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信息联网遇多重阻力难以短期内实现-中地会
中地会 > 中地会观察 >

住房信息联网遇多重阻力难以短期内实现

经济参考报  2013年11月25日

 

  四川省住建厅22日宣布,四川省年内将实现三级住房信息系统联网。值得注意的是,省内三级系统联网何时与全国联网,四川尚无时间表。

 

  截至目前,距住建部首次提出的住房信息联网“最后期限”已时隔近17个月,距第二次承诺的2013年6月底也已过去5个月。一次次的爽约,让住房信息联网恍若可见却又难以企及。但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全社会房产、信用等基础数据统一平台,推进部门信息共享”。随着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确立,住房信息联网再次被提上日程。

 

  信息联网意味着我国住房信息将走向透明,从而给房地产市场添加变数。对此,专家认为,住房信息联网是征收房产税的基础,其对于市场的影响一方面在于将会逼出部分存量房,缓解供需关系,另一方面将为我国房地产调控提供更精确的数据资料支撑。但其对市场影响程度则取决于联网数据的完整度与开放度。

 

  进程

  住房信息“联而不通”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实现不动产审批、交易和登记信息在有关部门间依法依规互通共享,消除“信息孤岛”。

 

  与此同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表示,推动建立信用信息交换共享机制,逐步形成覆盖全部信用主体、所有信用信息类别、全国所有区域的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多次爽约的住房信息联网再次被提上日程。此前,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全国40个重点城市的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应于2012年6月30日前实现与住建部联网。与此同时,按照住建部相关负责人的表述,2013年6月底将完成500个城市的住房信息联网工作。但直到现在,仅有部分城市内部进行联网,或技术性联网,真正联网并没有实质性进展。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多个城市房管部门证实,我国二级重点城市已全部实现与住建部技术性联网。多地房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事实上,与住建部联网已没有技术上的障碍,这些城市2012年就完成了与住建部联网。

 

  “但与住建部联网都处于‘联而不通’的状态。”上述负责人之一表示,虽然从技术层面已与住建部进行联网,但并未实质性开通。所以目前只能在各地查询本地信息,还未做到全国互联。

 

  据了解,住房信息联网意在对异地购房和多套购房行为进行监管,以及对房地产税政策提供数据支撑。最初设计是要求为公安、民政、规划、土地、金融、统计等部门提取相关信息预留数据接口。

 

  根据住建部的整体方案,整个住房信息系统将分为三大应用系统,分别为住房监测分析、住房公积金监管和住房保障监管。住建部将地方自建的数据库收集,统一数据格式录入数据中心,形成一个统一的监控平台。

 

  住建部政策研究室房地产处处长赵路兴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信息联网意味着我国个人房产信息进一步透明,但其仍面临众多阻碍。一方面,我国房地产发展较快的同时,管理却未能跟上,因此,各地对于房产信息采集的标准、程序、内容等有较大差异,而我国不动产登记需由过去纸质信息录入成电子信息,造成不少障碍。另一方面,中国自古将房产作为储蓄使用,是家庭的最大财产,也是个人隐私最大部分。因此,意味着财产公开的房产查询面临的阻力可想而知。

 

  而除了上述问题外,我国独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一定影响,赵路兴说,我国除了商品房以外,各地还存在大量的其他房产可能未录入住房信息系统,包括名目繁多的保障房、房改房、自建房等。“究竟哪些房子必须录入,我国还没有明确规定,因此,各地对于这部分差异较大,这样信息便不完整,也同时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博弈

  信息联网面临多重阻力

 

  住房信息联网与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一样,被外界披上了“反腐”的外衣。市场人士认为“房氏家族”屡屡曝光就与房产信息系统和社会征信系统的缺失有关。而信息联网有助于发现腐败活动,斩断利益输送。

 

  但信息联网也不得不面对多套房拥有者的反对。此前,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表示,联网的技术难度不大,但地方政府和公众并不情愿接受联网。“住房信息联网的进度并不理想,在实施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不小”。

