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承担改革试点需要更多自主权-中地会
中地会 > 楼市动态 >

京津冀承担改革试点需要更多自主权

每日经济新闻  2014年09月01日

 

      京津冀一体化已成区域经济中一颗耀眼的明星。

 

      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彭森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承担更多改革试点的责任。“试点是我们改革的一个重要经验,所以京津冀一体化既要抓紧实施,同时又要坚持改革试点的先行,要给地方更多的自主权进行重大的试点。”

 

      多项改革试验场

 

      7月以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成立、北京河北七项协议承接转移产业签署,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迈入实质性提速。

 

      “京津冀这个地区实际上只占全国地域面积的2.5%左右,但是其经济总量接近10.9%,长期以来是我国先进的生产力比较集中、各方面资源要素比较集中的地区。”彭森说。

 

      但他同时也向记者指出,京津冀地区行政配置资源色彩比较浓厚,改革实际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特别是长期以来,京津冀三地由于行政地位的不同,导致基础设施公共资源方面的不对等,大量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聚集在北京、天津,河北发展缓慢。”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众多业内人士指出,重中之重是坚持推动市场一体化的改革,主要是金融、土地、人力资源和公共服务以及信息技术等几方面,须提出建设区域一体化的市场优化要素,资源配置的改革举措。

 

      彭森举例说,比如京津冀要推进金融市场的一体化改革,有关部门也在设想能够设立京津冀开发银行,发行专项的债券,重点支持回报期较长的重大项目,主要发挥开发对金融的杠杆作用,有利于项目投资的跨区域。

 

      “又如要推进土地市场一体化的改革,开展耕地战略平衡,规范推进城镇化的试点,建设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开展农村集体用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京津冀协同发展无疑要承担更多试点的责任。”彭森说。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部主任张占斌还指出,除了经济方面需要大量简政放权,推动各区域的协同发展外,社会政策也要简政放权。

 

      他表示,如果今后能够形成协同发展,就可能推动区域各种要素资源的合理配置,也为区域的发展释放出更大的活力和潜力。

 

      小城镇逊于长三角

 

      今年3月16日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在推进人口管理、土地管理、财税金融和城镇住房等方面加强了制度顶层设计。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曾指出,城镇化仍然有很多问题,很多认识还没有统一,“去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有一个基本精神,就是对中国的城镇化要有耐心。”

 

      他说,中国的城镇化是伴随很多现代化的过程,不是说到2020年小康社会建成之日就能完成,也不是说有一个城镇化的规划就行。

 

      京津冀经济带尽管在国家经济版图中地位举足轻重,但城镇化仍然面临很大问题,住建部村镇司司长赵晖表示,京津冀与长三角相比,住在小城镇(包括县城)的人口比例只有17%,远低于长三角的26%,地区农村的人口比例京津冀为41%,远高于长三角的33%。

 

      他认为,小城镇要成为京津冀地区发展的小发动机和“小磁器”,长三角的大多数镇都比较强,镇财政收入在一亿、两亿的很多,每个镇都有自己的工业、特色产业和服务业,每个镇都可以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和各类资源,形成了区域整体发展的态势。

 

      “而京津冀地区的多数小城镇反而形成推力,将优秀的人才和资源推往北京和天津。”赵晖说,现在京津冀地区村镇人口占整个京津冀地区总人口的64%,超过了一半以上,这是一个最大的创造源泉,某种意义上是决定该地区协同发展水平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地区协同发展必须形成城镇密集的网,小城镇是网的支点,网强,必须有密集和强的支点,否则不成网,而是若干点和线。”

 

      针对这一问题,彭森表示,要在京津冀开展新型城镇化和中小城市综合改革的试点,围绕探索多元化城市的投融资机制,创新行政管理和降低行政成本模式的改革任务,开展新型城镇化的试点,重点推进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的向外疏解。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京津冀一体化已成区域经济中一颗耀眼的明星。 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彭森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承担更多改革试点的责任。试点是我们改革的一个重要经验,所以京津冀一体化既要抓紧实施,同时又要坚持改革试点的先行,要给地方更多的自主权进行重大的试点。
/zdh/images/defaultpic.gif
京津冀承担改革试点需要更多自主权-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楼市动态 > 正文

京津冀承担改革试点需要更多自主权

2014-09-01 | 每日经济新闻

我要分享 ▼

 

      京津冀一体化已成区域经济中一颗耀眼的明星。

 

      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彭森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承担更多改革试点的责任。“试点是我们改革的一个重要经验,所以京津冀一体化既要抓紧实施,同时又要坚持改革试点的先行,要给地方更多的自主权进行重大的试点。”

