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万家企业机构已入驻自贸区 高端服务业居多-中地会
中地会 > 楼市动态 >

1.4万家企业机构已入驻自贸区 高端服务业居多

广州日报  2015年06月25日

    广东自贸试验区挂牌两个月,与其他3个自贸区相比,优势在哪里?昨日,政协第十一届广东省委员会常委会召开第一次会议,专题议政广东自贸试验区发展。省政协调研指出,广东自贸试验区的最大优势就是毗邻港澳,有12年CEPA先行优势。依托香港、澳门推进人民币境外结算和其他创新业务,是广东自贸试验区的突出优势。副省长招玉芳透露,广东自贸试验区三个片区建设实施方案可于近日出台。

 

    自贸区机构人员基本到位

 

    招玉芳在报告中透露,省政府已研究讨论自贸试验区和三个片区的建设实施方案,梳理了需向国家有关部门争取的政策措施,目前正在修改完善,不久就可正式出台。目前自贸试验区相关机构人员基本到位,运作已进入正轨,自贸试验区和三大片区的门户网站也已正式开通。

 

    招玉芳介绍,广东对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中的改革创新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已经谋划梳理了14项年度重点改革创新事项。进一步下放了省级管理权限,已梳理了60项拟下放三大片区的省一级权限,待省政府常务会议后即可公布实施。

 

高峰期每天进驻上百企业

    

挂牌两个月以来,有哪些项目青睐自贸试验区?招玉芳说,挂牌两个多月来,已经先后接待10余批国外及港澳地区团组来访,扎实引进和落地了一批重点项目。截至目前,先后有约1.4万家企业和机构入驻自贸试验区,最高峰时,平均每个工作日超过100家企业进驻。目前进驻自贸试验区的项目多为高端服务业项目,大多集中在总部经济、国际贸易、金融创新、航运物流、文化休闲等领域,体现了高端服务要素集聚的趋势;引进项目契合了各片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如南沙片区集中了水上保税区、广州航运交易公司等物流产业,前海蛇口片区引进金融及配套服务机构;吸引了一批港澳台和欧美知名企业入驻。

    

    成走出去引进来重要基地

 

    招玉芳介绍,下一步将把自贸试验区建设成广东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的重要基地:一方面,创新模式,加大招商力度,进一步完善粤港澳联合招商模式;另一方面,建设内地企业和个人“走出去”重要窗口。

 

    招玉芳还透露,下一步将着力推进粤港澳经济深度合作。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深度自由化,深入落实CEPA框架下新协议,进一步取消和放宽对港澳服务提供者的资质要求。大力推进粤港澳人才特区建设,制订港澳高层次人才提供停居留便利和激励措施。创新粤港澳口岸通关模式,研究制定港澳车辆、游艇便利进出自贸试验区政策。

 

    广东优势在哪?与港澳密切合作

 

    省政协在调研报告中指出,广东的优势是与港澳密切合作,有12年推进CEPA的实践;产业基础扎实,与泛珠三角地区的各省市合作密切。省政协建议,在自贸试验区建设中,落实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协议的各项内容。确保广东对港澳开放的153个服务业的规定落到实处。通过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在自贸试验区形成服务贸易聚集地,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进而带动珠三角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此外,应彰显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发展特色。依托香港、澳门推进人民币境外结算和其他创新业务,是广东自贸试验区的突出优势。要大力拓宽自贸试验区与港澳的人民币双向流动渠道,支持企业通过境内外两个资金市场进行融资。通过积极推广上海自贸区建立自由贸易账户体系经验,支持区内企业实现跨境融资与结算,降低融资成本。建议加强三方合作,在自贸试验区建立粤港澳海上丝绸之路投贷基金。

 

    省政协还建议,在自贸试验区内率先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信息平台,纳入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相关信息。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广东自贸试验区挂牌两个月,与其他3个自贸区相比,优势在哪里?昨日,政协第十一届广东省委员会常委会召开第一次会议,专题议政广东自贸试验区发展。省政协调研指出,广东自贸试验区的最大优势就是毗邻港澳,有12年CEPA先行优势。依托香港、澳门推进人民币境
/zdh/images/defaultpic.gif
1.4万家企业机构已入驻自贸区 高端服务业居多-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楼市动态 > 正文

