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开发商在申报时将价格抬高,而后通过“特价房”形式对外缓慢推出。广州某楼盘对外宣称均价每平方米25000元,但销售时采取每次推出10套“特价房”,强调是阶段性促销,实际售价为每平方米22000元。
据21世纪不动产上海区域市场中心统计显示,1至3月上半月获得预售证开盘销售的所有55个新建商品住宅项目中,共计有27个项目在3月成交均价低于之前预售证报价,占总量的49%。此类项目多为位于嘉定、金山、宝山、浦东的外郊环楼盘。
联达四方房地产经纪公司董事长杨少锋指出,北京执行这个政策之后绝大部分项目所采取的做法是,把价格报得比较高一点,然后往下降。所以有时会看到一些项目折扣的空间非常大。
链家地产首席分析师张月表示,北京关于“一房一价”的细则对于新建商品房项目价格调整的周期、可调整的幅度等没有进行相应的规定,略有欠缺。企业是否执行到位、“一房一价”的价格是否真实等都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
尽管“一房一价”遭遇执行难,不少地方还在加强政策执行力度。“五一”假期之前,深圳市相关部门召集全市19家房地产开发商和7家地产中介召开告诫会,5月1日起将对全市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发现违规者,最高要被罚500万元。
“拐点”尚未到来
鉴于“五一”假期期间楼市僵持状态,虽有业内人士预测二季度房价有望迎来拐点,但目前市场种种迹象表明,开发商似乎仍然底气十足,在消费者与开发商的博弈和僵持之中,消费者显然有些沉不住气。
从一季度房企销售情况看,销售回款依然大幅增长。万科销售数据显示,一季度万科累计实现销售面积303.8万平方米,销售金额355.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销售面积和金额分别增长145%和135%。保利地产一季度业绩出现大幅增长。1-3月实现签约面积132.0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实现签约金额140.15亿元,同比增长72.39%。金地集团4月9日发布的业绩显示,金地一季度累计实现签约面积26.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4.6%;累计签约金额37.2亿元,同比增长82.4%。
从目前上市房企发布的一季报也不难发现,房企手持的货币资金总额远远超过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流动负债之和,短期偿债压力并不大。尽管国内银行信贷和再融资收紧,大量房企还可以通过境外融资获得巨额资金,除了境外增发融资,还包括在境外发行美元和人民币债券、优先票据以及短期融资券等,对冲国内信贷紧缩的效果。
业内人士指出,二季度房价难言“拐点”,出现真正的“拐点”根本上还是要依靠货币政策的紧缩力度,针对楼市的直接调控政策,只能起到辅助和催化作用。虽然央行已多次上调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但目前流动性的“拐点”尚未出现。只有流动性真正开始收紧,楼市“拐点”才能真正到来。 |
买卖双方拉锯 楼市难言拐点(2)
2011-05-03 | 中国证券报
- 上一篇:住房价格上涨原因剖析
- 下一篇:我国千万套保障房建设追踪:资金筹集仍是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