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土地副总督察甘藏春透露了土地管理法修订工作的最新进展:上周《土地管理法》的修改工作已正式启动,国务院法制办正组织有关部门,包括国土资源部开展《土地管理法》的调研,力争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土地管理法》的修改,通过法制来推进土地管理的改革。
“界定公共利益”是难题
集体土地征收不仅仅涉及公共利益界定的难题,还涉及农民如何分享土地收益的复杂问题。甘藏春昨日表示,征地确定公共利益的范围究竟怎么确定,既符合中国国情,又有利于推进现代化建设,有利于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保护耕地,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他并解释,从世界各国看,除少数国家能够用立法列举的方式来界定哪些方面是公共利益、哪些项目是非公共利益之外,大多数国家,像欧洲主要是通过议会确定。他去年到欧洲专门考察了这方面情况,比如交通规划路过这个地方,地方议会必须保证,地方决定的就视为公共利益。但是像美国这些国家是通过法院个案解决,也不是说凡是赚钱的项目就是公共利益。这个问题必须以建设性的态度来研究。
甘藏春还表示:“在我看来,中国目前完善征地制度的重点,主要应该放在对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安置上,要保证被征地农民能分享城市化、现代化的成果,是更为急迫的问题。”
意见稿被指内容改动不多
今年1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和补偿条例,但该条例未能涉及集体土地的征收征用问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常务会议上表示要抓紧对土地管理法有关集体土地征收和补偿的规定作出修改,由国务院尽早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议案。
在4月5日的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他重申了这一要求。
据了解,国土部在数年前即已着手土地管理法的修订并草拟出征求意见稿。一位见过该征求意见稿的人士介绍,该征求意见稿的改动内容并不多,但该草案最终并未正式进入法律修改程序。
【土地财政】
卖地财政牺牲子孙利益
应借鉴发达国家在土地保有环节征税
甘藏春对土地财政和土地财政形成机制进行了区分,他认为,宪法确定城市土地是国家所有,国有土地变成资产,形成资产性收入,这必然是财政性收入。同样如果把眼光向发达国家看,完善的市场经济国家,城市政府这一级的财政收入有的是70%,也有的是80%,主要是来源于土地税收。
|
国土部:土地财政将转向土地保有税环节
2011-04-21 |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