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布最严产业禁限目录 京外央企总部进京有门槛-中地会
中地会 > 政策发文 >

北京公布最严产业禁限目录 京外央企总部进京有门槛

北京商报  2015年08月25日

 

  在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需求愈发强烈之时,北京市对外公布了一版较以往更为严格的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昨日,北京市发改委举行新闻通气会,详细解读了已公布的《北京市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2015年版)》(以下简称《目录》)的执行情况和特点。会议透露,本次修订共涉及大类25项,中类148项,小类403项,修订幅度之大,涵盖面之广均超过2014版《目录》。同时,在业内看来,这也是北京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一项重大举措。

 

  城六区首成禁限主阵地

 

  据悉,2014版《目录》制定时采用的是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这四类功能区的划分。而2015版《目录》则首次将城六区(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作为一个区域来实施统一的禁限措施。

 

  市发改委副主任蒋力歌表示,城六区目前普遍存在着功能过多、人口聚集、交通拥堵等突出问题,是大城市病最为集中的区域。有资料显示,城六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的70%,常住人口占全市的59%。全市88家三级医院中,有67家集中在城六区,89所在京高校中有64所整体或部分集聚在城六区。

 

  新版的《目录》就严格控制了增量资源在城六区聚集,重点对制造业、教育、卫生、社会团体、餐饮等领域进一步加大禁限力度。比如在卫生领域,东、西城将不再批准建立设置床位的医疗机构,同时也不再批准增加医疗机构床位总量和建设规模。而在餐饮领域,城六区也将禁止新的商家和店铺利用地下空间从事商业性经营。

 

  在被问及东、西城不再新增医疗机构床位的禁限条目是否会波及到养老产业时,北京市卫计委医政医管处处长路明解释称,目前东、西城的养老机构中不增加设床的医疗机构已经能够满足养老需求,与此同时,北京的养老机构目前正在外迁,核心城区不再新建也符合整体的规划。

 

  此外,城六区的禁限范围与以往相比也有所扩大。具体来看,东城区、西城区禁限的小类占全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比例已经由2014版《目录》的67%上升到79%。而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四区相应的比例则由42%上升到79%,增加幅度在北京四类功能区中首屈一指。

 

  近八成制造业小类被拒

 

  2015版《目录》中,在产业方面的禁限更加针对非首都功能。蒋力歌介绍道,在2014版《目录》中,全市都需要执行禁限的制造业小类有242个,占制造业小类总和的45%;而在新版《目录》中,全市都需要执行禁限的制造业小类增加到416个,占比达到了78%。“从不及一半到将近八成,新版《目录》对于制造业中一般制造业和高端制造业中比较优势不突出的生产加工环节加大了禁限力度。”蒋力歌表示。

 

  “比如在通用设备制造业方面,去年的《目录》只禁限了几条,而今年相关的禁限条目一下就超过了40条。除此之外,在电气机械制造和专用设备制造等方面的禁限条目增幅也十分明显。”蒋力歌详细解释道。

 

  另外,区域性批发市场、物流基地同样也被列入了2015版《目录》的禁限名单之中。新版《目录》明确规定,禁止新建和扩建商品交易市场设施、未列入相关规划的区域性物流中心,禁止新设从事商品交易市场经营管理活动的市场主体。蒋力歌认为,这实质上是从经营设施和经营主体两头下手,全面把住了区域性批发市场新增的源头。

 

  实际上,从去年起北京就已经陆续地在清退一部分商品交易和批发市场。据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2015年上半年,北京全市共减少了121个商品交易市场,减少出租摊位2.1万个。其中具有规模小、效益差、聚人流且不易管理等特点的亿元以下市场共撤销了110个。而北京清退的121个商品交易市场中,超过七成都分布在城六区,其中,海淀区的疏解力度最大,共疏解了36个市场。

 

  从数据来看,北京在持续加大对商品交易和批发市场的清退力度,对于市民“担心菜市场不让建了,生活成本会提高”的种种担忧,蒋力歌表示,北京对于符合规定、市民所需的商品和农贸市场不会一刀切,目前清退的只是那些不符合规定、管理秩序混乱、效益差的商品和农贸市场。

 

