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致辞达沃斯提及今年中国经济政策基调-中地会
中地会 > 政策发文 >

李克强致辞达沃斯提及今年中国经济政策基调

世界经济论坛  2014年01月23日

 

  自1979年至今,世界经济论坛已连续35年在达沃斯迎接来自中国的嘉宾。与此同时,2014年世界经济论坛第八届“新领军者年会”将于今年夏天在中国天津举行。在第44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召开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世界经济论坛发来特别致辞,阐述中国经济对重塑世界格局的重要意义。

 

  新年新起点,孕育新希望。世界经济论坛作为观察世界经济的风向标和“头脑风暴”的重要平台,在世界经济出现新的积极迹象、又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形势下,当能集思广益,传递信心,贡献良策。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G20、APEC等一系列多边经济机制的成员,经济现状和走向对世界经济有重要影响。当前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稳中提质。2013年中国GDP增长率为7.7%,从全球范围看,继续保持了中高速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2.6%,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1300万,是历年最多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分别增长7%和9.3%。经济整体呈现出增长较快、物价较稳、就业扩大、收入增加的良好态势。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合作进一步扩大。去年中国的进出口额、利用外资都实现了可观的增长,其中进口总额接近2万亿美元。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也超过了900亿美元。在国际金融危机余波未平、世界经济尚待复苏和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这样一张“成绩单”来之不易,再次验证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比数据更重要的是,去年,面对世界经济不景气、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一度加大甚至国际上有人认为中国经济会“硬着陆”的情况,我们没有采取短期刺激政策,既不增加赤字,也不放松银根,而是积极有为,围绕“增活力、稳预期、促转型”,创新宏观政策调控方式,应对挑战。

 

  一是从改革开放入手,着眼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大力推动简政放权,释放改革红利。通过大量减少各级政府的审批事项、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等金融改革、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放宽市场准入等举措,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调动了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全年新登记注册私营企业达233万户,比上年增长30%。

 

  二是明确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提出把经济增长7.5%左右、新增城镇就业900万人以上作为下限,把物价上涨不超过3.5%左右作为上限。只要经济处于合理区间,就保持宏观政策稳定,主要靠结构改革、靠市场力量稳增长、促发展。这大大提振了市场信心,稳定了社会预期。下半年以来,中国PMI指数在50%的临界点以上平稳抬升。

 

  三是着力在调结构上下功夫。抓住市场潜力大、发展相对滞后的“短板”,着力加快服务业发展,连续推出促进信息、金融、养老、健康服务业等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着力推进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我们坚持以结构调整拉动内需和改善供给,坚持在扩大开放中扩大内需,继续发挥好内需的主动力作用。这些措施既利当前,更惠长远。去年,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已达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7%。

 

  中国宏观调控的创新理念与方式和形成的新经验,有助于中国经济在今后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继续拿到好成绩。而且,在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较多、国际市场对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动向异常敏感的情况下,中国稳定财政、货币政策,保持合理的流动性,向国际市场发出了明确的稳定预期的信号,这也是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负责任之举。

 

  今年中国经济政策的基调是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我认为,这与国际社会对重塑世界经济的期待是吻合的。我们将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积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在推进结构调整中更加注重提质增效升级,更加注重缩小城乡、区域这两大差距,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扩大就业、扶贫帮困,促进社会公正,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将为世界发展带来新机遇、增添新动力。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近几年世界经济在困境中复苏艰难的状况,对世界经济体系和格局的调整完善提出了许多新课题。当前虽然不少经济体复苏更加明显,但变数犹存,仍有许多不稳定因素,需要深度调整和变革。本次论坛年会以“重塑世界”为主题展开讨论,恰逢其时。

 

  重塑世界经济,重要的是构建和完善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全球经贸体系。国际社会应始终以多元、开放、包容、互惠为方向,继续维护二战后形成的国际政治秩序与世界和平环境,坚持发挥好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框架的积极作用,探索各种形式的区域贸易安排,坚决反对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我们主张,不同发展水平和阶段的经济体,应当发扬同舟共济的精神,摒弃零和博弈的做法,携手应对共同挑战。尤其是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要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双动力”和互补互利互惠的好局面,塑造合作共赢的经济全球化新格局。

 

  当前国际形势总体平稳,世界和平与发展既有新的机遇,也面临许多挑战。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为增进人类共同利益作出更多努力,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国将坚定不移向现代化目标奋进,愿继续与世界各国加强合作,推动世界经济早日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踏上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的康庄大道。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冬天举办,这也预示着春天已经不远。

 

                                                                  李克强

                                                              2014年1月22日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自1979年至今,世界经济论坛已连续35年在达沃斯迎接来自中国的嘉宾。与此同时,2014年世界经济论坛第八届新领军者年会将于今年夏天在中国天津举行。在第44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召开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世界经济论坛发来特别致辞,阐述中国
/zdh/images/defaultpic.gif
李克强致辞达沃斯提及今年中国经济政策基调-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政策发文 > 正文

李克强致辞达沃斯提及今年中国经济政策基调

2014-01-23 | 世界经济论坛

我要分享 ▼

 

  自1979年至今,世界经济论坛已连续35年在达沃斯迎接来自中国的嘉宾。与此同时,2014年世界经济论坛第八届“新领军者年会”将于今年夏天在中国天津举行。在第44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召开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世界经济论坛发来特别致辞,阐述中国经济对重塑世界格局的重要意义。

