诉。

 

  在各试点区县,二手房交易的卖方要在平台上申请房源核验,买方申请购房资格审核。通过经纪机构出售房屋、申请核验的,平台将自动发布房源信息;房屋所有权人自行出售房屋的,可选择是否通过平台发布房源信息。

 

  卖方房源核验通过、买方购房资格审核通过后,买卖双方确定资金监管方式,办理网上签约。对于通过经纪机构达成交易的,必须通过监管账户划转存量房自有交易资金;对于买卖双方自行达成交易的,可协商选择是否通过监管账户。

 

  若选择资金监管,买方将自有资金部分足额存入监管账户,买卖双方到区县房屋登记大厅办理转移登记。转移登记完成,平台向银行系统发送电子指令,才将监管资金拨付给卖方;如网签合同注销,平台向银行系统发送电子指令,将监管资金退还给买方。

 

  为何建设这一平台?北京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存量房交易市场时有出现经纪机构发布虚假房源信息、上市交易房屋产权不明确、经纪机构之间恶性竞争扰乱市场等违规行为。建设这一平台是为了保障交易当事人合法权益。

 

  以杜绝“一房多卖”为例,房源核验时,区县房屋登记部门首先要查询该房屋在房屋交易权属系统中是否有登记记录,如有记录,则直接调取相关信息核验房屋物理、权属状况;如没有记录,由区县房屋登记部门核查房屋权属纸质档案进行房源核验,并查询房源是否有查封、异议登记等影响交易安全的限制权利状况,防止通过不同系统录入房屋信息,导致无法识别为同一套房屋的情况。

 

  这一平台最早在海淀区试点。试点两年来,该区所有拟上市房源均由海淀区房管局先行进行房源核验,经核验符合上市交易条件的,通过平台发布房源信息,买卖双方方可进行网上签约。

 

  在官方平台找房源的买房人不多

 

  从5月扩大试点后至7月初,11个区县网上签约6846套,其中自行成交2177套。自行成交量约占1/3。

 

  不过,据记者了解,以上数据来源于住建部门网签窗口的直接统计。不排除一些“黑中介”提供中介服务后,由于没有网签资格,仍由买卖双方到房管部门的自行成交网签窗口办理签约手续,从而被记为“自行成交”。

 

  业内专家认为,“免费平台”意味市民房屋交易有了一条新路,但由于二手房交易过户环节十分复杂,毫无经验的买卖双方实现真正的“自行交易”还很困难。

 

 

  该平台推出之初,有质疑认为这是“官方在抢占中介企业的市场”,对此,住建部门人士介绍,平台完全免费,仅提供房源核验、资金监管两大职能,既为个人也为中介组织服务,不存在“抢占市场”的问题。北京市多家占主导地位的二手房中介机构经纪人告诉记者,未感受到官方平台扩大试点后对业务量的冲击。

 

  此外,业内也有批评,认为这一服务平台推广不力,买房人很少在该平台上寻找房源,服务平台仅是多了一道交易手续。北京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存在少数中介机构延迟发布信息的做法,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平台的信息发布功能。“这种情况可能有中介机构担心过早发布房源信息会引起‘跑单’的原因。”

 

  该负责人表示,拟通过丰富房源信息等手段吸引经纪机构及百姓将房源主动发布到平台,为百姓提供更优质服务,并通过加大执法力度,确保经纪机构发布的房源信息应先通过政府房源核验。

------分隔线----------------------------
  • 上一篇:广东海岛调查:地产商的崎岖"岛主梦"
  • 下一篇:政策配套、资金投入大等成养老地产瓶颈
------分隔线----------------------------

相关阅读

·9 月份广东房市持续承压 多地触及年内成交低点   24-11-20
·上半年超五成上市房企亏损 近七成销售额降超 40%   24-11-20
·8 月份广佛等 7 市成交环比降超 20% 5 市同比正增长    24-09-04
·7 月份广东多数城市成交环比回落 12 个楼盘成交超万平   24-09-04
·上半年广东省经营性用地出让金同比降73%   24-07-19
热点内容
  • 龙头房企业绩逆市飘红发出什么信号
  • 业内称楼市“政策底”渐近
  • 人口普查数据隐藏楼市密码
  • 警惕保障房建设“一边缺钱一边挪用”
  • 不能降不敢降 解读通州楼市的尴尬困局
  • 2012:避风三四线
  • 保障房赶工别落入进度陷阱
  • 首个国土空间规划出炉 恐加剧地方利益
  • 呼声急 保障房建设为何“水不激鱼不跳
  • 楼市限购与其一味严不如先治乱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