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特大城市人口疏散借鉴:做强周边中小城市-中地会
中地会 > 中地会观察 >

国外特大城市人口疏散借鉴:做强周边中小城市

瞭望东方周刊  2014年01月21日

 

  在解决的路径上,他们着眼点在于通过规划、政策等,先把周边中小城市的吸引力不断做强。这样,城市中心的人就被外围的中小城市吸引走,而不是被政府部门硬性搬走,更不是被“赶走”

 

  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特大城市、大城市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人口过多,资源环境承受不了,带来交通拥堵等问题。因此,一些城市想到了要把一些大型市场、工商企业、就业人员“搬迁”出城。

 

  这就引发了一个有趣也很深刻的话题:大型、特大型城市为了疏散人口,能不能采取搬迁措施?应该搬迁啥?如何搬迁?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搬迁”是普遍采用的办法。其中,在搬迁什么、如何搬迁等方面,有许多经验值得借鉴。

 

  将行政中心搬迁出去是一种做法。例如,巴西东南部人满为患,中西部却荒无人烟。巴西政府于1956年决定在中西部戈亚斯州海拔1100米的高原上建设新都,定名巴西利亚。1960年正式迁都于此,巴西利亚因此成为20世纪建造的首都。

 

  2013年7月1日,韩国正式启用行政中心城市世宗市。从9月14日起,韩国16个中央部门和20个下属机构(不包括总统府和国会)开始迁移到新的行政首都世宗办公。预计全部迁移工作在2014年底前完成。

 

  结合新城建设,进行人口疏散是另外一种做法。日本是这方面较典型的代表。

 

  1968年,日本进行第二次东京区域规划,提出将生活、教育、研究等机构设施向东京郊区疏散,继续建设新宿、涩谷、池袋等新城。1976年进行第三次东京区域规划,主要内容是向新城引导和疏散工业、大学,在新城建立大型综合服务机构与设施,新城因此具有了一定的产业和功能布局,对人口的吸引力大大增强,人往城外走,这就减轻了中心区的人口压力。

 

  通过各种办法让郊区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以促进人口向外流动,是又一种做法。比如,法国一些城市在周边地区规划了许多的“肺”,也就是树林,使得这些地方环境优美,吸引人去居住、就业。巴黎长期实施有利于郊区发展的住宅政策,帮助中高收入者获得住宅建筑抵押贷款,鼓励人口向郊区流动。

 

  通过公共服务特别是教育资源配置的改善,改进地方教育条件,也能促进人口的合理分布。瑞典的教育管理体制原为中央集权,后来转化为地方分权。地方政府有了更多的自治权与更大的责任,办出了更好的学校,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人口分布由此也开始从中心向外流动,至少为了孩子教育挤进城里的现象有所缓解。

 

  简要来看,国外的一些城市和我国一样,面临着人口过于集中的问题,他们也通过人口疏散来化解。但是在解决的路径上,他们着眼点在通过规划、政策等,先把周边中小城市的吸引力不断做强。这样,城市中心的人就被外围的中小城市吸引走,而不是被政府部门硬性搬走,更不是被“赶走”。

 

  城是物理性存在,通过物理的办法很容易去拆除去搬迁。但城里住着的人,任何机构和部门都没有权力随意让其搬迁,让他们像物件一样被“挪出城”。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就要尊重人的选择。政府部门能做的,是在周边地区进行较好的规划,提供较为理想的环境、做好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以及打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这样,人们自然会被吸引“出去”。

 

  疏散特大城市的人口,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方法、智慧,还有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在解决的路径上,他们着眼点在于通过规划、政策等,先把周边中小城市的吸引力不断做强。这样,城市中心的人就被外围的中小城市吸引走,而不是被政府部门硬性搬走,更不是被赶走 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特大城市、大城市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人口过多,资源环境承受
/zdh/images/defaultpic.gif
国外特大城市人口疏散借鉴:做强周边中小城市-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中地会观察 > 正文

国外特大城市人口疏散借鉴:做强周边中小城市

2014-01-21 | 瞭望东方周刊

我要分享 ▼

 

  在解决的路径上,他们着眼点在于通过规划、政策等,先把周边中小城市的吸引力不断做强。这样,城市中心的人就被外围的中小城市吸引走,而不是被政府部门硬性搬走,更不是被“赶走”

