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企“出海”模式升级 裸地开发走入视野-中地会
中地会 > 楼市动态 >

中国房企“出海”模式升级 裸地开发走入视野

中国新闻网  2015年09月09日

    激烈的国内地产市场竞争、走低的地产投资回报率,驱使中国房地产企业积极“出海”。在收购一系列成熟物业作为进军海外市场的“敲门砖”后,中国房地产企业开始向海外地产开发(俗称“裸地”开发)的模式转型。

 

  全球最大的商业地产服务和投资公司世邦魏理仕9日以美国为例披露数据称,2013年中国资本进行美国地产开发的总金额仅为3.33亿美元,而该数据在2014年时已爆发式增长为9.54亿美元,增幅高达186%。

 

  近年来,出于分散投资、规避投资风险的考虑,中国投资者开始将投资方向聚焦到海外。随着大量资金涌入海外门户城市,当地优良物业的价格涨幅已经超于预期,未来的上涨空间受到了大幅度的压缩,投资回报率也已较前几年逐步回落。

 

  此外,海外投资的浪潮也使得优良物业的选择范围开始缩小,直接购买成熟物业的海外投资模式已经开始显现出一定的弊端。在这种背景下,海外“裸地”开发模式走入大众视野。

 

  仍以美国为例,2014年的美国加州数据显示,购买加州核心地段成熟商业物业的投资回报率仅为3%到9%,而买地开发商业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则高达30%。可以预见,高回报率将进一步驱动投资者海外买地开发的热情。

 

  比如近日引起业界关注的万达海外项目,投资方式已从之前的投资成熟物业转变为旧楼改造、买地开发等方式。

 

  不过,高回报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世邦魏理仕策略顾问部中国区资深董事王淳认为,房地产开发具有极强的地方性差异,中国房地产企业在筹备海外开发项目前期,应系统考虑地方政策、法律、税收、竞争等方面与中国的差异。

 

  目前,中国房企进入海外的地产开发模式,多数是在复制国内原有的开发模式及相关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不同国家的资金要求、开发周期、市场情况及消费者购买习惯都各不相同。

 

  对此,业界人士表示,成功的海外地产开发模式须得到市场及消费者的认同。因此,在开发前期,应聘请当地有经验的顾问团队全程服务,并随时跟踪区域内竞争项目,找准项目的市场定位,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降低后期营销压力。深入研究当地市场特征,因地制宜才能使地产开发及销售策略行之有效。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激烈的国内地产市场竞争、走低的地产投资回报率,驱使中国房地产企业积极出海。在收购一系列成熟物业作为进军海外市场的敲门砖后,中国房地产企业开始向海外地产开发(俗称裸地开发)的模式转型。 全球最大的商业地产服务和投资公司世邦魏理仕9日以美国为例披
/zdh/images/defaultpic.gif
中国房企“出海”模式升级 裸地开发走入视野-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楼市动态 > 正文

中国房企“出海”模式升级 裸地开发走入视野

2015-09-09 | 中国新闻网

我要分享 ▼

    激烈的国内地产市场竞争、走低的地产投资回报率,驱使中国房地产企业积极“出海”。在收购一系列成熟物业作为进军海外市场的“敲门砖”后,中国房地产企业开始向海外地产开发(俗称“裸地”开发)的模式转型。

 

  全球最大的商业地产服务和投资公司世邦魏理仕9日以美国为例披露数据称,2013年中国资本进行美国地产开发的总金额仅为3.33亿美元,而该数据在2014年时已爆发式增长为9.54亿美元,增幅高达186%。

 

  近年来,出于分散投资、规避投资风险的考虑,中国投资者开始将投资方向聚焦到海外。随着大量资金涌入海外门户城市,当地优良物业的价格涨幅已经超于预期,未来的上涨空间受到了大幅度的压缩,投资回报率也已较前几年逐步回落。

 

  此外,海外投资的浪潮也使得优良物业的选择范围开始缩小,直接购买成熟物业的海外投资模式已经开始显现出一定的弊端。在这种背景下,海外“裸地”开发模式走入大众视野。

 

  仍以美国为例,2014年的美国加州数据显示,购买加州核心地段成熟商业物业的投资回报率仅为3%到9%,而买地开发商业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则高达30%。可以预见,高回报率将进一步驱动投资者海外买地开发的热情。

 

  比如近日引起业界关注的万达海外项目,投资方式已从之前的投资成熟物业转变为旧楼改造、买地开发等方式。

 

  不过,高回报往往伴随着高风险。世邦魏理仕策略顾问部中国区资深董事王淳认为,房地产开发具有极强的地方性差异,中国房地产企业在筹备海外开发项目前期,应系统考虑地方政策、法律、税收、竞争等方面与中国的差异。

 

  目前,中国房企进入海外的地产开发模式,多数是在复制国内原有的开发模式及相关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不同国家的资金要求、开发周期、市场情况及消费者购买习惯都各不相同。

 

  对此,业界人士表示,成功的海外地产开发模式须得到市场及消费者的认同。因此,在开发前期,应聘请当地有经验的顾问团队全程服务,并随时跟踪区域内竞争项目,找准项目的市场定位,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降低后期营销压力。深入研究当地市场特征,因地制宜才能使地产开发及销售策略行之有效。

------分隔线----------------------------
  • 上一篇:深圳“买不起”一族转追小产权房
  • 下一篇:福州新区获批设立 国家级新区增至14个
------分隔线----------------------------

相关阅读

·2023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   24-02-01
·深圳官宣一季度入市计划!19新盘超万套住宅   24-02-01
·全国首批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落地广州   24-02-01
·新房成交套数超深莞两城总和,谁还在买惠州房子?   24-02-01
·北京去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122.6万平,同比增7.9%   24-02-01
热点内容
  • 河北香河普通商品房限价每平方米7500元
  • 北京配建保障房期待配建租售政策
  • 上海二手房中小户型售价仍上涨
  • 重庆新房成交量持续下挫 市场存量在加
  • 美国房市恐陷入恶性循环
  • 5月南京房价涨幅跌至最低 专家称房价仍
  • 顺德最大规模限价房美的广夏花园或售45
  • 五一抢购潮背后:一线城市回暖无期
  • 上海再现高价房:单价24万元
  • 广州天河广氮花园经适房将于今年12月份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