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保障房资金预算不会成为绊脚石-中地会
中地会 > 政策发文 >

住建部:保障房资金预算不会成为绊脚石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  2012年05月23日

 

 

  近段时间,有关保障房的安全质量问题再次为社会所关注。对于这项事关民生的热点问题,人们迫切地想去了解其资金压力是否已经得到缓解、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又有哪些措施等情况。对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副司长张学勤日前接受了采访,就相关问题一一作答。

 

  保障性安居工程进展顺利

 

  有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全国已开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228万套,基本建成150万套,完成投资2470亿元。可以说,目前保障性安居工程进展比较顺利。

 

  张学勤从4个方面分析了进展顺利的原因:一是今年党中央、国务院对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的部署较早;二是中央对于这项工作的补助力度不减;三是各地通过几年的经验积累,在体制、机制建设方面有了不少工作经验;四是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银监会等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有关政策措施,全力推进今年的住房保障工作。

 

  “去年12月,国务院专门召开了住房保障工作会议,对住房保障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代表保障性安居工程协调小组和各省区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今年2月,国务院专门组织了一次关于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和质量工作的督察活动,这是今年工作顺利进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张学勤说,“今年新开工套数比去年有所减少,但中央补助资金的力度不低于去年,补助资金下达给地方的时间比去年早一个多月。”

 

  资金预算不会成为绊脚石

 

  由于去年开工的1000万套保障房在今年会继续施工,加上今年新开工700万套的任务,保障房的在建规模将达到一个新高度,资金的需求量较往年也有所提高。

 

  “对此,今年中央对于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补助力度只增不减,而且中央也明确要求地方政府把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资金安排在预算内。同时,中央代地方发行的国债优先和倾斜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去年很多地方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当作大头。融资方面我们提出来要规范利用企业债券,包括利用地方的融资平台建设保障房,也包括其他企业建设保障房项目,都可以发行企业债券,当然要按照规定通过审批。此外,还要加大银行信贷的支持力度,这几年银行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张学勤说。

 

  据记者了解,在资金方面,截至今年4月底,中央已下达地方1483亿元补助资金,其中第一批补助资金454亿元已于2月份下达到地方,较去年提前1个月,各地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面临的筹资的压力将逐步得到缓解。

 

  质量问责建立永久责任制

 

  由于保障房建设特殊的民生属性,其质量安全问题自诞生之日起便成为社会议论的热点。对此,张学勤表示,中央政府及有关部门历来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不仅不断规范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程序和建设行为,明确要求保障性住房建设要保证足额投入,“通过几方面的政策措施及近年的督察情况来看,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质量总体可控。”张学勤说。

 

  张学勤还表示,将在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中,建立“永久责任制度”:“按照规定,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同的主体要负各自应有之责,同时推行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永久责任制。而且,项目建成后要在保障性住房项目设立永久标识牌,把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所有参建主体都进行标注,不仅单位名称要刻在上面,人名也要刻在上面。如果你做好了,将来就是个光荣榜,做不好就是耻辱柱。”

 

  据记者了解,目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在组织开展全国性保障性住房质量安全大检查,一旦发现问题会立刻要求当地进行整改。同时,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质量问责不仅对参建单位有要求,地方政府也要将其纳入考核机制中。

 

  周边配套将会逐步完善

 

  在保障房建设的过程中,周边配套设施是否完善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由于周边配套设施相对滞后,甚至出现了“宁要市区一张床,不要郊区一间房”的现象。对此,张学勤表示,随着保障性社区的建设,周边的商场、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将逐渐跟进,但需要一个过程。目前政府已经着力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一般需要3年~5年。

 

  据张学勤介绍,目前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选址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在商品房项目中配建保障房,这也是推进社区融合的一种方式;另一种是独立建设的保障型社区,这类社区在选址上要求优先选择在交通比较便利、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社会公共服务比较到位的地方。“对那些本身基础设施不完善、在新址上选择的社区,我们要求在基础设施、市政设施、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基本上做到‘三同步’,即同步规划、同期建设、同时运行。力争让老百姓住上舒心的房子、有一个舒心的环境。”张学勤说。

 

  “周边配套设施需要经历从无到有、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即使是商品房小区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今年中央为了支持地方保障性住房的周边基础设施建设,专门安排了一部分资金。慢慢会好一些,毕竟去年才刚刚开始。”张学勤同时表示。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近段时间,有关保障房的安全质量问题再次为社会所关注。对于这项事关民生的热点问题,人们迫切地想去了解其资金压力是否已经得到缓解、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又有哪些措施等情况。对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副司长张学勤日前接受了采访,就相关问题一一
/zdh/images/defaultpic.gif
住建部:保障房资金预算不会成为绊脚石-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政策发文 > 正文

住建部:保障房资金预算不会成为绊脚石

2012-05-23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

我要分享 ▼

 

 

  近段时间,有关保障房的安全质量问题再次为社会所关注。对于这项事关民生的热点问题,人们迫切地想去了解其资金压力是否已经得到缓解、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又有哪些措施等情况。对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副司长张学勤日前接受了采访,就相关问题一一作答。

