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房评:保障房质量问题岂能“技术支持”了事-中地会
中地会 > 中地会观察 >

人民房评:保障房质量问题岂能“技术支持”了事

人民网-房产频道  2012年08月14日

 

 

      7月21日北京城的这场暴雨,让北京首个通过招标方式出让的限价房和廉租房项目住总旗胜家园现出“真容”——屋顶漏水、窗户渗水、地面塌陷。另一个两限房项目首开同馨家园,也被大雨“浇”出了上述问题,更夸张的是该项目还被发现漏装烟道、因使用空心砖无法打眼等问题。

 

      对于保障房出现这么多的质量问题,开发商给出的处理方案竟然是“提供技术支持”!开发商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怎么反倒成了支持了?保障房质量问题岂能技术支持了事?

 

      纵观上述两起保障房质量事故,开发商对保障房进行维修是其应尽的责任,绝不是其所“粉饰“的所谓技术支持。开发商所说的技术支持,是说住户在改造墙体时,有一个隔断墙,由于是采用空心砖,业主担心不能承重,开发商称可以提供技术支持。这一批入住的有900来户,但据开发商的数字统计,目前已经有100来户登记保修了。

 

      我们知道,墙体是房屋的最重要部品之一,更是房屋质量构成要件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开发商理应向业主符合相关规定并符合业主需求的墙体。而在业主质疑隔断墙难以承重时,开发商理应在做出合理解释的同时进行维修,而不是提供所谓的技术支持。

 

      对于保障房质量问题,中央一直高度重视。今年5月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派出8个检查组进驻地方。这一次,专项检查工作的重点是为了质量安全。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已经对该项工作进行了部署,并作为“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质量安全控制的一项重要手段。住建部的要求是,在2012年中抓紧探索保障性安居工程建材、部品的“终身责任制”。

 

      毫无疑问,开发商提供给业主的保障房是商品不是赠品,其在开发与供应过程中,获取了相应的利润,对于保障房的质量,开发商应负全部责任。在开发供应环节,开发商应向业主提供合格的保障房,而在售后,既然是建材、部品“终身责任制”,开发商应该承担维修责任。

 

      对于保障房的质量问题,开发商绝不能用技术支持来搪塞了事,而应该积极整改,彻底维修,对于质量问题严重的,相关责任人应受到处罚。

 

      保障房质量问题层出不穷

 

      2012年全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不低于700万套,竣工500万套以上。转结2011年在建保障性安居工程后,2012年的保障房在建工程量达到历史最高峰值。与此同时,工程质量问题也随之而来。海南、湖北等地相继出现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出现了使用“瘦身钢筋”、“低标号水泥”等涉及工程质量的问题,被政府及时查处。

 

      原因何在?如何解决?

 

      那么,保障房质量问题为什么会层出不穷呢?笔者以为,不外乎如下原因:

 

      首先,开发商没有销售回款压力,放松了对保障房的品质管控。保障房是采取政府统一分配的方式进行供应的,开发商在开发供应过程中没有丝毫销售回款压力,其放松对于保障房的品质管控是必然的。

 

      其次,开发商在追求利润最大化心头驱使下,降低对材料的品质要求。保障房是带有福利性质的民生产品,自然不可能给予开发商多高的利润,目前较为普遍的说法是开发商的利润为3%——5%。这样的利润率,对于享受惯了暴利的开发商来说,就显得太低了。于是乎,为了谋求更高的利润,开发商降低对材料的品质要求,甚至以次充好,也是必然的事。

 

      第三,监管严重缺失,且监管链条过长。在整个监管链条中,从政府,到开发商,再到承建商,再到分包商,中间经历了好多个环节,政府难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等质量问题出来后,已经只能亡羊补牢了,这样,监管严重缺失是普遍的现象。

 

      对于保障房质量问题,住建部一方面通过建立“终身追责”实现“制度威慑”,另一方面,也试图通过建立全国统一的保障性安居工程采购平台,确保不合格建材不会进入保障房工程建设领域。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7月21日北京城的这场暴雨,让北京首个通过招标方式出让的限价房和廉租房项目住总旗胜家园现出真容屋顶漏水、窗户渗水、地面塌陷。另一个两限房项目首开同馨家园,也被大雨浇出了上述问题,更夸张的是该项目还被发现漏装烟道、因使用空心砖无法打眼等问题。
/zdh/images/defaultpic.gif
人民房评:保障房质量问题岂能“技术支持”了事-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中地会观察 > 正文

人民房评:保障房质量问题岂能“技术支持”了事

2012-08-14 | 人民网-房产频道

我要分享 ▼

 

 

      7月21日北京城的这场暴雨,让北京首个通过招标方式出让的限价房和廉租房项目住总旗胜家园现出“真容”——屋顶漏水、窗户渗水、地面塌陷。另一个两限房项目首开同馨家园,也被大雨“浇”出了上述问题,更夸张的是该项目还被发现漏装烟道、因使用空心砖无法打眼等问题。

 

      对于保障房出现这么多的质量问题,开发商给出的处理方案竟然是“提供技术支持”!开发商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怎么反倒成了支持了?保障房质量问题岂能技术支持了事?

