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融资困难 房企掀赴港买壳潮-中地会
中地会 > 房企融资 >

内地融资困难 房企掀赴港买壳潮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13年04月27日

 

      4月22日,继万达拟收购恒力商业地产大股东65%股权,业界又传出绿地集团有意收购港股公司盛高置地。一时间,内地房企兴起赴港买壳风潮。

 

      有研究报告显示,未来一、二年内地房企必须偿还贷款和信托总金额达3000亿元人民币,而目前内地融资较困难,未来可能还有约10家内地房企将赴港上市融资。

 

     赴港买壳渐成趋势

 

     4月19日,上海中高端物业开发商盛高置地宣告停牌,“待发有关内幕消息公告”。4月22日,有媒体报道,绿地集团内部已经公布收购盛高置地是事实。目前,双方还没有对外界发表正式声明。

 

     据了解,盛高置地是一家起家于上海的民营地产企业,目前在上海、无锡等多个长三角城市拥有土地储备。截至去年底,盛高置地手持现金29.52亿元,仅能够应付20亿元短期债务和未支付土地款项。该公司借贷总额为74.84亿元,净负债比率为85%。

 

     从2012年6月至今年1月,盛高置地在短短半年多的时间卖了三个项目套现了20多亿元,但对高负债的盛高置地来讲,依然难以挽救困局。盛高置地2012年年报指出,将致力寻求不同的合伙形式以共同开发项目。因此,盛高置地再次出售项目股份甚至企业全盘出售均是情理之中的事。

 

     绿地集团或许是最好的接盘者。公开资料显示,绿地2012年营业收入超过2400亿,其中房地产板块销售1050亿,仅屈居万科之后位列全行业第二。

 

     今年1月份,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首度公开表示,绿地集团香港买壳的计划已进入操作阶段,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完成酒店集团以及海外业务的分拆,在香港借壳上市。

 

     而在3月底,大连万达集团旗下万达商业地产,也赴港注资港股公司恒力地产,欲借壳上市。据港交所记录显示,万达于3月20日已申报持有恒力24.8亿股,成为最大单一股东。另外,恒力在3月22日公布,其大股东陈长伟已签订协议,将所持65%股权售予大连万达。

 

     去年,“招保万金”均陆续在港借壳上市。目前,万达、绿地也跟上了“内房股”在港上市的步伐。分析人士认为,在当前房地产企业A股上市受阻的情况下,借壳在港上市已成趋势。

 

     10家内地房企紧锣密鼓

 

     业内人士认为,在宏观调控政策趋严、开发商资金链趋紧的双重压力下,房地产行业的整合速度进一步加快,尤其是从去年开始,房企股权转让、并购等案例密集出现。

 

     有知情人士透露,在B股上市的江苏新城,多年无法融资,市值太低,也想转而在H股上市。

 

     由于调控的原因,房企的融资渠道收窄,银行贷款审查严格,A股房企的IPO上市基本上已暂停,而即使是A股上市房企,也仅仅是首开、金融街等保障房项目的再融资获得了批准。

 

     “对于房企而言,不一定卖得了好价钱,但重要的是获得港股这一融资渠道,未来融资方便。”对于内地房企集体赴港上市,一位证券分析师认为,相比A股,只要在H股上市成功,融资的阀门就一直开着。

 

     分析表示,未来一、二年内,内地房地产企业须要偿还贷款和信托达3000亿元人民币,而内地融资较困难,目前约10家内地房企客户正洽谈来港上市,多为中型发展商,其中包括有营运和持有酒店的企业,相信下半年有望陆续上市。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4月22日,继万达拟收购恒力商业地产大股东65%股权,业界又传出绿地集团有意收购港股公司盛高置地。一时间,内地房企兴起赴港买壳风潮。 有研究报告显示,未来一、二年内地房企必须偿还贷款和信托总金额达3000亿元人民币,而目前内地融资较困难,未来可能还有
/zdh/images/defaultpic.gif
内地融资困难 房企掀赴港买壳潮-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房企融资 > 正文

内地融资困难 房企掀赴港买壳潮

2013-04-27 |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我要分享 ▼

 

      4月22日,继万达拟收购恒力商业地产大股东65%股权,业界又传出绿地集团有意收购港股公司盛高置地。一时间,内地房企兴起赴港买壳风潮。

 

