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佛山首个配建保障房的商住用地在禅城区土地交易中心以底价成交。鉴于该宗土地的性质,竞得人需要优先建设保障房和佛山名镇项目配建的拆迁安置房。
市国土部门负责人表示,这种模式将逐步在各区铺开。
建成后买方将无偿移交部分住宅给政府
根据挂牌出让文件,该地块编号为佛禅(挂)2011—010,位于禅城区港口路西侧、华新路南侧、澜石二路北侧,占地约5.5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3.26万平方米,用途为居住用地,兼容行政办公、商业服务业设施、文化设施用地。上周五,这宗地以起拍价6110万元成交,折合楼面地价约为263元/平方米(未扣除保障房面积和保障房建设成本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土地出让条件中,清楚地规定了这一地块的双重“身份”——属于保障性住房和佛山名镇项目配建拆迁安置房地块,竞买申请人须书面承诺优先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安置房。
按政府要求,建成后买方必须无偿移交约8.3万平方米的住宅、1.01万平方米的商业、724个汽车车位和3838平方米自行车位给禅城区政府,用于保障性住房和佛山名镇改造项目安置房。其中60㎡以内的安置房和保障性住房不少于900套。
佛山名镇功能区管委会综合协调部部长何文志表示,目前佛山名镇动迁范围内约70%的居民已签订了拆迁合同,绝大部分都是选择产权置换的形式。在四大安置小区所属的地块中,港口路西侧地块最先进入挂牌阶段。此外,其安置房的总面积较大,与朝安路的安置小区相当,目前已有超过1000户的佛山名镇拆迁居民选择回迁到港口路西侧。
国土部门:
商住用地将尽量配建保障房
市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接下来以这种组合方式来推地的情况会逐步在各区铺开,“只是时间先后的问题”。但目前各区还有上报具体的计划和数字到市国土部门。
负责人表示,该模式是解决保障房任务的途径之一,有一定的优势和保障。根据政府要求,开发商必须在规定的开工及竣工时间内,按照规划设计配建好符合资格的区位、户型和套数的保障房。负责人说,若单纯通过划拨土地,由政府全额出资兴建保障房,审批的周期会相对较长。
另一方面,国土部门在这类土地的出让价格方面会定得比其他商住用地低,对于开发商而言,扣除保障房面积和建设成本,仍具有吸引力。而站在政府的角度,“少收的地价”相当于拨出该部分财政支出来兴建保障房。
根据5月市出台的《2011年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实施方案》,为了扩大公租房房源,鼓励在商品房建设项目、各类产业园区中集中配建保障房(配建比例由各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目前建设保障房有多种方式,除了上述两种方式,还有划拨土地由政府出资兴建、改建等方式。 |
佛山首个配建保障房商住用地成交 模式将推广
2011-07-04 | 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