 

  贾康认为,住房信息联网触及部分人的利益,不希望过分将这一财产进行暴露,地方政府不配合、官员信息难公开、基础数据整理庞杂等因素均使这项工作寸步难行。

 

  记者发现,对于住房信息联网,地方政府积极性的确不高。一位地方官员表示,2013年年初,广州番禺区城管局政委蔡彬被查出拥有22套房。“一个处级干部在一个城市的‘家底’就如此触目惊心,要真是全国联网、试点铺开,面临的腐败官员阻力可想而知”。

 

  除了面临腐败官员的阻力外,“信息安全”是另一股重要阻力。“我国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严重。而房产是自古以来我国家庭储蓄最大财产,也是隐私最大部分。”赵路兴表示,很多人顾虑一旦个人房产信息联网,会造成大量个人信息泄露,所以在没有完善的个人信息保障制度之前,联网工作也会有一定的困难。

 

  赵路兴称,一旦信息联网,就意味着房产税将会开征,“信息联网后,开征房产税,多套房拥有者自然有抵触情绪”。

 

  “一些对推进个人住房信息联网有决定权的人可能并不想实现联网,或者不想在当前这个阶段实现联网。”分析表示,房地产行业,一直是许多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部分地方官员担心,住房信息全国联网后,会对地方G D P的增长带来负面影响。特别是陕西神木等三四线靠着房地产业发展起来的城市,当地不少身家千万的富豪都是依靠着房地产发家致富。一旦住房信息全国联网后,可能造成当地房地产的泡沫化,甚至是地方经济体系的半解体。

 

  预期

  市场变化取决于信息透明度

 

  此前,对于信息联网的兄弟———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SO H 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在微博中表示:“这是好政策,如果今年实施,房价马上会跌。”

 

  “会挤出部分存量房,加大市场供应量。”分析表示,一方面,信息联网意味着财产公开,房产隐秘资产的功能消失。另一方面,信息联网意味着征收房产税,房产类黄金的储蓄财富作用下降。当原有作用消失,自然会迫使多套房拥有者抛售房产。

 

  信息联网后是否会引起抛房潮?赵路兴认为,即便信息联网过后,也不会出现即刻大规模运动式的抛房现象。“过于敏感的人会抛一些,大多数人仍会采取观望态度,看后续政策”。

 

  对住房信息联网的降房价效用,赵路兴表示,住房信息联网将对不同城市的影响不同。他认为,三四线城市房价会受较大影响继而下降,但一二线城市降房价较难“我国人口移动方向比较特殊,不是分级节流,是绝大部分向特大城市、大城市流动,呈现中小城市净流出、特大城市净流入怪相。所以需求可以较好支撑,但房价涨幅将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专家表示,政策“可大可小”,信息联网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程度还取决于信息的透明度,透明度则包括数据完整度和开放度。他认为,如果我国住房信息联网后仅提供内部查询,则对市场影响较小。但如果像香港一样完全透明化,房屋价值可明确估算,并可查询每个人名下房产,则市场将会发生较大变化。据他介绍,香港住房信息是完全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查询。可以查询到房屋购买日期,交易次数以及每次交易价格,之前主人,周围房产价值等等。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四川省住建厅22日宣布,四川省年内将实现三级住房信息系统联网。值得注意的是,省内三级系统联网何时与全国联网,四川尚无时间表。 截至目前,距住建部首次提出的住房信息联网最后期限已时隔近17个月,距第二次承诺的2013年6月底也已过去5个月。一次次的爽约
/zdh/images/defaultpic.gif
住房信息联网遇多重阻力难以短期内实现-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中地会观察 > 正文

住房信息联网遇多重阻力难以短期内实现

2013-11-25 | 经济参考报

我要分享 ▼

 

  四川省住建厅22日宣布,四川省年内将实现三级住房信息系统联网。值得注意的是,省内三级系统联网何时与全国联网,四川尚无时间表。

 

