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楼价创新高 抛离工资升幅“九条街”-中地会
中地会 > 楼市动态 >

香港楼价创新高 抛离工资升幅“九条街”

新华网  2015年08月10日

    香港楼价及租金指数再创历史新高,据差估署昨日公布,6月份楼价指数首度升破300点,按月升0.74%,半年累升8.05%,一年更升20.14%;其中新界区431方呎的上车盘楼价,一年癫升26.26%,抛离工资升幅“九条街”,令打工仔的“上车梦”更难圆。值得留意的是,楼价狂升的同时,二手交投却在低位徘徊,业内相信,这主要是港府“辣招”令二手盘源萎缩,反令买家抢高楼价;预计即使下半年美国加息,相信亦只能拖慢而非扭转楼价的升势。

 

    差估署数据显示,楼价指数自去年3月以来的15个月未曾跌过,仅在今年3月,由于金管局出招而令楼价止升,及至今年6月份最新报300.7点,历史性升破300点关口。各类型单位中,以实用面积431方呎以下的A类单位指数最高,报330.5点,按月升约0.8%,半年升8.72%,一年劲升21.87%。若以分区楼价升幅计,A类单位中,新界区的一年升幅达26.26%最夸张,九龙区升16.33%居次,港岛区升幅15.16%。

 

    连升16月新界租金年飙16%

 

    火仗风威,租金指数亦紧随楼价同创新高,指数连升16个月,6月份最新报173.5点,按月升0.5%,半年累升4.39%,一年累升10.3%。A类单位的租金升幅中,同样以新界区最高,一年劲升16.46%,九龙区则升4.33%,港岛区升幅12.24%。

 

    差估署又预测,全年本港新屋落成量为13,286伙,截至今年6月底止,全港落成量为5,070个单位,现时落成量占全年目标的38%。

 

    无独有偶,由业界编制的楼价指数亦破顶,机构城市领先指数CCL最新报146.07点,按周升0.41%;机构城市大型屋苑领先指数CCL Mass报147.91点,按周升0.34%,两项指数均创历史新高。机构研究部高管指出,两地股市波动第4周,资金明显转向楼市,刺激本港整体楼价连升3周,楼价短期升浪形成。

 

    另楼价走势图显示,7月份以实用面积计算的平均呎价为10,804元,按月续升约0.5%。若以首7个月累计,楼价则录得约8.2%的升幅。不过楼价稳步之际,二手成交量却再度回软,分析师坦言,此现象不健康。他指出,虽然过去两个月二手住宅成交量均逾4,000宗,但与畅旺市况仍有一段差距。

 

    “辣招”减盘源 急入市推高楼价

 

    分析师引述数据指,今年上半年二手成交宗数仅近2.4万宗水平,而自1997年以来,半年录得少于2.5万宗二手成交的时间,不少是发生在楼价下跌之时,如2000年、2002年等。而今年二手宗数成交疏落、同时楼价直升的现象,过往绝无仅有,主要是由于港府近年推出“辣招”令二手盘源大减,供应骤减下,每当有买家心急入市便会推高楼价。

 

    市场预期今年内美国会加息,而香港将紧随其步伐。分析师预计,假设加息25点子至50点子,相信其幅度仍不足以马上令楼价下跌,顶多是拖慢楼价的升势。

 

    楼价“插翼飞”VS 人工“龟速行”

 

    香港楼价及租金指数又创新高,新界上车盘的楼价升幅年达22%,远远抛离同期工资的升幅。本来随着社会经济增长,楼价随整体物价增长属合理现象,但当个人收入增幅远远被楼价抛离,市民置业便顿感吃力。翻查政府统计处资料,近10年个人月入中位数的提升,每年仅在200元至1,000元之间徘徊,每年变幅只是单位数百分比,但同期楼价升幅却数以倍数飙升。

 

    呎价累涨2.1倍 入息仅升四成

 

    据统计处最新公布,今年首季香港个人入息中位数为1.4万元(见图),较去年底升3.7%,较2004年低位比较升幅达四成。而据楼价走势图显示,本港最新平均每实用方呎售价达10804元,按年升达16.9%,较2004年平均实呎售价3,458元劲飙2.1倍。

