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房价基本稳定“明年暴涨”纯属博眼球-中地会
中地会 > 中地会观察 >

人民日报:房价基本稳定“明年暴涨”纯属博眼球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2年10月19日

 

     调控政策不会放松“房价明年暴涨说”纯属博眼球

 

  今年下半年以来,沉寂已久的房地产市场终于止跌回暖,各地楼市在刚性需求的带动下成交量普遍上升,房价呈现企稳态势。然而,楼市传统的“金九银十”今年并未出现,在楼市尚未全面回暖之际,市场悄然出现“明年房价将会出现暴涨”的观点。对此,专家认为,在调控政策的持续作用下,当前房地产市场整体呈现平稳态势,限购政策短期内不会松动,未来楼市也不会出现暴涨暴跌。

 

  房价基本不涨不跌了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了9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数据显示,70个大中城市中,新房市场与上月相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24个,持平的城市有15个,上涨的城市有31个。环比价格上涨的城市中,涨幅均未超过0.4%。二手房市场与上月相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18个,持平的城市有17个,上涨的城市有35个。环比价格上涨的城市中,涨幅均未超过0.7%。

 

  对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从数据来看,当前房地产市场总体稳定,房价延续了稳中有降的趋势。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会长聂梅生也认为,最近几个月价格的环比涨幅都非常小,而同比还是比去年低。无论是从销售量还是价格,楼市都处在止跌以后筑底并逐渐恢复的阶段。从去年12月份至今年3月份急速下滑,到今年的6月份楼市量价开始止跌触底,可以看出房地产市场正趋于稳定,并逐渐恢复。

 

  “随着8月份以来住宅成交量的持续下降,楼市价格正趋于稳定。”业内人士表示,虽然9月份总体上涨的城市依然超过下跌的城市,但数量在进一步减少。总体上看,9月份房价环比上涨0.02%,涨幅比上个月进一步收窄,房价已基本不涨不跌了。

难以出现大幅上涨

 

  尽管相比于上半年,楼市成交量回升明显,房价持续下跌的趋势也得到好转,但就此认为楼市明年将会出现暴涨的言论仍缺乏依据。事实上,从统计数据中不难看出,尽管楼市销售量和房企资金状况持续向好,但是房地产投资、景气指数都有所下挫。9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94.39,比上月回落0.25点,再创新低。

 

  “中国房价绝不会暴涨,缓慢且温和上涨将成为主流。所谓房价会暴涨纯粹是为了博眼球。”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认为,全国楼市虽然经过第二季度的回暖,但基本面并没有出现较大变化,宏观调控依旧,限购等政策依然把握着开发商的命脉,房价暴涨没有可能性。

 

  “房价不可能大幅反弹。”业内人士认为,尽管通胀对楼市尤其是房价上升有一定推动作用。但房价尚不具备全面反弹条件:一是政策仍然从紧,投资投机需求受抑,光靠刚性需求,掀不起大风浪;二是开发商存货偏高,虽然总体库存有所下滑,但仍在历史高位盘整,房企还是得跑量;三是开发商资金偏紧,少数大企业资金明显缓解,众多中小房企依然资金紧张,这些因素都不支持房价暴涨论。

限购政策不会轻言退出

 

  事实上,始终未有放松迹象的调控政策仍然是遏制房价上涨的“紧箍咒”。在7月份部分地区楼市出现迅速上涨势头之后,调控政策率先在土地市场做出反应。9月份,北京市国土局宣布暂停10宗地块出让,上海也叫停了一处土地的出售,广州甚至对市区个别异常高价的住宅项目采取限售措施。

 

  “上海决不会放松政策,要继续加大执行检查力度,目前也不会有新的政策调整。”上海市住房保障与房屋管理局局长刘海生日前表示,近年以来国家和上海市多次强调要严格执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总体看,调控取得积极成效,市场运行符合预期。目前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仍然处于关键时期,上海将继续严格执行住房的限购调控措施,巩固调控成果,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调控政策不会放松房价明年暴涨说纯属博眼球 今年下半年以来,沉寂已久的房地产市场终于止跌回暖,各地楼市在刚性需求的带动下成交量普遍上升,房价呈现企稳态势。然而,楼市传统的金九银十今年并未出现,在楼市尚未全面回暖之际,市场悄然出现明年房价将会出
/zdh/images/defaultpic.gif
人民日报:房价基本稳定“明年暴涨”纯属博眼球-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中地会观察 > 正文

人民日报:房价基本稳定“明年暴涨”纯属博眼球

2012-10-19 | 人民网-人民日报

我要分享 ▼

 

     调控政策不会放松“房价明年暴涨说”纯属博眼球

 