  截至目前,距住建部首次提出的住房信息联网“最后期限”已时隔近17个月,距第二次承诺的2013年6月底也已过去5个月。一次次的爽约,让住房信息联网恍若可见却又难以企及。但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全社会房产、信用等基础数据统一平台,推进部门信息共享”。随着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确立,住房信息联网再次被提上日程。

 

  信息联网意味着我国住房信息将走向透明,从而给房地产市场添加变数。对此,专家认为,住房信息联网是征收房产税的基础,其对于市场的影响一方面在于将会逼出部分存量房,缓解供需关系,另一方面将为我国房地产调控提供更精确的数据资料支撑。但其对市场影响程度则取决于联网数据的完整度与开放度。

 

  进程

  住房信息“联而不通”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实现不动产审批、交易和登记信息在有关部门间依法依规互通共享,消除“信息孤岛”。

 

  与此同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表示,推动建立信用信息交换共享机制,逐步形成覆盖全部信用主体、所有信用信息类别、全国所有区域的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多次爽约的住房信息联网再次被提上日程。此前,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全国40个重点城市的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应于2012年6月30日前实现与住建部联网。与此同时,按照住建部相关负责人的表述,2013年6月底将完成500个城市的住房信息联网工作。但直到现在,仅有部分城市内部进行联网,或技术性联网,真正联网并没有实质性进展。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多个城市房管部门证实,我国二级重点城市已全部实现与住建部技术性联网。多地房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事实上,与住建部联网已没有技术上的障碍,这些城市2012年就完成了与住建部联网。

 

  “但与住建部联网都处于‘联而不通’的状态。”上述负责人之一表示,虽然从技术层面已与住建部进行联网,但并未实质性开通。所以目前只能在各地查询本地信息,还未做到全国互联。

 

  据了解,住房信息联网意在对异地购房和多套购房行为进行监管,以及对房地产税政策提供数据支撑。最初设计是要求为公安、民政、规划、土地、金融、统计等部门提取相关信息预留数据接口。

 

  根据住建部的整体方案,整个住房信息系统将分为三大应用系统,分别为住房监测分析、住房公积金监管和住房保障监管。住建部将地方自建的数据库收集,统一数据格式录入数据中心,形成一个统一的监控平台。

 

  住建部政策研究室房地产处处长赵路兴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信息联网意味着我国个人房产信息进一步透明,但其仍面临众多阻碍。一方面,我国房地产发展较快的同时,管理却未能跟上,因此,各地对于房产信息采集的标准、程序、内容等有较大差异,而我国不动产登记需由过去纸质信息录入成电子信息,造成不少障碍。另一方面,中国自古将房产作为储蓄使用,是家庭的最大财产,也是个人隐私最大部分。因此,意味着财产公开的房产查询面临的阻力可想而知。

 

  而除了上述问题外,我国独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一定影响,赵路兴说,我国除了商品房以外,各地还存在大量的其他房产可能未录入住房信息系统,包括名目繁多的保障房、房改房、自建房等。“究竟哪些房子必须录入,我国还没有明确规定,因此,各地对于这部分差异较大,这样信息便不完整,也同时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博弈

  信息联网面临多重阻力

 

  住房信息联网与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一样,被外界披上了“反腐”的外衣。市场人士认为“房氏家族”屡屡曝光就与房产信息系统和社会征信系统的缺失有关。而信息联网有助于发现腐败活动,斩断利益输送。

 

  但信息联网也不得不面对多套房拥有者的反对。此前,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表示,联网的技术难度不大,但地方政府和公众并不情愿接受联网。“住房信息联网的进度并不理想,在实施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不小”。

 

  贾康认为,住房信息联网触及部分人的利益,不希望过分将这一财产进行暴露,地方政府不配合、官员信息难公开、基础数据整理庞杂等因素均使这项工作寸步难行。

 

  记者发现,对于住房信息联网,地方政府积极性的确不高。一位地方官员表示,2013年年初,广州番禺区城管局政委蔡彬被查出拥有22套房。“一个处级干部在一个城市的‘家底’就如此触目惊心,要真是全国联网、试点铺开,面临的腐败官员阻力可想而知”。