 

    综合两项数据计算,2004年的呎价占收入比重约36.4%,反观11年后的今天,则大幅提升至占77.2%,意味着一般人需付出近八成的月薪去负担一呎之地。值得留意的是,1997年楼市高峰期间,个人月入中位数为1万元,平均呎售约7,661元,呎价占收入比重高达76.6%,反映目前置业负担已追上当年的楼市“癫”峰。

 

    全球“最难顶” 楼价连“癫”5年

 

    事实上,香港“楼价之癫”早已“享誉全球”,美国顾问公司Demographia今年1月发布的调查显示,香港去年连续5年成为全球最难负担城市之首,楼价中位数是家庭入息中位数的17倍,即一家人须连续17年“不吃不喝”才能置业,是该调查11年历史中最高,打破2014年的报告中,同样由香港创下的14.9倍纪录,并大幅抛离加拿大温哥华及澳洲悉尼。

 

    另一方面,虽然该报告未有就内地其他城市进行同类调查,不过就有引述外国财经周刊《经济学人》的研究指出,深圳楼价入息比率达19.6倍,反映作为内地一线城市的供楼负担与香港不遑多让。不过有关研究选取深圳面积达1,076方呎的住宅物业,较本港所取样的484方呎为大,反映当地楼价中位数实际应远低于香港。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香港楼价及租金指数再创历史新高,据差估署昨日公布,6月份楼价指数首度升破300点,按月升0.74%,半年累升8.05%,一年更升20.14%;其中新界区431方呎的上车盘楼价,一年癫升26.26%,抛离工资升幅九条街,令打工仔的上车梦更难圆。值得留意的是,楼价狂升的同
/zdh/images/defaultpic.gif
香港楼价创新高 抛离工资升幅“九条街”-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楼市动态 > 正文

香港楼价创新高 抛离工资升幅“九条街”

2015-08-10 | 新华网

我要分享 ▼

    香港楼价及租金指数再创历史新高,据差估署昨日公布,6月份楼价指数首度升破300点,按月升0.74%,半年累升8.05%,一年更升20.14%;其中新界区431方呎的上车盘楼价,一年癫升26.26%,抛离工资升幅“九条街”,令打工仔的“上车梦”更难圆。值得留意的是,楼价狂升的同时,二手交投却在低位徘徊,业内相信,这主要是港府“辣招”令二手盘源萎缩,反令买家抢高楼价;预计即使下半年美国加息,相信亦只能拖慢而非扭转楼价的升势。

 

    差估署数据显示,楼价指数自去年3月以来的15个月未曾跌过,仅在今年3月,由于金管局出招而令楼价止升,及至今年6月份最新报300.7点,历史性升破300点关口。各类型单位中,以实用面积431方呎以下的A类单位指数最高,报330.5点,按月升约0.8%,半年升8.72%,一年劲升21.87%。若以分区楼价升幅计,A类单位中,新界区的一年升幅达26.26%最夸张,九龙区升16.33%居次,港岛区升幅15.16%。

 

    连升16月新界租金年飙16%

 

    火仗风威,租金指数亦紧随楼价同创新高,指数连升16个月,6月份最新报173.5点,按月升0.5%,半年累升4.39%,一年累升10.3%。A类单位的租金升幅中,同样以新界区最高,一年劲升16.46%,九龙区则升4.33%,港岛区升幅12.24%。

 

    差估署又预测,全年本港新屋落成量为13,286伙,截至今年6月底止,全港落成量为5,070个单位,现时落成量占全年目标的38%。

 

    无独有偶,由业界编制的楼价指数亦破顶,机构城市领先指数CCL最新报146.07点,按周升0.41%;机构城市大型屋苑领先指数CCL Mass报147.91点,按周升0.34%,两项指数均创历史新高。机构研究部高管指出,两地股市波动第4周,资金明显转向楼市,刺激本港整体楼价连升3周,楼价短期升浪形成。

 

    另楼价走势图显示,7月份以实用面积计算的平均呎价为10,804元,按月续升约0.5%。若以首7个月累计,楼价则录得约8.2%的升幅。不过楼价稳步之际,二手成交量却再度回软,分析师坦言,此现象不健康。他指出,虽然过去两个月二手住宅成交量均逾4,000宗,但与畅旺市况仍有一段差距。

