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受限误伤刚需下半年房贷仍偏紧-中地会
中地会 > 中地会观察 >

公积金受限误伤刚需下半年房贷仍偏紧

中华工商时报  2013年08月02日

  上海、杭州、南京等地的公积金贷款轮候已近3个月。杭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表示,目前公积金贷款率已达90%,并且还将继续保持这一高位。为缓解公积金贷款猛增压力,各地纷纷推出“权宜之计”。业内分析认为,多个城市公积金吃紧,直接原因在于楼市持续走热,成交量大幅攀升,带动公积金使用率提升,存量“见底”。

 

  据本报记者调查,自6月“钱荒”蔓延以来,北京多家银行已收紧房贷,八五折优惠利率逐渐减少,部分银行网点已停止贷款业务,直到明年年初才有可能恢复。与此同时,全国多地公积金余额吃紧,出现缓贷、断贷现象。业内人士预计,住房需求压力不减或使下半年住房贷款依然维持偏紧局面。

 

  楼市回暖促公积金集中爆发

 

  今年以来,严格的限购仍然难以抑制市场反弹,前期购房需求集中释放,上半年中国多地房地产市场成量价齐升的状态。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5143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7%。北京上半年新房成交更是高达4.5万套,创近4年同期新高。

 

  急剧膨胀的购房需求导致今年以来个人购房贷款快速增长。央行数据显示,上半年金融机构新增房地产类贷款1.3万亿元,几乎相当于去年全年。其中,个人购房贷款9.07万亿元,约占整个涉房类新增贷款的70%之多。

 

  上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1-6月上海市共归集住房公积金和补充公积金299.18亿元,同比增长17.76%,与此同时,1-6月住房公积金提取合计179.38亿元,发放住房公积金个贷金额333.8亿元。

 

  温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数据显示,上半年,温州共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33.52亿元,已超过2012年全年公积金贷款总额;郑州市上半年共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19亿元,同比增长100%。

 

 分析介绍,尽管放款数额创下新高,但目前上海公积金个贷政策未变、放款也正常,只不过上半年短期出现过放款速度减缓的情况。

 

  分析称,公积金贷款额度可根据当地房价和归集资金,在许可范围内进行政策微调。“如果当地公积金管理中心出现资金紧张,可适度收紧并提高贷款门槛;资金宽裕了,则可能适当放松。”

 

  多地出台政策解“燃眉之急”

 

  面对公积金吃紧压力,天津、大连、桂林等多地提高缴存上限,武汉甚至取消实行了三年的公积金缴存“保底限高”政策。

 

  在多种应对举措中,杭州推出的“公转商”贴息贷款业务更显积极。杭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近日宣布,将会同4家银行于9月联手推出“个人住房公积金转商业贴息贷款业务”,对符合公积金贷款条件者,由银行按照公积金中心审批额度先行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由公积金中心按月给予利差补贴,待公积金中心资金宽裕时,再将银行商业性贷款置换转回。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此次杭州新政虽然属于“非常时期”的过渡性举措,但也体现了政府应对公积金压力的一次积极探索。

 

  而徐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也于日前宣布,开展“公转商业务”。徐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称,今年以来,徐州市住房公积金提取和贷款总量的迅猛增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正常发放。

 

  而早在7月初,公积金余额不足的合肥就已经采取了“轮候制”来缓解压力。合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称,当公积金贷款资金不足时,公积金中心将按“轮候制”确定贷款发放时间,实行总量控制。在“轮候制”下,公积金中心每月可贷额度将固定,一旦放完,申请市民将要排队等候下月指标。

 

  其实,早在年初,北京、苏州、东莞等城市就已经收紧了公积金政策,官方公布的原因或为配合调控,或为“保持公积金均衡持续运行”。业内人士分析,后者表述的背后就是部分城市公积金余额不足的事实。而如今,杭州、徐州、合肥等城市的表态显然更直接,就是因为缺钱。

 

  公积金受限误伤刚需族

 

  近年来,刚需已经成为了主要的购房群体,所以公积金的受限也难以避免误伤刚需。根据目前的情况,公积金普遍无钱可贷的局面将至少延续到明年,商业银行又流动性趋紧,这都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刚需的释放,下半年可能将迎来楼市销售淡季。业内指出,从目前的情况看,公积金告急,发放、审核程序趋严、时间拉长,降低了相关部门办事效率,也给急于购房者增添烦恼,公积金发放的不及时也让地产商不愿意卖房给使用公积金贷款购房客户。