 

  保障性安居工程进展顺利

 

  有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全国已开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228万套,基本建成150万套,完成投资2470亿元。可以说,目前保障性安居工程进展比较顺利。

 

  张学勤从4个方面分析了进展顺利的原因:一是今年党中央、国务院对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的部署较早;二是中央对于这项工作的补助力度不减;三是各地通过几年的经验积累,在体制、机制建设方面有了不少工作经验;四是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银监会等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有关政策措施,全力推进今年的住房保障工作。

 

  “去年12月,国务院专门召开了住房保障工作会议,对住房保障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代表保障性安居工程协调小组和各省区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今年2月,国务院专门组织了一次关于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和质量工作的督察活动,这是今年工作顺利进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张学勤说,“今年新开工套数比去年有所减少,但中央补助资金的力度不低于去年,补助资金下达给地方的时间比去年早一个多月。”

 

  资金预算不会成为绊脚石

 

  由于去年开工的1000万套保障房在今年会继续施工,加上今年新开工700万套的任务,保障房的在建规模将达到一个新高度,资金的需求量较往年也有所提高。

 

  “对此,今年中央对于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补助力度只增不减,而且中央也明确要求地方政府把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资金安排在预算内。同时,中央代地方发行的国债优先和倾斜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去年很多地方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当作大头。融资方面我们提出来要规范利用企业债券,包括利用地方的融资平台建设保障房,也包括其他企业建设保障房项目,都可以发行企业债券,当然要按照规定通过审批。此外,还要加大银行信贷的支持力度,这几年银行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张学勤说。

 

  据记者了解,在资金方面,截至今年4月底,中央已下达地方1483亿元补助资金,其中第一批补助资金454亿元已于2月份下达到地方,较去年提前1个月,各地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面临的筹资的压力将逐步得到缓解。

 

  质量问责建立永久责任制

 

  由于保障房建设特殊的民生属性,其质量安全问题自诞生之日起便成为社会议论的热点。对此,张学勤表示,中央政府及有关部门历来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不仅不断规范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程序和建设行为,明确要求保障性住房建设要保证足额投入,“通过几方面的政策措施及近年的督察情况来看,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质量总体可控。”张学勤说。

 

  张学勤还表示,将在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中,建立“永久责任制度”:“按照规定,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同的主体要负各自应有之责,同时推行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永久责任制。而且,项目建成后要在保障性住房项目设立永久标识牌,把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所有参建主体都进行标注,不仅单位名称要刻在上面,人名也要刻在上面。如果你做好了,将来就是个光荣榜,做不好就是耻辱柱。”

 

  据记者了解,目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在组织开展全国性保障性住房质量安全大检查,一旦发现问题会立刻要求当地进行整改。同时,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质量问责不仅对参建单位有要求,地方政府也要将其纳入考核机制中。

 

  周边配套将会逐步完善

 

  在保障房建设的过程中,周边配套设施是否完善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由于周边配套设施相对滞后,甚至出现了“宁要市区一张床,不要郊区一间房”的现象。对此,张学勤表示,随着保障性社区的建设,周边的商场、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将逐渐跟进,但需要一个过程。目前政府已经着力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一般需要3年~5年。

 

  据张学勤介绍,目前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选址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在商品房项目中配建保障房,这也是推进社区融合的一种方式;另一种是独立建设的保障型社区,这类社区在选址上要求优先选择在交通比较便利、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社会公共服务比较到位的地方。“对那些本身基础设施不完善、在新址上选择的社区,我们要求在基础设施、市政设施、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基本上做到‘三同步’,即同步规划、同期建设、同时运行。力争让老百姓住上舒心的房子、有一个舒心的环境。”张学勤说。

 

  “周边配套设施需要经历从无到有、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即使是商品房小区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今年中央为了支持地方保障性住房的周边基础设施建设,专门安排了一部分资金。慢慢会好一些,毕竟去年才刚刚开始。”张学勤同时表示。

 

------分隔线----------------------------
  • 上一篇:石家庄国有土地基准地价6月1日起涨价涨幅近43%
  • 下一篇:深圳将启动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完善土地使用制度
------分隔线----------------------------

相关阅读

·广州调高住房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   24-04-18
·郑州探索住房以旧换新交易新模式   24-04-18
·广州旧村改造实施细则征求意见 鼓励房票安置   24-04-03
·北京不再限制离异购房   24-04-03
·深圳安居型商品房拟满十年可上市交易   24-03-18
热点内容
  • 北京住建委:近期调整普宅标准
  • 外资行房贷利率纷纷上调 存款利率高过
  • 北京住保办:廉租户年度复核已启动
  • 国资委:央企积极参与保障房建设
  • 多部门发“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若
  • 广东出台保障房改革方案 拟设公租房融
  • 广州新住房保障制度明年实施
  • 武汉经适房按地段实行最高限价
  • 北京新购经适房拟禁止上市交易 只能由
  • 北京拟禁止经适房自行买卖 想转让只能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