 

    “辣招”减盘源 急入市推高楼价

 

    分析师引述数据指,今年上半年二手成交宗数仅近2.4万宗水平,而自1997年以来,半年录得少于2.5万宗二手成交的时间,不少是发生在楼价下跌之时,如2000年、2002年等。而今年二手宗数成交疏落、同时楼价直升的现象,过往绝无仅有,主要是由于港府近年推出“辣招”令二手盘源大减,供应骤减下,每当有买家心急入市便会推高楼价。

 

    市场预期今年内美国会加息,而香港将紧随其步伐。分析师预计,假设加息25点子至50点子,相信其幅度仍不足以马上令楼价下跌,顶多是拖慢楼价的升势。

 

    楼价“插翼飞”VS 人工“龟速行”

 

    香港楼价及租金指数又创新高,新界上车盘的楼价升幅年达22%,远远抛离同期工资的升幅。本来随着社会经济增长,楼价随整体物价增长属合理现象,但当个人收入增幅远远被楼价抛离,市民置业便顿感吃力。翻查政府统计处资料,近10年个人月入中位数的提升,每年仅在200元至1,000元之间徘徊,每年变幅只是单位数百分比,但同期楼价升幅却数以倍数飙升。

 

    呎价累涨2.1倍 入息仅升四成

 

    据统计处最新公布,今年首季香港个人入息中位数为1.4万元(见图),较去年底升3.7%,较2004年低位比较升幅达四成。而据楼价走势图显示,本港最新平均每实用方呎售价达10804元,按年升达16.9%,较2004年平均实呎售价3,458元劲飙2.1倍。

 

    综合两项数据计算,2004年的呎价占收入比重约36.4%,反观11年后的今天,则大幅提升至占77.2%,意味着一般人需付出近八成的月薪去负担一呎之地。值得留意的是,1997年楼市高峰期间,个人月入中位数为1万元,平均呎售约7,661元,呎价占收入比重高达76.6%,反映目前置业负担已追上当年的楼市“癫”峰。

 

    全球“最难顶” 楼价连“癫”5年

 

    事实上,香港“楼价之癫”早已“享誉全球”,美国顾问公司Demographia今年1月发布的调查显示,香港去年连续5年成为全球最难负担城市之首,楼价中位数是家庭入息中位数的17倍,即一家人须连续17年“不吃不喝”才能置业,是该调查11年历史中最高,打破2014年的报告中,同样由香港创下的14.9倍纪录,并大幅抛离加拿大温哥华及澳洲悉尼。

 

    另一方面,虽然该报告未有就内地其他城市进行同类调查,不过就有引述外国财经周刊《经济学人》的研究指出,深圳楼价入息比率达19.6倍,反映作为内地一线城市的供楼负担与香港不遑多让。不过有关研究选取深圳面积达1,076方呎的住宅物业,较本港所取样的484方呎为大,反映当地楼价中位数实际应远低于香港。

------分隔线----------------------------
  • 上一篇:南京江北新区房企涨价过猛遭政府约谈
  • 下一篇:深圳下半年住宅指导租金出炉 环比上涨2.5%
------分隔线----------------------------

相关阅读

·2023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   24-02-01
·深圳官宣一季度入市计划!19新盘超万套住宅   24-02-01
·全国首批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落地广州   24-02-01
·新房成交套数超深莞两城总和,谁还在买惠州房子?   24-02-01
·北京去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122.6万平,同比增7.9%   24-02-01
热点内容
  • 河北香河普通商品房限价每平方米7500元
  • 北京配建保障房期待配建租售政策
  • 上海二手房中小户型售价仍上涨
  • 重庆新房成交量持续下挫 市场存量在加
  • 美国房市恐陷入恶性循环
  • 5月南京房价涨幅跌至最低 专家称房价仍
  • 顺德最大规模限价房美的广夏花园或售45
  • 五一抢购潮背后:一线城市回暖无期
  • 上海再现高价房:单价24万元
  • 广州天河广氮花园经适房将于今年12月份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