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出台建筑物、住宅区取名“规范”-中地会
中地会 > 政策发文 >

惠州出台建筑物、住宅区取名“规范”

南方日报  2015年08月26日

  “某某大厦”、“某某花园”、“某某山庄”、“某某城”,对于身边五花八门的建筑物和住宅区名称,多数市民已司空见惯。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类地名不是想怎么叫就能怎么叫,并不是随便盖个楼就可以自称“大厦”,也不是所有的露天公共场地都能取名“广场”,而是要符合相应的规格标准。

 

  近日,惠州市政府以第93号政府令的形式出台了《惠州市地名管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记者了解到,此次发布的新版《办法》,是因为2010年1月26日发布实施该办法已经过了5年的有效期,需要进行重新修订。其中对建筑物、住宅区等通名的规格作出了明确要求,多类建筑命名提高了相应标准。高度在20层以上或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的高层或大型楼宇,才能取名叫“某某大厦”,而此前的规定对楼高的要求在18层以上。

 

有啥新变化?

占地4平方公里以上才能叫“城”

 

  记者对比发现,新修订出台的《办法》的主要变化在于关于建筑物、住宅区的通名规格和要求提高了标准。以“城”为例,新《办法》规定,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以上的住宅区、大型商贸建筑群才能命名为“城”,而此前的标准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

 

  其中还规定,“大厦”指高度20层以上,或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的高层或大型楼宇。而此前使用“大厦”作通名的只须高度达到18层以上,或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或总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的高层或大型楼宇。这意味着,如今要命名为“某某大厦”、“某某购物城”比以前更难了。

 

  据介绍,要命名为“花园”,则须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或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绿地和休闲地面积占整个用地面积35%以上的多草地和人工景点的住宅区。“别墅”则要求为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容积率小于0.5,覆盖率小于25%,花圃、草坪面积大于建筑占地面积,位处市郊的低层低密度高级住宅区。

 

  小区不靠着山,则不能取名叫“山庄”。《办法》明确,“山庄”是指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容积率小于0.5,覆盖率小于25%,花圃、草坪面积大于建筑占地面积,依山而建的以低层建筑为主的低密度高级住宅区。

 

  此外,“广场”是指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或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四周由道路围成相对完整,且有整块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的露天公共场地(不包括停车场)的综合商贸建筑。

 

为何要调整?

提高标准是依据国家和省相关规定

 

  为什么作出此类规定,对一些条款进行修订是否有依据支撑?记者从市政府方面了解到,制定该《办法》是为规范惠州的地名管理,适应城乡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根据国务院、民政部和广东省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惠州实际而制定的。

 

  据介绍,之所以对一些建筑物、住宅区的通名规格提高了标准,主要是依据《广东省建筑物住宅区名称管理规定》等上级相关规定。例如,对于“大厦”和“城”的命名界定标准,是来自《广东省建筑物住宅区名称管理规定》中针对大城市作出的具体要求。而在2014年10月国务院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后,惠州被划为“大城市”,因而在此次新修订的版本中,选取了大城市的标准。此外,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变迁,对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记者查阅发现,惠州的这一做法并非孤例。其实,很多城市也都运用了此标准。例如,与惠州相邻的东莞早在2009年就作出规定,东莞市“大厦”通名使用标准,为市区(含莞城、东城、南城、万江)高度20层以上或总建筑3万平方米以上,其它各镇高度15层以上或总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的高层或大型楼宇。

 

有何奖惩措施?