 

  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特大城市、大城市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人口过多,资源环境承受不了,带来交通拥堵等问题。因此,一些城市想到了要把一些大型市场、工商企业、就业人员“搬迁”出城。

 

  这就引发了一个有趣也很深刻的话题:大型、特大型城市为了疏散人口,能不能采取搬迁措施?应该搬迁啥?如何搬迁?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搬迁”是普遍采用的办法。其中,在搬迁什么、如何搬迁等方面,有许多经验值得借鉴。

 

  将行政中心搬迁出去是一种做法。例如,巴西东南部人满为患,中西部却荒无人烟。巴西政府于1956年决定在中西部戈亚斯州海拔1100米的高原上建设新都,定名巴西利亚。1960年正式迁都于此,巴西利亚因此成为20世纪建造的首都。

 

  2013年7月1日,韩国正式启用行政中心城市世宗市。从9月14日起,韩国16个中央部门和20个下属机构(不包括总统府和国会)开始迁移到新的行政首都世宗办公。预计全部迁移工作在2014年底前完成。

 

  结合新城建设,进行人口疏散是另外一种做法。日本是这方面较典型的代表。

 

  1968年,日本进行第二次东京区域规划,提出将生活、教育、研究等机构设施向东京郊区疏散,继续建设新宿、涩谷、池袋等新城。1976年进行第三次东京区域规划,主要内容是向新城引导和疏散工业、大学,在新城建立大型综合服务机构与设施,新城因此具有了一定的产业和功能布局,对人口的吸引力大大增强,人往城外走,这就减轻了中心区的人口压力。

 

  通过各种办法让郊区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以促进人口向外流动,是又一种做法。比如,法国一些城市在周边地区规划了许多的“肺”,也就是树林,使得这些地方环境优美,吸引人去居住、就业。巴黎长期实施有利于郊区发展的住宅政策,帮助中高收入者获得住宅建筑抵押贷款,鼓励人口向郊区流动。

 

  通过公共服务特别是教育资源配置的改善,改进地方教育条件,也能促进人口的合理分布。瑞典的教育管理体制原为中央集权,后来转化为地方分权。地方政府有了更多的自治权与更大的责任,办出了更好的学校,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人口分布由此也开始从中心向外流动,至少为了孩子教育挤进城里的现象有所缓解。

 

  简要来看,国外的一些城市和我国一样,面临着人口过于集中的问题,他们也通过人口疏散来化解。但是在解决的路径上,他们着眼点在通过规划、政策等,先把周边中小城市的吸引力不断做强。这样,城市中心的人就被外围的中小城市吸引走,而不是被政府部门硬性搬走,更不是被“赶走”。

 

  城是物理性存在,通过物理的办法很容易去拆除去搬迁。但城里住着的人,任何机构和部门都没有权力随意让其搬迁,让他们像物件一样被“挪出城”。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就要尊重人的选择。政府部门能做的,是在周边地区进行较好的规划,提供较为理想的环境、做好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以及打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这样,人们自然会被吸引“出去”。

 

  疏散特大城市的人口,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方法、智慧,还有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分隔线----------------------------
  • 上一篇:中国地产代理业剧变世联行大转身
  • 下一篇:市场分化明显十大房企占全国一成销售额
------分隔线----------------------------

相关阅读

·9 月份广东房市持续承压 多地触及年内成交低点   24-11-20
·上半年超五成上市房企亏损 近七成销售额降超 40%   24-11-20
·8 月份广佛等 7 市成交环比降超 20% 5 市同比正增长    24-09-04
·7 月份广东多数城市成交环比回落 12 个楼盘成交超万平   24-09-04
·上半年广东省经营性用地出让金同比降73%   24-07-19
热点内容
  • 龙头房企业绩逆市飘红发出什么信号
  • 业内称楼市“政策底”渐近
  • 人口普查数据隐藏楼市密码
  • 警惕保障房建设“一边缺钱一边挪用”
  • 不能降不敢降 解读通州楼市的尴尬困局
  • 2012:避风三四线
  • 保障房赶工别落入进度陷阱
  • 首个国土空间规划出炉 恐加剧地方利益
  • 呼声急 保障房建设为何“水不激鱼不跳
  • 楼市限购与其一味严不如先治乱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