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房建设“三个确保”贵在落实-中地会
首页 > 中地会观察 >

保障房建设“三个确保”贵在落实

中华工商时报  2011年07月25日

 

  消费启动尚需时日,短期内难以指望上;投资受房地产调控等因素影响也在下降。特别是房地产调控持续发力,对一贯依赖于其拉动GDP增长造成不小冲击。为了防止各种因素叠加对经济产生大的影响,特别是弥补房地产市场萎靡给经济带来的影响,大力加快建设保障性住房就显得异常重要。

 

  7月20日,李克强同省部级领导干部住房保障与房地产市场调控专题研讨班学员进行座谈时强调,住房保障工作今年要做到“三个确保”:一是确保开工建设千万套保障房落到实处;二是确保建设质量;三是确保分配公平。

 

  今年以来楼市调控持续发力,实际效果已经开始显露。虽然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大多数城市房价还在上涨,但是,滞涨甚至下降城市在增多,涨幅在大大缩小。笔者相信只要保障房建设进度加快、中小户型中低价位住房结构大幅提高、抑制投资投机不合理需求不放松、税收信贷调控手段不松懈,那么,我相信房价一定会很快出现实质性拐点、走向下降通道。这其中,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关键的关键。

 

  从住房市场本身来讲,保障性住房的保障性是第一位的。保障房是专门面向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托底房”,着力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保障房建设有利于整个住房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抑制高房价。

 

  必须从更高的高度来认识保障房建设工作。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是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实践,要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把保障房建设这项重大民生和发展工程办实办好。保障房是重大民生工程,很好理解。把保障房作为发展工程,对于当前宏观经济状况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经济正在面临回调态势。汇丰21日公布7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报48.9,是2010年7月以来首次跌穿50,跌至28个月以来最低水平。意味着中国经济活动已进入萎缩通道。原因非常复杂,出口大幅下降,对经济拉动持续为负值;消费启动尚需时日,短期内难以指望上;投资受房地产调控等因素影响也在下降。特别是房地产调控持续发力,对一贯依赖于其拉动GDP增长造成不小冲击。为了防止各种因素叠加对经济产生大的影响,特别是弥补房地产市场萎靡给经济带来的影响,大力加快建设保障性住房就显得异常重要。其可以递补上房地产市场萎靡对经济减弱的拉动力。因此,必须把保障房当做发展工程加快建设好。

 

  确保今年1000万套保障房开工建设非常重要,必须落到实处。这是改善民生和推动发展的“硬任务”,也是艰巨的任务,必须不折不扣、实实在在地加以推进。确保建设质量是保障房建设的“硬杠杠”,关键在于落实终身责任追究,全程监督监理。确保分配公平是住房保障的“生命线”,关键在于坚持阳光操作。李克强副总理严厉指出,绝不允许搞“权力房”。可谓发聩振聋。这“三个确保”要全面推进,务求实效。

 

  中国人口众多,住房市场发展必须按照中国特色前行,实行怎样的住房制度也必须“摸着石头过河”。可喜的是,经过几年探索和争论一个“政府保障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住房供给体系”轮廓越来越清晰。只要矢志不渝抓下去,我们有理由相信,百姓住有所居、安居乐业的梦想可以期待!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 粤ICP备2021120759号-2 中地会版权所有
消费启动尚需时日,短期内难以指望上;投资受房地产调控等因素影响也在下降。特别是房地产调控持续发力,对一贯依赖于其拉动GDP增长造成不小冲击。为了防止各种因素叠加对经济产生大的影响,特别是弥补房地产市场萎靡给经济带来的影响,大力加快建设保障性住
/zdh/images/defaultpic.gif
保障房建设“三个确保”贵在落实-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要闻要点
  • 理事动态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政策发文
  • 专家顾问
  • 领导讲话
  • 历届20强
  • 历届10强
  • 媒体热评
  • 权威观点
  • 高层决策
  • 数据报告
首页 > 中地会观察 > 正文

保障房建设“三个确保”贵在落实

2011-07-25 | 中华工商时报

我要分享 ▼

 

