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穗召开的全省实施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工作会议上,印发了新出台的《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许多新思路和新举措令人耳目一新。其中提出深圳市要充分发挥经济特区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改革开放先行作用,积极创建全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市。
主体区面积共50.3万平方公里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主体区范围包括广东省全部海域和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惠州、汕尾、东莞、中山、江门、阳江、湛江、茂名、潮州、揭阳14个市所属陆域,海域面积41.9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8.4万平方公里。佛山、肇庆,以及粤北等地区为联动区。
规划期为2011?2020年,重点是“十二五”时期。到2015年,基本建成海洋经济强省。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达1.5万亿元,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到2020年,全面实现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
该规划提出打造三大海洋经济主体区域,分别为:珠江三角洲海洋经济优化发展区、粤东和粤西海洋经济重点发展区。其中珠江三角洲海洋经济优化发展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江门、东莞、中山、惠州7市海域及陆域,是广东海洋经济发展基础最好、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
在珠江三角洲海洋经济优化发展区中,每个城市有各具特色的发展方向。其中深圳市要充分发挥经济特区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改革开放先行作用,积极创建全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市,提高海洋资源利用效率,在区域开发、集约开发上进行探索,巩固提升海洋交通运输业和高端滨海旅游业,大力发展远洋[简介最新动态]渔业,培育壮大海洋生物等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化深港合作,加快建设前海(社区网论坛商铺)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强化重点海域生态环境保护,创新海洋综合管理体制机制,力争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
根据该规划,还将推动构建粤港澳、粤闽、粤桂琼三大海洋经济合作圈。其中粤港澳海洋经济合作圈,以珠江三角海洋经济优化发展区为支撑,以广州南沙、深圳前海、深港边界、珠海横琴、万山群岛等区域作为重要节点,加强粤港澳在海洋运输、物流仓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岛开发、旅游装备、邮轮旅游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打造国际高端的现代海洋产业基地,建设优质生活湾区。
175个重点项目遍布深圳等地全省实施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努力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决定》及五个实施方案。五个实施方案共提出包括深圳迭福LNG接收站项目等在内的175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近1万亿元。
五个实施方案分别为发展临海工业、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及海洋科技、发展滨海旅游业、集中集约用海、海洋生态保护。
在发展临海工业方面,目标任务包括,到2015年,打造广州、江门、深圳核电产业基地,形成粤东粤西沿海能源生产基地、珠三角清洁电源基地以及若干个沿海煤炭、原油接收储备基地和沿海风电带等。
在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及海洋科技方面,提出深圳重点依托深圳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培育壮大海洋生物综合利用、海洋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在发展滨海旅游业方面,构筑八大滨海旅游组团,其中珠江口湾区组团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中山、东莞五市的滨海地区及海岛。重点打造大众化?家庭式休闲娱乐型、商务会议型及高端度假型等旅游产品。
在集中集约用海方面,珠江三角洲海洋经济优化发展区选址11片集中集约用海区,分别位于广州南沙龙穴、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等。集中集约用海面积6400公顷,其中填海面积4000公顷。
在海洋生态保护方面,重大工程包括入海污染源防控,鼓励实施深圳大亚湾核电站、东莞市区等人口密集区、大型工业园区污水离岸排放工程。
五个实施方案共提出包括深圳迭福LNG接收站项目、深圳蛇口太子湾国际邮轮母港、深圳前海用海区、深圳内伶仃岛整治修复及保护项目、深圳西部海上田园滩涂红树林恢复项目、深圳小铲岛管护工程和深圳、惠州生态修复工程等在内的175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近1万亿元,主要以企业投资和社会资金为主,财政性资金将主要用于公益性基础建设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
|
175个重点项目! 深圳创建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市
2012-08-21 | 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