擅自更改地名最高可罚款1万元

 

  地名管理是一件严肃的事,《办法》还明确了奖惩措施。其中明确,对在地名管理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或个人,由市、县(区)人民政府或地名主管部门给予表扬。对违反该办法规定的,由市、县区地名主管部门依照《广东省地名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的规定给予处罚。

 

  按规定,擅自对地名进行命名、更名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法撤销其名称,并处以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公开使用未经批准的地名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违反规定书写地名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此外,未经地名主管部门审核擅自出版与地名有关的各类图(册)的,责令限期补办手续,逾期不补办的,处以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未使用标准地名,情节严重的,责令其停止出版和发行,没收出版物,并可处以出版所得2至3倍罚款;

 

  据介绍,擅自涂改、玷污、遮挡、损坏和移动地名标志的,也要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

 

  另外,地名管理工作人员如果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要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部门声音:

不合规范地名将调整

 

  惠州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科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正在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时间为2014—2018年。惠州去年底启动普查,今年上半年又开了动员会,目前地名普查工作正在进行中。普查后,将对不符合此次出台的管理办法的地名,会统计上报市政府,征求公众意见,然后进行调整更正。

 

  “以前有些地名很混乱,比如说云山路此前有个4层的楼也叫‘大厦’,水口的一些路只有一两公里,宽十几米也叫‘大道’,这些都是不符合规定的。”该负责人说,地名普查的工作比较复杂,需要几年的时间来完成,由于涉及到行政区划等历史原因,惠州的地名普查更加复杂,预计2018年可以普查完毕。

 

  对于不符合《办法》规定的“违规地名”,该负责人表示,有些是由于历史原因,或者地方习俗的因素,要真正进行修改、规范化,还要报市政府下发意见,并要征求公众意见。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某某大厦、某某花园、某某山庄、某某城,对于身边五花八门的建筑物和住宅区名称,多数市民已司空见惯。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类地名不是想怎么叫就能怎么叫,并不是随便盖个楼就可以自称大厦,也不是所有的露天公共场地都能取名广场,而是要符合相应的
/zdh/images/defaultpic.gif
惠州出台建筑物、住宅区取名“规范”-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政策发文 > 正文

惠州出台建筑物、住宅区取名“规范”

2015-08-26 | 南方日报

我要分享 ▼

  “某某大厦”、“某某花园”、“某某山庄”、“某某城”,对于身边五花八门的建筑物和住宅区名称,多数市民已司空见惯。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类地名不是想怎么叫就能怎么叫,并不是随便盖个楼就可以自称“大厦”,也不是所有的露天公共场地都能取名“广场”,而是要符合相应的规格标准。

 

  近日,惠州市政府以第93号政府令的形式出台了《惠州市地名管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记者了解到,此次发布的新版《办法》,是因为2010年1月26日发布实施该办法已经过了5年的有效期,需要进行重新修订。其中对建筑物、住宅区等通名的规格作出了明确要求,多类建筑命名提高了相应标准。高度在20层以上或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的高层或大型楼宇,才能取名叫“某某大厦”,而此前的规定对楼高的要求在18层以上。

 

有啥新变化?

占地4平方公里以上才能叫“城”

 

  记者对比发现,新修订出台的《办法》的主要变化在于关于建筑物、住宅区的通名规格和要求提高了标准。以“城”为例,新《办法》规定,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以上的住宅区、大型商贸建筑群才能命名为“城”,而此前的标准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

 

  其中还规定,“大厦”指高度20层以上,或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的高层或大型楼宇。而此前使用“大厦”作通名的只须高度达到18层以上,或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或总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的高层或大型楼宇。这意味着,如今要命名为“某某大厦”、“某某购物城”比以前更难了。

 

  据介绍,要命名为“花园”,则须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或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绿地和休闲地面积占整个用地面积35%以上的多草地和人工景点的住宅区。“别墅”则要求为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容积率小于0.5,覆盖率小于25%,花圃、草坪面积大于建筑占地面积,位处市郊的低层低密度高级住宅区。

 

  小区不靠着山,则不能取名叫“山庄”。《办法》明确,“山庄”是指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容积率小于0.5,覆盖率小于25%,花圃、草坪面积大于建筑占地面积,依山而建的以低层建筑为主的低密度高级住宅区。

 

  此外,“广场”是指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或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四周由道路围成相对完整,且有整块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的露天公共场地(不包括停车场)的综合商贸建筑。

 

为何要调整?