  消费启动尚需时日,短期内难以指望上;投资受房地产调控等因素影响也在下降。特别是房地产调控持续发力,对一贯依赖于其拉动GDP增长造成不小冲击。为了防止各种因素叠加对经济产生大的影响,特别是弥补房地产市场萎靡给经济带来的影响,大力加快建设保障性住房就显得异常重要。

 

  7月20日,李克强同省部级领导干部住房保障与房地产市场调控专题研讨班学员进行座谈时强调,住房保障工作今年要做到“三个确保”:一是确保开工建设千万套保障房落到实处;二是确保建设质量;三是确保分配公平。

 

  今年以来楼市调控持续发力,实际效果已经开始显露。虽然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大多数城市房价还在上涨,但是,滞涨甚至下降城市在增多,涨幅在大大缩小。笔者相信只要保障房建设进度加快、中小户型中低价位住房结构大幅提高、抑制投资投机不合理需求不放松、税收信贷调控手段不松懈,那么,我相信房价一定会很快出现实质性拐点、走向下降通道。这其中,保障性住房建设是关键的关键。

 

  从住房市场本身来讲,保障性住房的保障性是第一位的。保障房是专门面向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托底房”,着力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保障房建设有利于整个住房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抑制高房价。

 

  必须从更高的高度来认识保障房建设工作。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是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实践,要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把保障房建设这项重大民生和发展工程办实办好。保障房是重大民生工程,很好理解。把保障房作为发展工程,对于当前宏观经济状况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目前,我国经济正在面临回调态势。汇丰21日公布7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报48.9,是2010年7月以来首次跌穿50,跌至28个月以来最低水平。意味着中国经济活动已进入萎缩通道。原因非常复杂,出口大幅下降,对经济拉动持续为负值;消费启动尚需时日,短期内难以指望上;投资受房地产调控等因素影响也在下降。特别是房地产调控持续发力,对一贯依赖于其拉动GDP增长造成不小冲击。为了防止各种因素叠加对经济产生大的影响,特别是弥补房地产市场萎靡给经济带来的影响,大力加快建设保障性住房就显得异常重要。其可以递补上房地产市场萎靡对经济减弱的拉动力。因此,必须把保障房当做发展工程加快建设好。

 

  确保今年1000万套保障房开工建设非常重要,必须落到实处。这是改善民生和推动发展的“硬任务”,也是艰巨的任务,必须不折不扣、实实在在地加以推进。确保建设质量是保障房建设的“硬杠杠”,关键在于落实终身责任追究,全程监督监理。确保分配公平是住房保障的“生命线”,关键在于坚持阳光操作。李克强副总理严厉指出,绝不允许搞“权力房”。可谓发聩振聋。这“三个确保”要全面推进,务求实效。

 

  中国人口众多,住房市场发展必须按照中国特色前行,实行怎样的住房制度也必须“摸着石头过河”。可喜的是,经过几年探索和争论一个“政府保障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住房供给体系”轮廓越来越清晰。只要矢志不渝抓下去,我们有理由相信,百姓住有所居、安居乐业的梦想可以期待!

------分隔线----------------------------
  • 上一篇:高层对调控频发声 楼市深度降温是大概率事件
  • 下一篇:限购令杀掉楼市“骄气”
  • 收藏
  • 挑错
  • 推荐
  • 打印
------分隔线----------------------------

相关阅读

·销售放缓 5月份32家上市房企销售额同比降4.93%   23-06-15
·“五一”广东住宅销售:广深莞等严峻 惠州云浮等良好   23-05-16
·3月广东主要城市住宅销售向好 广佛成交超百万平   23-05-04
·前2月28家上市房企成功发债 加权平均成本3.27%   23-03-31
·2月市场回暖 40家上市房企销售额平均同比增15%   23-03-16
热点内容
  • 龙头房企业绩逆市飘红发出什么信号
  • 业内称楼市“政策底”渐近
  • 人口普查数据隐藏楼市密码
  • 警惕保障房建设“一边缺钱一边挪用”
  • 不能降不敢降 解读通州楼市的尴尬困局
  • 2012:避风三四线
  • 保障房赶工别落入进度陷阱
  • 首个国土空间规划出炉 恐加剧地方利益
  • 呼声急 保障房建设为何“水不激鱼不跳
  • 楼市限购与其一味严不如先治乱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1120759号-2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