 

  除了面临腐败官员的阻力外,“信息安全”是另一股重要阻力。“我国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严重。而房产是自古以来我国家庭储蓄最大财产,也是隐私最大部分。”赵路兴表示,很多人顾虑一旦个人房产信息联网,会造成大量个人信息泄露,所以在没有完善的个人信息保障制度之前,联网工作也会有一定的困难。

 

  赵路兴称,一旦信息联网,就意味着房产税将会开征,“信息联网后,开征房产税,多套房拥有者自然有抵触情绪”。

 

  “一些对推进个人住房信息联网有决定权的人可能并不想实现联网,或者不想在当前这个阶段实现联网。”分析表示,房地产行业,一直是许多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部分地方官员担心,住房信息全国联网后,会对地方G D P的增长带来负面影响。特别是陕西神木等三四线靠着房地产业发展起来的城市,当地不少身家千万的富豪都是依靠着房地产发家致富。一旦住房信息全国联网后,可能造成当地房地产的泡沫化,甚至是地方经济体系的半解体。

 

  预期

  市场变化取决于信息透明度

 

  此前,对于信息联网的兄弟———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SO H 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在微博中表示:“这是好政策,如果今年实施,房价马上会跌。”

 

  “会挤出部分存量房,加大市场供应量。”分析表示,一方面,信息联网意味着财产公开,房产隐秘资产的功能消失。另一方面,信息联网意味着征收房产税,房产类黄金的储蓄财富作用下降。当原有作用消失,自然会迫使多套房拥有者抛售房产。

 

  信息联网后是否会引起抛房潮?赵路兴认为,即便信息联网过后,也不会出现即刻大规模运动式的抛房现象。“过于敏感的人会抛一些,大多数人仍会采取观望态度,看后续政策”。

 

  对住房信息联网的降房价效用,赵路兴表示,住房信息联网将对不同城市的影响不同。他认为,三四线城市房价会受较大影响继而下降,但一二线城市降房价较难“我国人口移动方向比较特殊,不是分级节流,是绝大部分向特大城市、大城市流动,呈现中小城市净流出、特大城市净流入怪相。所以需求可以较好支撑,但房价涨幅将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专家表示,政策“可大可小”,信息联网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程度还取决于信息的透明度,透明度则包括数据完整度和开放度。他认为,如果我国住房信息联网后仅提供内部查询,则对市场影响较小。但如果像香港一样完全透明化,房屋价值可明确估算,并可查询每个人名下房产,则市场将会发生较大变化。据他介绍,香港住房信息是完全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查询。可以查询到房屋购买日期,交易次数以及每次交易价格,之前主人,周围房产价值等等。

 

------分隔线----------------------------
  • 上一篇:人民日报:让“小产权房”违法者付出代价
  • 下一篇:房企集体澄清 土地增值税被指最难征
------分隔线----------------------------

相关阅读

·9 月份广东房市持续承压 多地触及年内成交低点   24-11-20
·上半年超五成上市房企亏损 近七成销售额降超 40%   24-11-20
·8 月份广佛等 7 市成交环比降超 20% 5 市同比正增长    24-09-04
·7 月份广东多数城市成交环比回落 12 个楼盘成交超万平   24-09-04
·上半年广东省经营性用地出让金同比降73%   24-07-19
热点内容
  • 龙头房企业绩逆市飘红发出什么信号
  • 业内称楼市“政策底”渐近
  • 人口普查数据隐藏楼市密码
  • 警惕保障房建设“一边缺钱一边挪用”
  • 不能降不敢降 解读通州楼市的尴尬困局
  • 2012:避风三四线
  • 保障房赶工别落入进度陷阱
  • 首个国土空间规划出炉 恐加剧地方利益
  • 呼声急 保障房建设为何“水不激鱼不跳
  • 楼市限购与其一味严不如先治乱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