 

      纵观上述两起保障房质量事故,开发商对保障房进行维修是其应尽的责任,绝不是其所“粉饰“的所谓技术支持。开发商所说的技术支持,是说住户在改造墙体时,有一个隔断墙,由于是采用空心砖,业主担心不能承重,开发商称可以提供技术支持。这一批入住的有900来户,但据开发商的数字统计,目前已经有100来户登记保修了。

 

      我们知道,墙体是房屋的最重要部品之一,更是房屋质量构成要件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开发商理应向业主符合相关规定并符合业主需求的墙体。而在业主质疑隔断墙难以承重时,开发商理应在做出合理解释的同时进行维修,而不是提供所谓的技术支持。

 

      对于保障房质量问题,中央一直高度重视。今年5月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派出8个检查组进驻地方。这一次,专项检查工作的重点是为了质量安全。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已经对该项工作进行了部署,并作为“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质量安全控制的一项重要手段。住建部的要求是,在2012年中抓紧探索保障性安居工程建材、部品的“终身责任制”。

 

      毫无疑问,开发商提供给业主的保障房是商品不是赠品,其在开发与供应过程中,获取了相应的利润,对于保障房的质量,开发商应负全部责任。在开发供应环节,开发商应向业主提供合格的保障房,而在售后,既然是建材、部品“终身责任制”,开发商应该承担维修责任。

 

      对于保障房的质量问题,开发商绝不能用技术支持来搪塞了事,而应该积极整改,彻底维修,对于质量问题严重的,相关责任人应受到处罚。

 

      保障房质量问题层出不穷

 

      2012年全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不低于700万套,竣工500万套以上。转结2011年在建保障性安居工程后,2012年的保障房在建工程量达到历史最高峰值。与此同时,工程质量问题也随之而来。海南、湖北等地相继出现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出现了使用“瘦身钢筋”、“低标号水泥”等涉及工程质量的问题,被政府及时查处。

 

      原因何在?如何解决?

 

      那么,保障房质量问题为什么会层出不穷呢?笔者以为,不外乎如下原因:

 

      首先,开发商没有销售回款压力,放松了对保障房的品质管控。保障房是采取政府统一分配的方式进行供应的,开发商在开发供应过程中没有丝毫销售回款压力,其放松对于保障房的品质管控是必然的。

 

      其次,开发商在追求利润最大化心头驱使下,降低对材料的品质要求。保障房是带有福利性质的民生产品,自然不可能给予开发商多高的利润,目前较为普遍的说法是开发商的利润为3%——5%。这样的利润率,对于享受惯了暴利的开发商来说,就显得太低了。于是乎,为了谋求更高的利润,开发商降低对材料的品质要求,甚至以次充好,也是必然的事。

 

      第三,监管严重缺失,且监管链条过长。在整个监管链条中,从政府,到开发商,再到承建商,再到分包商,中间经历了好多个环节,政府难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等质量问题出来后,已经只能亡羊补牢了,这样,监管严重缺失是普遍的现象。

 

      对于保障房质量问题,住建部一方面通过建立“终身追责”实现“制度威慑”,另一方面,也试图通过建立全国统一的保障性安居工程采购平台,确保不合格建材不会进入保障房工程建设领域。

 

------分隔线----------------------------
  • 上一篇:房地产市场潮起潮落如何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 下一篇:多地房价回暖8月房地产调控新政呼之欲出?
------分隔线----------------------------

相关阅读

·9 月份广东房市持续承压 多地触及年内成交低点   24-11-20
·上半年超五成上市房企亏损 近七成销售额降超 40%   24-11-20
·8 月份广佛等 7 市成交环比降超 20% 5 市同比正增长    24-09-04
·7 月份广东多数城市成交环比回落 12 个楼盘成交超万平   24-09-04
·上半年广东省经营性用地出让金同比降73%   24-07-19
热点内容
  • 龙头房企业绩逆市飘红发出什么信号
  • 业内称楼市“政策底”渐近
  • 人口普查数据隐藏楼市密码
  • 警惕保障房建设“一边缺钱一边挪用”
  • 不能降不敢降 解读通州楼市的尴尬困局
  • 2012:避风三四线
  • 保障房赶工别落入进度陷阱
  • 首个国土空间规划出炉 恐加剧地方利益
  • 呼声急 保障房建设为何“水不激鱼不跳
  • 楼市限购与其一味严不如先治乱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