  今年下半年以来,沉寂已久的房地产市场终于止跌回暖,各地楼市在刚性需求的带动下成交量普遍上升,房价呈现企稳态势。然而,楼市传统的“金九银十”今年并未出现,在楼市尚未全面回暖之际,市场悄然出现“明年房价将会出现暴涨”的观点。对此,专家认为,在调控政策的持续作用下,当前房地产市场整体呈现平稳态势,限购政策短期内不会松动,未来楼市也不会出现暴涨暴跌。

 

  房价基本不涨不跌了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了9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数据显示,70个大中城市中,新房市场与上月相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24个,持平的城市有15个,上涨的城市有31个。环比价格上涨的城市中,涨幅均未超过0.4%。二手房市场与上月相比,价格下降的城市有18个,持平的城市有17个,上涨的城市有35个。环比价格上涨的城市中,涨幅均未超过0.7%。

 

  对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从数据来看,当前房地产市场总体稳定,房价延续了稳中有降的趋势。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会长聂梅生也认为,最近几个月价格的环比涨幅都非常小,而同比还是比去年低。无论是从销售量还是价格,楼市都处在止跌以后筑底并逐渐恢复的阶段。从去年12月份至今年3月份急速下滑,到今年的6月份楼市量价开始止跌触底,可以看出房地产市场正趋于稳定,并逐渐恢复。

 

  “随着8月份以来住宅成交量的持续下降,楼市价格正趋于稳定。”业内人士表示,虽然9月份总体上涨的城市依然超过下跌的城市,但数量在进一步减少。总体上看,9月份房价环比上涨0.02%,涨幅比上个月进一步收窄,房价已基本不涨不跌了。

难以出现大幅上涨

 

  尽管相比于上半年,楼市成交量回升明显,房价持续下跌的趋势也得到好转,但就此认为楼市明年将会出现暴涨的言论仍缺乏依据。事实上,从统计数据中不难看出,尽管楼市销售量和房企资金状况持续向好,但是房地产投资、景气指数都有所下挫。9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94.39,比上月回落0.25点,再创新低。

 

  “中国房价绝不会暴涨,缓慢且温和上涨将成为主流。所谓房价会暴涨纯粹是为了博眼球。”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认为,全国楼市虽然经过第二季度的回暖,但基本面并没有出现较大变化,宏观调控依旧,限购等政策依然把握着开发商的命脉,房价暴涨没有可能性。

 

  “房价不可能大幅反弹。”业内人士认为,尽管通胀对楼市尤其是房价上升有一定推动作用。但房价尚不具备全面反弹条件:一是政策仍然从紧,投资投机需求受抑,光靠刚性需求,掀不起大风浪;二是开发商存货偏高,虽然总体库存有所下滑,但仍在历史高位盘整,房企还是得跑量;三是开发商资金偏紧,少数大企业资金明显缓解,众多中小房企依然资金紧张,这些因素都不支持房价暴涨论。

限购政策不会轻言退出

 

  事实上,始终未有放松迹象的调控政策仍然是遏制房价上涨的“紧箍咒”。在7月份部分地区楼市出现迅速上涨势头之后,调控政策率先在土地市场做出反应。9月份,北京市国土局宣布暂停10宗地块出让,上海也叫停了一处土地的出售,广州甚至对市区个别异常高价的住宅项目采取限售措施。

 

  “上海决不会放松政策,要继续加大执行检查力度,目前也不会有新的政策调整。”上海市住房保障与房屋管理局局长刘海生日前表示,近年以来国家和上海市多次强调要严格执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总体看,调控取得积极成效,市场运行符合预期。目前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仍然处于关键时期,上海将继续严格执行住房的限购调控措施,巩固调控成果,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分隔线----------------------------
  • 上一篇:新一轮土地升温的秘密:资本涌动
  • 下一篇:陈重:未来一二十年中国城镇化仍将较快发展
------分隔线----------------------------

相关阅读

·9 月份广东房市持续承压 多地触及年内成交低点   24-11-20
·上半年超五成上市房企亏损 近七成销售额降超 40%   24-11-20
·8 月份广佛等 7 市成交环比降超 20% 5 市同比正增长    24-09-04
·7 月份广东多数城市成交环比回落 12 个楼盘成交超万平   24-09-04
·上半年广东省经营性用地出让金同比降73%   24-07-19
热点内容
  • 龙头房企业绩逆市飘红发出什么信号
  • 业内称楼市“政策底”渐近
  • 人口普查数据隐藏楼市密码
  • 警惕保障房建设“一边缺钱一边挪用”
  • 不能降不敢降 解读通州楼市的尴尬困局
  • 2012:避风三四线
  • 保障房赶工别落入进度陷阱
  • 首个国土空间规划出炉 恐加剧地方利益
  • 呼声急 保障房建设为何“水不激鱼不跳
  • 楼市限购与其一味严不如先治乱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