提高标准是依据国家和省相关规定

 

  为什么作出此类规定,对一些条款进行修订是否有依据支撑?记者从市政府方面了解到,制定该《办法》是为规范惠州的地名管理,适应城乡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根据国务院、民政部和广东省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惠州实际而制定的。

 

  据介绍,之所以对一些建筑物、住宅区的通名规格提高了标准,主要是依据《广东省建筑物住宅区名称管理规定》等上级相关规定。例如,对于“大厦”和“城”的命名界定标准,是来自《广东省建筑物住宅区名称管理规定》中针对大城市作出的具体要求。而在2014年10月国务院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后,惠州被划为“大城市”,因而在此次新修订的版本中,选取了大城市的标准。此外,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变迁,对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记者查阅发现,惠州的这一做法并非孤例。其实,很多城市也都运用了此标准。例如,与惠州相邻的东莞早在2009年就作出规定,东莞市“大厦”通名使用标准,为市区(含莞城、东城、南城、万江)高度20层以上或总建筑3万平方米以上,其它各镇高度15层以上或总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的高层或大型楼宇。

 

有何奖惩措施?

擅自更改地名最高可罚款1万元

 

  地名管理是一件严肃的事,《办法》还明确了奖惩措施。其中明确,对在地名管理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或个人,由市、县(区)人民政府或地名主管部门给予表扬。对违反该办法规定的,由市、县区地名主管部门依照《广东省地名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的规定给予处罚。

 

  按规定,擅自对地名进行命名、更名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法撤销其名称,并处以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公开使用未经批准的地名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违反规定书写地名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此外,未经地名主管部门审核擅自出版与地名有关的各类图(册)的,责令限期补办手续,逾期不补办的,处以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未使用标准地名,情节严重的,责令其停止出版和发行,没收出版物,并可处以出版所得2至3倍罚款;

 

  据介绍,擅自涂改、玷污、遮挡、损坏和移动地名标志的,也要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

 

  另外,地名管理工作人员如果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要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部门声音:

不合规范地名将调整

 

  惠州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科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正在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时间为2014—2018年。惠州去年底启动普查,今年上半年又开了动员会,目前地名普查工作正在进行中。普查后,将对不符合此次出台的管理办法的地名,会统计上报市政府,征求公众意见,然后进行调整更正。

 

  “以前有些地名很混乱,比如说云山路此前有个4层的楼也叫‘大厦’,水口的一些路只有一两公里,宽十几米也叫‘大道’,这些都是不符合规定的。”该负责人说,地名普查的工作比较复杂,需要几年的时间来完成,由于涉及到行政区划等历史原因,惠州的地名普查更加复杂,预计2018年可以普查完毕。

 

  对于不符合《办法》规定的“违规地名”,该负责人表示,有些是由于历史原因,或者地方习俗的因素,要真正进行修改、规范化,还要报市政府下发意见,并要征求公众意见。

------分隔线----------------------------
  • 上一篇:地方政府举债将实行限额管理
  • 下一篇:南京市民购房可申请公转商贴息贷款
------分隔线----------------------------

相关阅读

·广州调高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   24-04-18
·郑州探索住房以旧换新交易新模式   24-04-18
·广州旧村改造实施细则征求意见 鼓励房票安置   24-04-03
·北京不再限制离异购房   24-04-03
·深圳安居型商品房拟满十年可上市交易   24-03-18
热点内容
  • 北京住建委:近期调整普宅标准
  • 外资行房贷利率纷纷上调 存款利率高过
  • 北京住保办:廉租户年度复核已启动
  • 国资委:央企积极参与保障房建设
  • 多部门发“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若
  • 广东出台保障房改革方案 拟设公租房融
  • 广州新住房保障制度明年实施
  • 武汉经适房按地段实行最高限价
  • 北京新购经适房拟禁止上市交易 只能由
  • 北京拟禁止经适房自行买卖 想转让只能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