 

  分析表示,多地公积金贷款激增,包括贷款与提取在内的公积金使用增速明显高于缴纳归集增速。由于公积金封闭运行自行放款的性质,很多城市不得不紧缩公积金贷款或延长办理周期,以此来延缓部分需求入市。为解燃眉之急,借用商业银行资金支持自住需求,以期维持刚需的入市进程。

 

  就全国范围来看,目前有不少楼市繁荣的地区同样面临着住房公积金存量压力,极大影响到普通购房者的购房需要。部分城市通过提高职工存缴额度、降低贷款额度来缓解公积金资金紧张。

 

  专家指出,由于我国公积金制度实行时间较短,尚未建立存贷比率、稳定有效的公积金保值增值投资渠道等机制,公积金超量发放、难以正常增值,以及存在“多数人缴纳、少数人享受”的“负福利”效应突出等问题,亟须相关职能部门协调解决。

 

  业内分析认为,在商业银行贷款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公积金管理中心贴息“公转商”的举措并不能起到多大效用。而若不从房价和公积金政策缺陷的根本上去解决问题,其调整提高公积金缴存上限、降低贷款上限以归集更多资金的做法,也只能是饮鸩止渴。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上海、杭州、南京等地的公积金贷款轮候已近3个月。杭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表示,目前公积金贷款率已达90%,并且还将继续保持这一高位。为缓解公积金贷款猛增压力,各地纷纷推出权宜之计。业内分析认为,多个城市公积金吃紧,直接原因在于楼市持续走热,成交量大
/zdh/images/defaultpic.gif
公积金受限误伤刚需下半年房贷仍偏紧-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中地会观察 > 正文

公积金受限误伤刚需下半年房贷仍偏紧

2013-08-02 | 中华工商时报

我要分享 ▼

  上海、杭州、南京等地的公积金贷款轮候已近3个月。杭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表示,目前公积金贷款率已达90%,并且还将继续保持这一高位。为缓解公积金贷款猛增压力,各地纷纷推出“权宜之计”。业内分析认为,多个城市公积金吃紧,直接原因在于楼市持续走热,成交量大幅攀升,带动公积金使用率提升,存量“见底”。

 

  据本报记者调查,自6月“钱荒”蔓延以来,北京多家银行已收紧房贷,八五折优惠利率逐渐减少,部分银行网点已停止贷款业务,直到明年年初才有可能恢复。与此同时,全国多地公积金余额吃紧,出现缓贷、断贷现象。业内人士预计,住房需求压力不减或使下半年住房贷款依然维持偏紧局面。

 

  楼市回暖促公积金集中爆发

 

  今年以来,严格的限购仍然难以抑制市场反弹,前期购房需求集中释放,上半年中国多地房地产市场成量价齐升的状态。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5143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8.7%。北京上半年新房成交更是高达4.5万套,创近4年同期新高。

 

  急剧膨胀的购房需求导致今年以来个人购房贷款快速增长。央行数据显示,上半年金融机构新增房地产类贷款1.3万亿元,几乎相当于去年全年。其中,个人购房贷款9.07万亿元,约占整个涉房类新增贷款的70%之多。

 

  上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1-6月上海市共归集住房公积金和补充公积金299.18亿元,同比增长17.76%,与此同时,1-6月住房公积金提取合计179.38亿元,发放住房公积金个贷金额333.8亿元。

 

  温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数据显示,上半年,温州共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33.52亿元,已超过2012年全年公积金贷款总额;郑州市上半年共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19亿元,同比增长100%。

 

 分析介绍,尽管放款数额创下新高,但目前上海公积金个贷政策未变、放款也正常,只不过上半年短期出现过放款速度减缓的情况。

 

  分析称,公积金贷款额度可根据当地房价和归集资金,在许可范围内进行政策微调。“如果当地公积金管理中心出现资金紧张,可适度收紧并提高贷款门槛;资金宽裕了,则可能适当放松。”

 

  多地出台政策解“燃眉之急”

 

  面对公积金吃紧压力,天津、大连、桂林等多地提高缴存上限,武汉甚至取消实行了三年的公积金缴存“保底限高”政策。

 