 

  新年新起点,孕育新希望。世界经济论坛作为观察世界经济的风向标和“头脑风暴”的重要平台,在世界经济出现新的积极迹象、又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形势下,当能集思广益,传递信心,贡献良策。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G20、APEC等一系列多边经济机制的成员,经济现状和走向对世界经济有重要影响。当前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稳中提质。2013年中国GDP增长率为7.7%,从全球范围看,继续保持了中高速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2.6%,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1300万,是历年最多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分别增长7%和9.3%。经济整体呈现出增长较快、物价较稳、就业扩大、收入增加的良好态势。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合作进一步扩大。去年中国的进出口额、利用外资都实现了可观的增长,其中进口总额接近2万亿美元。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也超过了900亿美元。在国际金融危机余波未平、世界经济尚待复苏和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这样一张“成绩单”来之不易,再次验证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比数据更重要的是,去年,面对世界经济不景气、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一度加大甚至国际上有人认为中国经济会“硬着陆”的情况,我们没有采取短期刺激政策,既不增加赤字,也不放松银根,而是积极有为,围绕“增活力、稳预期、促转型”,创新宏观政策调控方式,应对挑战。

 

  一是从改革开放入手,着眼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大力推动简政放权,释放改革红利。通过大量减少各级政府的审批事项、推进贷款利率市场化等金融改革、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探索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放宽市场准入等举措,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经济发展内生动力,调动了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全年新登记注册私营企业达233万户,比上年增长30%。

 

  二是明确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提出把经济增长7.5%左右、新增城镇就业900万人以上作为下限,把物价上涨不超过3.5%左右作为上限。只要经济处于合理区间,就保持宏观政策稳定,主要靠结构改革、靠市场力量稳增长、促发展。这大大提振了市场信心,稳定了社会预期。下半年以来,中国PMI指数在50%的临界点以上平稳抬升。

 

  三是着力在调结构上下功夫。抓住市场潜力大、发展相对滞后的“短板”,着力加快服务业发展,连续推出促进信息、金融、养老、健康服务业等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着力推进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我们坚持以结构调整拉动内需和改善供给,坚持在扩大开放中扩大内需,继续发挥好内需的主动力作用。这些措施既利当前,更惠长远。去年,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已达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7%。

 

  中国宏观调控的创新理念与方式和形成的新经验,有助于中国经济在今后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继续拿到好成绩。而且,在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较多、国际市场对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动向异常敏感的情况下,中国稳定财政、货币政策,保持合理的流动性,向国际市场发出了明确的稳定预期的信号,这也是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负责任之举。

 

  今年中国经济政策的基调是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我认为,这与国际社会对重塑世界经济的期待是吻合的。我们将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积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在推进结构调整中更加注重提质增效升级,更加注重缩小城乡、区域这两大差距,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扩大就业、扶贫帮困,促进社会公正,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将为世界发展带来新机遇、增添新动力。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近几年世界经济在困境中复苏艰难的状况,对世界经济体系和格局的调整完善提出了许多新课题。当前虽然不少经济体复苏更加明显,但变数犹存,仍有许多不稳定因素,需要深度调整和变革。本次论坛年会以“重塑世界”为主题展开讨论,恰逢其时。

 

  重塑世界经济,重要的是构建和完善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全球经贸体系。国际社会应始终以多元、开放、包容、互惠为方向,继续维护二战后形成的国际政治秩序与世界和平环境,坚持发挥好以WTO为核心的多边贸易框架的积极作用,探索各种形式的区域贸易安排,坚决反对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我们主张,不同发展水平和阶段的经济体,应当发扬同舟共济的精神,摒弃零和博弈的做法,携手应对共同挑战。尤其是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要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双动力”和互补互利互惠的好局面,塑造合作共赢的经济全球化新格局。

 

  当前国际形势总体平稳,世界和平与发展既有新的机遇,也面临许多挑战。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为增进人类共同利益作出更多努力,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国将坚定不移向现代化目标奋进,愿继续与世界各国加强合作,推动世界经济早日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踏上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的康庄大道。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冬天举办,这也预示着春天已经不远。

 

                                                                  李克强

                                                              2014年1月22日

------分隔线----------------------------
  • 上一篇:中央一号文件:入市农地与国有土地同权同价
  • 下一篇:习近平:改革要做到“蹄疾而步稳”
------分隔线----------------------------

相关阅读

·广州调高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   24-04-18
·郑州探索住房以旧换新交易新模式   24-04-18
·广州旧村改造实施细则征求意见 鼓励房票安置   24-04-03
·北京不再限制离异购房   24-04-03
·深圳安居型商品房拟满十年可上市交易   24-03-18
热点内容
  • 北京住建委:近期调整普宅标准
  • 外资行房贷利率纷纷上调 存款利率高过
  • 北京住保办:廉租户年度复核已启动
  • 国资委:央企积极参与保障房建设
  • 多部门发“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若
  • 广东出台保障房改革方案 拟设公租房融
  • 广州新住房保障制度明年实施
  • 武汉经适房按地段实行最高限价
  • 北京新购经适房拟禁止上市交易 只能由
  • 北京拟禁止经适房自行买卖 想转让只能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