 

      多项改革试验场

 

      7月以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成立、北京河北七项协议承接转移产业签署,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迈入实质性提速。

 

      “京津冀这个地区实际上只占全国地域面积的2.5%左右,但是其经济总量接近10.9%,长期以来是我国先进的生产力比较集中、各方面资源要素比较集中的地区。”彭森说。

 

      但他同时也向记者指出,京津冀地区行政配置资源色彩比较浓厚,改革实际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特别是长期以来,京津冀三地由于行政地位的不同,导致基础设施公共资源方面的不对等,大量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聚集在北京、天津,河北发展缓慢。”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众多业内人士指出,重中之重是坚持推动市场一体化的改革,主要是金融、土地、人力资源和公共服务以及信息技术等几方面,须提出建设区域一体化的市场优化要素,资源配置的改革举措。

 

      彭森举例说,比如京津冀要推进金融市场的一体化改革,有关部门也在设想能够设立京津冀开发银行,发行专项的债券,重点支持回报期较长的重大项目,主要发挥开发对金融的杠杆作用,有利于项目投资的跨区域。

 

      “又如要推进土地市场一体化的改革,开展耕地战略平衡,规范推进城镇化的试点,建设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开展农村集体用地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京津冀协同发展无疑要承担更多试点的责任。”彭森说。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部主任张占斌还指出,除了经济方面需要大量简政放权,推动各区域的协同发展外,社会政策也要简政放权。

 

      他表示,如果今后能够形成协同发展,就可能推动区域各种要素资源的合理配置,也为区域的发展释放出更大的活力和潜力。

 

      小城镇逊于长三角

 

      今年3月16日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在推进人口管理、土地管理、财税金融和城镇住房等方面加强了制度顶层设计。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曾指出,城镇化仍然有很多问题,很多认识还没有统一,“去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有一个基本精神,就是对中国的城镇化要有耐心。”

 

      他说,中国的城镇化是伴随很多现代化的过程,不是说到2020年小康社会建成之日就能完成,也不是说有一个城镇化的规划就行。

 

      京津冀经济带尽管在国家经济版图中地位举足轻重,但城镇化仍然面临很大问题,住建部村镇司司长赵晖表示,京津冀与长三角相比,住在小城镇(包括县城)的人口比例只有17%,远低于长三角的26%,地区农村的人口比例京津冀为41%,远高于长三角的33%。

 

      他认为,小城镇要成为京津冀地区发展的小发动机和“小磁器”,长三角的大多数镇都比较强,镇财政收入在一亿、两亿的很多,每个镇都有自己的工业、特色产业和服务业,每个镇都可以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和各类资源,形成了区域整体发展的态势。

 

      “而京津冀地区的多数小城镇反而形成推力,将优秀的人才和资源推往北京和天津。”赵晖说,现在京津冀地区村镇人口占整个京津冀地区总人口的64%,超过了一半以上,这是一个最大的创造源泉,某种意义上是决定该地区协同发展水平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地区协同发展必须形成城镇密集的网,小城镇是网的支点,网强,必须有密集和强的支点,否则不成网,而是若干点和线。”

 

      针对这一问题,彭森表示,要在京津冀开展新型城镇化和中小城市综合改革的试点,围绕探索多元化城市的投融资机制,创新行政管理和降低行政成本模式的改革任务,开展新型城镇化的试点,重点推进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的向外疏解。

 

------分隔线----------------------------
  • 上一篇:新造珠江特大桥9月合龙到市区缩减1小时
  • 下一篇:深圳外环高速开建全长93公里双向六车道
------分隔线----------------------------

相关阅读

·2023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   24-02-01
·深圳官宣一季度入市计划!19新盘超万套住宅   24-02-01
·全国首批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落地广州   24-02-01
·新房成交套数超深莞两城总和,谁还在买惠州房子?   24-02-01
·北京去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122.6万平,同比增7.9%   24-02-01
热点内容
  • 河北香河普通商品房限价每平方米7500元
  • 北京配建保障房期待配建租售政策
  • 上海二手房中小户型售价仍上涨
  • 重庆新房成交量持续下挫 市场存量在加
  • 美国房市恐陷入恶性循环
  • 5月南京房价涨幅跌至最低 专家称房价仍
  • 顺德最大规模限价房美的广夏花园或售45
  • 五一抢购潮背后:一线城市回暖无期
  • 上海再现高价房:单价24万元
  • 广州天河广氮花园经适房将于今年12月份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