      有研究报告显示,未来一、二年内地房企必须偿还贷款和信托总金额达3000亿元人民币,而目前内地融资较困难,未来可能还有约10家内地房企将赴港上市融资。

 

     赴港买壳渐成趋势

 

     4月19日,上海中高端物业开发商盛高置地宣告停牌,“待发有关内幕消息公告”。4月22日,有媒体报道,绿地集团内部已经公布收购盛高置地是事实。目前,双方还没有对外界发表正式声明。

 

     据了解,盛高置地是一家起家于上海的民营地产企业,目前在上海、无锡等多个长三角城市拥有土地储备。截至去年底,盛高置地手持现金29.52亿元,仅能够应付20亿元短期债务和未支付土地款项。该公司借贷总额为74.84亿元,净负债比率为85%。

 

     从2012年6月至今年1月,盛高置地在短短半年多的时间卖了三个项目套现了20多亿元,但对高负债的盛高置地来讲,依然难以挽救困局。盛高置地2012年年报指出,将致力寻求不同的合伙形式以共同开发项目。因此,盛高置地再次出售项目股份甚至企业全盘出售均是情理之中的事。

 

     绿地集团或许是最好的接盘者。公开资料显示,绿地2012年营业收入超过2400亿,其中房地产板块销售1050亿,仅屈居万科之后位列全行业第二。

 

     今年1月份,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首度公开表示,绿地集团香港买壳的计划已进入操作阶段,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完成酒店集团以及海外业务的分拆,在香港借壳上市。

 

     而在3月底,大连万达集团旗下万达商业地产,也赴港注资港股公司恒力地产,欲借壳上市。据港交所记录显示,万达于3月20日已申报持有恒力24.8亿股,成为最大单一股东。另外,恒力在3月22日公布,其大股东陈长伟已签订协议,将所持65%股权售予大连万达。

 

     去年,“招保万金”均陆续在港借壳上市。目前,万达、绿地也跟上了“内房股”在港上市的步伐。分析人士认为,在当前房地产企业A股上市受阻的情况下,借壳在港上市已成趋势。

 

     10家内地房企紧锣密鼓

 

     业内人士认为,在宏观调控政策趋严、开发商资金链趋紧的双重压力下,房地产行业的整合速度进一步加快,尤其是从去年开始,房企股权转让、并购等案例密集出现。

 

     有知情人士透露,在B股上市的江苏新城,多年无法融资,市值太低,也想转而在H股上市。

 

     由于调控的原因,房企的融资渠道收窄,银行贷款审查严格,A股房企的IPO上市基本上已暂停,而即使是A股上市房企,也仅仅是首开、金融街等保障房项目的再融资获得了批准。

 

     “对于房企而言,不一定卖得了好价钱,但重要的是获得港股这一融资渠道,未来融资方便。”对于内地房企集体赴港上市,一位证券分析师认为,相比A股,只要在H股上市成功,融资的阀门就一直开着。

 

     分析表示,未来一、二年内,内地房地产企业须要偿还贷款和信托达3000亿元人民币,而内地融资较困难,目前约10家内地房企客户正洽谈来港上市,多为中型发展商,其中包括有营运和持有酒店的企业,相信下半年有望陆续上市。

 

------分隔线----------------------------
  • 上一篇:房企一季度融资逾千亿 同比增长96%
  • 下一篇:四房企一周海外融资50亿 龙头企业现优势
------分隔线----------------------------

相关阅读

·银保监会召开2023年工作会议   23-01-19
·银保监会召开2022年工作会议 努力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   22-01-26
·银保监会:房贷政策没有变化 个别地方和银行调整在允   20-03-20
·房贷利率换锚:利率走势未定? 市场不再独宠LPR   20-03-06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三季度例会 优化融资结构和信   18-10-09
热点内容
  • 央行称IMF评估报告对某些问题不够全面
  • 上海个人房贷去年10月以来首现负增长
  • 房企销售环比继续缩水 险资紧握3亿股地
  • 未来3年将有4030亿美元投全球商用地产
  • 银监会:密切关注房地产贷款风险
  • 深圳华润银行首套房贷利率可达8折优惠
  • 国际机构借"唱空"抬高房企海外融资成
  • 内地融资持续困难中小房企扎堆香港等壳
  • 超8000亿元资金瞄准楼市 外资集结商业
  • 渣打房贷利率提高2.4倍 面临5000余名客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