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伟称,正确的调控思路是,油门和刹车都同等重要,相互协调。不管经济发展快慢,房地产市场投资性需求都是客观存在的。当前中国的经济是需要保持速度还是需要降温,这是政府决定的。房地产调控这么多年,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房地产市场、房地产投资,还没有答案。
也有不同的声音。
一位业内人士判断,调控不会只是阶段性的。即使限购令是阶段性的,但如果限购令取消,一定还有别的政策出台。
前述业内人士认为,将来,会用房产税这种市场化的手段来替换限购令这种行政化的手段。“让房产税去打击三套以上(包含三套)房子,税率依次递增,从现有的0.4%、0.6%上调至个位数甚至更高。”
开发商自有资金的博弈
对那些全国布局的开发商而言,现在需要做的是,开始考虑应对策略。
上海实业城市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战略投资中心总经理王亚民认为,各开发企业会根据自己的资金面安排应对。国有企业本来就比较稳,机会合适的话,想在低潮时找一些优质资源做一些收购储备。“资金链不厚实、产品没特色的小开发商,在市场中就撑不住了。”
宁波银亿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营销总监王士章称,大部分开发商都还定位于一二线城市,因为三四线城市成长空间很小,利润很薄。现在,还是看投资机会,项目利润率是不是够,利润率够就拿,不够就不拿。
在融资受限、银根缩紧的背景下,上海中原地产研究咨询总监宋会雍判断,未来将是开发商自有资金的博弈。如果说将来房价的下跌速度快过销售速度,只要资金在,就可以捡别人的项目来填补。
宋会雍也认为,调控一旦深入,必然有一部分企业离场。现在很多企业资金链还没断裂,要收购一定要等到它断了,政策还得延期一年,“未来两三年,房价跌一半是有可能的。所以也足够开发企业调整。”
住房供大于求?
支持房价下跌的因素之一,是高企的住宅库存。
渣打银行15日发布的房地产市场报告显示,2011年下半年将会出现的房屋供给过剩感到担忧。报告估算,到今年末,35个主要城市新房库存将达3700万平方米,相当于7个月的销量。当前的库存水平已约相当于3个月销量,大致与2008年、2009年房地产市场陷入低谷时的库存量持平。“库存问题主要集中在二线城市”。
21世纪不动产截至17日的统计显示,上海市新房存量面积约为865万平方米。21世纪不动产分析师罗寅申称,按6月份成交水平估算,这一存量够近11个月消化。
克而瑞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北京市商品住宅新房库存面积已达1155万平方米。克而瑞分析师周浩结称,如果按照近3个月的平均消化水平,这一存量大概需要近23个月才能完全消化,“市场供大于求趋势渐显”。
但华伟则对“供大于求”一说存疑,行政限制需求,成交量低不是需求量下降,而是可供给有效房源的下降。
华伟认为,限制需求越久,最终市场的反击力度就越大。“要么出现房价大幅度反弹,要么出现中国经济硬着陆”,“房价管住,成交管住,钞票不管住,物价怎么管得住?把调控房价的所有理由换成猪肉和钢材,不是一样么?” |
限购扩散之后:房价要跌一半?(2)
2011-07-19 | 《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