1.4万家企业机构已入驻自贸区 高端服务业居多

2015-06-25 | 广州日报

我要分享 ▼

    广东自贸试验区挂牌两个月,与其他3个自贸区相比,优势在哪里?昨日,政协第十一届广东省委员会常委会召开第一次会议,专题议政广东自贸试验区发展。省政协调研指出,广东自贸试验区的最大优势就是毗邻港澳,有12年CEPA先行优势。依托香港、澳门推进人民币境外结算和其他创新业务,是广东自贸试验区的突出优势。副省长招玉芳透露,广东自贸试验区三个片区建设实施方案可于近日出台。

 

    自贸区机构人员基本到位

 

    招玉芳在报告中透露,省政府已研究讨论自贸试验区和三个片区的建设实施方案,梳理了需向国家有关部门争取的政策措施,目前正在修改完善,不久就可正式出台。目前自贸试验区相关机构人员基本到位,运作已进入正轨,自贸试验区和三大片区的门户网站也已正式开通。

 

    招玉芳介绍,广东对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中的改革创新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已经谋划梳理了14项年度重点改革创新事项。进一步下放了省级管理权限,已梳理了60项拟下放三大片区的省一级权限,待省政府常务会议后即可公布实施。

 

高峰期每天进驻上百企业

    

挂牌两个月以来,有哪些项目青睐自贸试验区?招玉芳说,挂牌两个多月来,已经先后接待10余批国外及港澳地区团组来访,扎实引进和落地了一批重点项目。截至目前,先后有约1.4万家企业和机构入驻自贸试验区,最高峰时,平均每个工作日超过100家企业进驻。目前进驻自贸试验区的项目多为高端服务业项目,大多集中在总部经济、国际贸易、金融创新、航运物流、文化休闲等领域,体现了高端服务要素集聚的趋势;引进项目契合了各片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如南沙片区集中了水上保税区、广州航运交易公司等物流产业,前海蛇口片区引进金融及配套服务机构;吸引了一批港澳台和欧美知名企业入驻。

    

    成走出去引进来重要基地

 

    招玉芳介绍,下一步将把自贸试验区建设成广东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的重要基地:一方面,创新模式,加大招商力度,进一步完善粤港澳联合招商模式;另一方面,建设内地企业和个人“走出去”重要窗口。

 

    招玉芳还透露,下一步将着力推进粤港澳经济深度合作。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深度自由化,深入落实CEPA框架下新协议,进一步取消和放宽对港澳服务提供者的资质要求。大力推进粤港澳人才特区建设,制订港澳高层次人才提供停居留便利和激励措施。创新粤港澳口岸通关模式,研究制定港澳车辆、游艇便利进出自贸试验区政策。

 

    广东优势在哪?与港澳密切合作

 

    省政协在调研报告中指出,广东的优势是与港澳密切合作,有12年推进CEPA的实践;产业基础扎实,与泛珠三角地区的各省市合作密切。省政协建议,在自贸试验区建设中,落实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协议的各项内容。确保广东对港澳开放的153个服务业的规定落到实处。通过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在自贸试验区形成服务贸易聚集地,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进而带动珠三角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此外,应彰显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发展特色。依托香港、澳门推进人民币境外结算和其他创新业务,是广东自贸试验区的突出优势。要大力拓宽自贸试验区与港澳的人民币双向流动渠道,支持企业通过境内外两个资金市场进行融资。通过积极推广上海自贸区建立自由贸易账户体系经验,支持区内企业实现跨境融资与结算,降低融资成本。建议加强三方合作,在自贸试验区建立粤港澳海上丝绸之路投贷基金。

 

    省政协还建议,在自贸试验区内率先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信息平台,纳入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相关信息。

------分隔线----------------------------
  • 上一篇:上半年北上广深房价普涨现“日光盘”
  • 下一篇:广州124亿元预算调整12条在建地铁揽50亿
------分隔线----------------------------

相关阅读

·2023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   24-02-01
·深圳官宣一季度入市计划!19新盘超万套住宅   24-02-01
·全国首批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落地广州   24-02-01
·新房成交套数超深莞两城总和,谁还在买惠州房子?   24-02-01
·北京去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122.6万平,同比增7.9%   24-02-01
热点内容
  • 河北香河普通商品房限价每平方米7500元
  • 北京配建保障房期待配建租售政策
  • 上海二手房中小户型售价仍上涨
  • 重庆新房成交量持续下挫 市场存量在加
  • 美国房市恐陷入恶性循环
  • 5月南京房价涨幅跌至最低 专家称房价仍
  • 顺德最大规模限价房美的广夏花园或售45
  • 五一抢购潮背后:一线城市回暖无期
  • 上海再现高价房:单价24万元
  • 广州天河广氮花园经适房将于今年12月份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