  在多种应对举措中,杭州推出的“公转商”贴息贷款业务更显积极。杭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近日宣布,将会同4家银行于9月联手推出“个人住房公积金转商业贴息贷款业务”,对符合公积金贷款条件者,由银行按照公积金中心审批额度先行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由公积金中心按月给予利差补贴,待公积金中心资金宽裕时,再将银行商业性贷款置换转回。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此次杭州新政虽然属于“非常时期”的过渡性举措,但也体现了政府应对公积金压力的一次积极探索。

 

  而徐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也于日前宣布,开展“公转商业务”。徐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称,今年以来,徐州市住房公积金提取和贷款总量的迅猛增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正常发放。

 

  而早在7月初,公积金余额不足的合肥就已经采取了“轮候制”来缓解压力。合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称,当公积金贷款资金不足时,公积金中心将按“轮候制”确定贷款发放时间,实行总量控制。在“轮候制”下,公积金中心每月可贷额度将固定,一旦放完,申请市民将要排队等候下月指标。

 

  其实,早在年初,北京、苏州、东莞等城市就已经收紧了公积金政策,官方公布的原因或为配合调控,或为“保持公积金均衡持续运行”。业内人士分析,后者表述的背后就是部分城市公积金余额不足的事实。而如今,杭州、徐州、合肥等城市的表态显然更直接,就是因为缺钱。

 

  公积金受限误伤刚需族

 

  近年来,刚需已经成为了主要的购房群体,所以公积金的受限也难以避免误伤刚需。根据目前的情况,公积金普遍无钱可贷的局面将至少延续到明年,商业银行又流动性趋紧,这都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刚需的释放,下半年可能将迎来楼市销售淡季。业内指出,从目前的情况看,公积金告急,发放、审核程序趋严、时间拉长,降低了相关部门办事效率,也给急于购房者增添烦恼,公积金发放的不及时也让地产商不愿意卖房给使用公积金贷款购房客户。

 

  分析表示,多地公积金贷款激增,包括贷款与提取在内的公积金使用增速明显高于缴纳归集增速。由于公积金封闭运行自行放款的性质,很多城市不得不紧缩公积金贷款或延长办理周期,以此来延缓部分需求入市。为解燃眉之急,借用商业银行资金支持自住需求,以期维持刚需的入市进程。

 

  就全国范围来看,目前有不少楼市繁荣的地区同样面临着住房公积金存量压力,极大影响到普通购房者的购房需要。部分城市通过提高职工存缴额度、降低贷款额度来缓解公积金资金紧张。

 

  专家指出,由于我国公积金制度实行时间较短,尚未建立存贷比率、稳定有效的公积金保值增值投资渠道等机制,公积金超量发放、难以正常增值,以及存在“多数人缴纳、少数人享受”的“负福利”效应突出等问题,亟须相关职能部门协调解决。

 

  业内分析认为,在商业银行贷款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公积金管理中心贴息“公转商”的举措并不能起到多大效用。而若不从房价和公积金政策缺陷的根本上去解决问题,其调整提高公积金缴存上限、降低贷款上限以归集更多资金的做法,也只能是饮鸩止渴。

------分隔线----------------------------
  • 上一篇:二三线城市频现空城楼市结构失衡敲警钟
  • 下一篇:广州上半年规划九座新城警惕高价卖地
------分隔线----------------------------

相关阅读

·9 月份广东房市持续承压 多地触及年内成交低点   24-11-20
·上半年超五成上市房企亏损 近七成销售额降超 40%   24-11-20
·8 月份广佛等 7 市成交环比降超 20% 5 市同比正增长    24-09-04
·7 月份广东多数城市成交环比回落 12 个楼盘成交超万平   24-09-04
·上半年广东省经营性用地出让金同比降73%   24-07-19
热点内容
  • 龙头房企业绩逆市飘红发出什么信号
  • 业内称楼市“政策底”渐近
  • 人口普查数据隐藏楼市密码
  • 警惕保障房建设“一边缺钱一边挪用”
  • 不能降不敢降 解读通州楼市的尴尬困局
  • 2012:避风三四线
  • 保障房赶工别落入进度陷阱
  • 首个国土空间规划出炉 恐加剧地方利益
  • 呼声急 保障房建设为何“水不激鱼不跳
  • 楼市限购与其一味严不如先治乱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