  京外央企总部进京有门槛

 

  一份公开数据显示,北京已成拥有世界500强企业全球总部最多的城市,目前,全球总部设在北京的世界500强企业已经达到数十家,而央企、市属国企、大型民企和跨国公司等也已纷纷将总部落户北京。

 

  新版《目录》对于京外央企总部进京也设立了不同程度的门槛。新版《目录》明确规定,全市禁止京外中央企业总部新迁入,城六区严控其他总部企业新迁入或新设立,此外,还禁止新设立或新迁入市属行政事业单位和非紧密型行政辅助服务功能等等。

 

  这就意味着,未来不仅央企无法在北京新设总部,包括服务中心、信息中心、行业协会、研究院所、培训机构、学术类社团、报社、出版社、杂志社等在内的多种机构同样无法“进京”。

 

  首经贸产业经济研究所教授陈及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企业总部迁入北京势必会带来更多的人口,汇集更多的交易,更容易造成人员密集、交通拥堵等问题,这与北京正在进行的非首都功能疏解背道而驰。“北京已经坐拥了非常庞大的总部资源,重点企业的总部早就在北京扎根,再想进京的企业对北京来说可谓是可有可无。”陈及说道。

 

  但陈及也表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北京不再接纳央企总部进京,对于天津和河北来说却是一次难得的良机。对央企来说,未来京津冀三地的联动布局有望点燃新的商业机遇。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在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需求愈发强烈之时,北京市对外公布了一版较以往更为严格的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昨日,北京市发改委举行新闻通气会,详细解读了已公布的《北京市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2015年版)》(以下简称《目录》)的执行情况和特点。会议
/zdh/uploads/allimg/150825/3368-150R5091243Z8-lp.jpg
北京公布最严产业禁限目录 京外央企总部进京有门槛-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政策发文 > 正文

北京公布最严产业禁限目录 京外央企总部进京有门槛

2015-08-25 | 北京商报

我要分享 ▼

 

  在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需求愈发强烈之时,北京市对外公布了一版较以往更为严格的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昨日,北京市发改委举行新闻通气会,详细解读了已公布的《北京市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2015年版)》(以下简称《目录》)的执行情况和特点。会议透露,本次修订共涉及大类25项,中类148项,小类403项,修订幅度之大,涵盖面之广均超过2014版《目录》。同时,在业内看来,这也是北京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一项重大举措。

 

  城六区首成禁限主阵地

 

  据悉,2014版《目录》制定时采用的是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这四类功能区的划分。而2015版《目录》则首次将城六区(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作为一个区域来实施统一的禁限措施。

 

  市发改委副主任蒋力歌表示,城六区目前普遍存在着功能过多、人口聚集、交通拥堵等突出问题,是大城市病最为集中的区域。有资料显示,城六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的70%,常住人口占全市的59%。全市88家三级医院中,有67家集中在城六区,89所在京高校中有64所整体或部分集聚在城六区。

 

  新版的《目录》就严格控制了增量资源在城六区聚集,重点对制造业、教育、卫生、社会团体、餐饮等领域进一步加大禁限力度。比如在卫生领域,东、西城将不再批准建立设置床位的医疗机构,同时也不再批准增加医疗机构床位总量和建设规模。而在餐饮领域,城六区也将禁止新的商家和店铺利用地下空间从事商业性经营。

 

  在被问及东、西城不再新增医疗机构床位的禁限条目是否会波及到养老产业时,北京市卫计委医政医管处处长路明解释称,目前东、西城的养老机构中不增加设床的医疗机构已经能够满足养老需求,与此同时,北京的养老机构目前正在外迁,核心城区不再新建也符合整体的规划。

 

  此外,城六区的禁限范围与以往相比也有所扩大。具体来看,东城区、西城区禁限的小类占全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比例已经由2014版《目录》的67%上升到79%。而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四区相应的比例则由42%上升到79%,增加幅度在北京四类功能区中首屈一指。

 

  近八成制造业小类被拒

 

