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河:应对供给冲击 减少因疫情垄断-中地会
中地会 > 专家顾问 >

马晓河:应对供给冲击 减少因疫情垄断

  2022年04月29日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马晓河谈供给冲击。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三重压力”,需求紧缩、供给冲击,还有预期减弱。中国的供给冲击的表现有多样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冠疫情爆发并多次反弹持续蔓延,阻断和延缓生产链、供应链。去年年中,煤慌、电慌、柜慌,还有原材料短缺形成供给冲击,引起价格上涨。香港学者做过一个模型测算,假定疫情反弹导致北上广深全面封城
封市一个月,会对这四个城市的实际收入减少61%,将会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12%。目前全国许多地方的封城、封市、封路对我们的汽车产业、电子零部件、电脑、机械、医疗、半导体、物流影响是比较大的。
 
  第二,去年以来,我们对房地产在金融上采取限贷、抽贷、断贷等措施,教育“双减”,一刀切的“减碳”,还有环境整治等等,每项措施可能是合理正确的,但几项合理措施在同一空间,同一时间推出,带来的供
给冲击不容忽视。比如就业、产品供应、销售、投资等等。
 
  第三,中美贸易战和经济、科技、贸易规则脱钩,俄乌战争等会导致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发生变化,导致中国在关键产业链上出现供给瓶颈。
 
  第四,对疫情和诸多的异常事件,各级政府在面对疫情和诸多异常事件的面前,有意或无意的加强垄断部门的管理权限。比如价格管制,封城、封市、封路,这样就加剧了供给冲击,导致供给冲击对经济影响更严重。
 
  应对供给冲击,要实行稳定化的财政货币政策,重点要在突破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瓶颈制约上下工夫。要防止因供给冲击引起的通货膨胀。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扶持力度,千方百计降低他们的经营成本。通过财政政策和其他政策为中低收入群体减负增收。稳定中等收入群体,让中等收入群体不由于供给冲击突然之间变成低收入群体。对内减少垄断,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降低各级地方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强度,把各级地方政府干预市场约束在法治框架下。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马晓河谈供给冲击。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三重压力,需求紧缩、供给冲击,还有预期减弱。中国的供给冲击的表现有多样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冠疫情爆发并多次反弹持续蔓延,阻断和延缓生产链、供应链。去年年中,煤慌
/zdh/images/defaultpic.gif
马晓河:应对供给冲击 减少因疫情垄断-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专家顾问 > 正文

马晓河:应对供给冲击 减少因疫情垄断

2022-04-29 |

我要分享 ▼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马晓河谈供给冲击。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三重压力”,需求紧缩、供给冲击,还有预期减弱。中国的供给冲击的表现有多样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新冠疫情爆发并多次反弹持续蔓延,阻断和延缓生产链、供应链。去年年中,煤慌、电慌、柜慌,还有原材料短缺形成供给冲击,引起价格上涨。香港学者做过一个模型测算,假定疫情反弹导致北上广深全面封城
封市一个月,会对这四个城市的实际收入减少61%,将会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12%。目前全国许多地方的封城、封市、封路对我们的汽车产业、电子零部件、电脑、机械、医疗、半导体、物流影响是比较大的。
 
  第二,去年以来,我们对房地产在金融上采取限贷、抽贷、断贷等措施,教育“双减”,一刀切的“减碳”,还有环境整治等等,每项措施可能是合理正确的,但几项合理措施在同一空间,同一时间推出,带来的供
给冲击不容忽视。比如就业、产品供应、销售、投资等等。
 
  第三,中美贸易战和经济、科技、贸易规则脱钩,俄乌战争等会导致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发生变化,导致中国在关键产业链上出现供给瓶颈。
 
  第四,对疫情和诸多的异常事件,各级政府在面对疫情和诸多异常事件的面前,有意或无意的加强垄断部门的管理权限。比如价格管制,封城、封市、封路,这样就加剧了供给冲击,导致供给冲击对经济影响更严重。
 
  应对供给冲击,要实行稳定化的财政货币政策,重点要在突破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瓶颈制约上下工夫。要防止因供给冲击引起的通货膨胀。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扶持力度,千方百计降低他们的经营成本。通过财政政策和其他政策为中低收入群体减负增收。稳定中等收入群体,让中等收入群体不由于供给冲击突然之间变成低收入群体。对内减少垄断,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降低各级地方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强度,把各级地方政府干预市场约束在法治框架下。
------分隔线----------------------------
  • 上一篇:管涛谈参加总理座谈会感受
  • 下一篇:管涛:市场需要更多改善现金流的增量纾困政策
------分隔线----------------------------

相关阅读

·陈锡文: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全新挑战   24-03-18
·范恒山:五方面因素支撑2024年经济发展   24-01-31
·马晓河:2024年一些新的积极因素将延续   24-01-31
·陈锡文:围绕五方面重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24-01-31
·范恒山: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主基调   24-01-31
热点内容
  • 范恒山:促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与
  • 易宪容:楼市最新数据的三大特点
  • 范恒山:广深联动的意义与路径
  • 范恒山:五方面因素支撑2024年经济发展
  • 管涛:人民币汇率走势将重回经济基本面
  • 陈锡文:中国农业转移人口的城镇化进程
  • 管涛:防范国际收支风险 关键是做好自
  • 陈锡文:农村集建用地若短期全部入市会
  • 管涛:市场需要更多改善现金流的增量纾
  • 管涛:“双循环”要减少货币错配 避免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