  2015版《目录》中,在产业方面的禁限更加针对非首都功能。蒋力歌介绍道,在2014版《目录》中,全市都需要执行禁限的制造业小类有242个,占制造业小类总和的45%;而在新版《目录》中,全市都需要执行禁限的制造业小类增加到416个,占比达到了78%。“从不及一半到将近八成,新版《目录》对于制造业中一般制造业和高端制造业中比较优势不突出的生产加工环节加大了禁限力度。”蒋力歌表示。

 

  “比如在通用设备制造业方面,去年的《目录》只禁限了几条,而今年相关的禁限条目一下就超过了40条。除此之外,在电气机械制造和专用设备制造等方面的禁限条目增幅也十分明显。”蒋力歌详细解释道。

 

  另外,区域性批发市场、物流基地同样也被列入了2015版《目录》的禁限名单之中。新版《目录》明确规定,禁止新建和扩建商品交易市场设施、未列入相关规划的区域性物流中心,禁止新设从事商品交易市场经营管理活动的市场主体。蒋力歌认为,这实质上是从经营设施和经营主体两头下手,全面把住了区域性批发市场新增的源头。

 

  实际上,从去年起北京就已经陆续地在清退一部分商品交易和批发市场。据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2015年上半年,北京全市共减少了121个商品交易市场,减少出租摊位2.1万个。其中具有规模小、效益差、聚人流且不易管理等特点的亿元以下市场共撤销了110个。而北京清退的121个商品交易市场中,超过七成都分布在城六区,其中,海淀区的疏解力度最大,共疏解了36个市场。

 

  从数据来看,北京在持续加大对商品交易和批发市场的清退力度,对于市民“担心菜市场不让建了,生活成本会提高”的种种担忧,蒋力歌表示,北京对于符合规定、市民所需的商品和农贸市场不会一刀切,目前清退的只是那些不符合规定、管理秩序混乱、效益差的商品和农贸市场。

 

  京外央企总部进京有门槛

 

  一份公开数据显示,北京已成拥有世界500强企业全球总部最多的城市,目前,全球总部设在北京的世界500强企业已经达到数十家,而央企、市属国企、大型民企和跨国公司等也已纷纷将总部落户北京。

 

  新版《目录》对于京外央企总部进京也设立了不同程度的门槛。新版《目录》明确规定,全市禁止京外中央企业总部新迁入,城六区严控其他总部企业新迁入或新设立,此外,还禁止新设立或新迁入市属行政事业单位和非紧密型行政辅助服务功能等等。

 

  这就意味着,未来不仅央企无法在北京新设总部,包括服务中心、信息中心、行业协会、研究院所、培训机构、学术类社团、报社、出版社、杂志社等在内的多种机构同样无法“进京”。

 

  首经贸产业经济研究所教授陈及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企业总部迁入北京势必会带来更多的人口,汇集更多的交易,更容易造成人员密集、交通拥堵等问题,这与北京正在进行的非首都功能疏解背道而驰。“北京已经坐拥了非常庞大的总部资源,重点企业的总部早就在北京扎根,再想进京的企业对北京来说可谓是可有可无。”陈及说道。

 

  但陈及也表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北京不再接纳央企总部进京,对于天津和河北来说却是一次难得的良机。对央企来说,未来京津冀三地的联动布局有望点燃新的商业机遇。

------分隔线----------------------------
  • 上一篇:贵阳:购房公积金余额可用于追加首付
  • 下一篇:“昆八条”利好落地 商品房预售审批条件放宽
------分隔线----------------------------

相关阅读

·广州调高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   24-04-18
·郑州探索住房以旧换新交易新模式   24-04-18
·广州旧村改造实施细则征求意见 鼓励房票安置   24-04-03
·北京不再限制离异购房   24-04-03
·深圳安居型商品房拟满十年可上市交易   24-03-18
热点内容
  • 北京住建委:近期调整普宅标准
  • 外资行房贷利率纷纷上调 存款利率高过
  • 北京住保办:廉租户年度复核已启动
  • 国资委:央企积极参与保障房建设
  • 多部门发“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若
  • 广东出台保障房改革方案 拟设公租房融
  • 广州新住房保障制度明年实施
  • 武汉经适房按地段实行最高限价
  • 北京新购经适房拟禁止上市交易 只能由
  • 北京拟禁止经适房自行买卖 想转让只能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