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解读二度降息:凸显稳增长的强烈意图-中地会
中地会 > 中地会观察 >

新华社解读二度降息:凸显稳增长的强烈意图

东方早报  2012年07月06日

 

 

      距离上次降息尚不足一个月时间,央行昨日晚间再次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央行为何频频降息?非对称降息如何影响利率市场化改革?连续降息会带来什么?

 

      充分体现稳增长意图

 

      分析人士认为,央行在一个月时间里两次下调基准利率,凸显出决策部门稳增长的强烈意图。

 

      “央行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再次宣布降息,充分体现了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意图。”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连续降息后,一年期贷款利率合计下调了50余个基点,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贷款利率,有利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振企业信贷需求,从而防止经济增速的进一步下滑。

 

      经济学家普遍预计,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增势仍不容乐观,而近期公布的PMI数值也显示出企业信贷需求疲弱的迹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刺激企业信贷需求迫在眉睫。

 

      郭田勇还表示,目前物价水平持续回落,这也为央行再次降息提供了较大的操作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央行宣布降息的同时,欧洲央行宣布将存款利率从0.25%下调至0.0%,将再融资利率由1.0%下调至0.75%。英国央行虽然维持利率不变,但将国债采购项目额度增加了500亿英镑至3750亿英镑。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研究员张茉楠认为,央行此次降息,属于全球央行的集体行动,这是去年全球六大央行联手救市的翻版,也是我国央行的顺势而为。

 

      拓宽利率市场化道路

 

      需要指出的是,这是央行近年来首次非对称降息。同时,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也较上次降息呈进一步扩大之势。分析人士认为,这样的降息安排,一方面意在缓解企业融资压力,另一方面,则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拓宽道路。

 

      资料显示,央行上次选择非对称降息是在2008年9月雷曼兄弟宣布倒闭后不久。而今年这次一年期存贷款利率下调基点相差6个基点,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决策部门关照储户和企业利益的意图。

 

      “此次降息还进一步扩大了贷款利率的浮动空间,也可以被视为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再一次推进。”郭田勇表示,扩大贷款利率浮动空间,将使得银行的存贷款利差进一步缩窄,迫使银行让利,也体现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

 

      “上次降息,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此次进一步扩大为0.7倍,继续扩大贷款利率浮动范围,利率市场化改革再次加速。”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表示。

 

      专家指出,通过利率浮动的范围,使利率由管制走向市场化,是利率市场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将资金价格的定价自主权交给商业银行,有利于实现金融资源更合理配置,最终有利于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对于连续降息是否能带动楼市回暖,郭田勇认为,央行降息意在提振实体经济而并非针对楼市,央行对房贷利率浮动区间维持不变的强调,体现了我国金融政策坚持执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决心。

 

      央行5日强调: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做调整,金融机构要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各项住房信贷政策,继续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

 

      关于央行非对称降息对银行业的影响,分析人士指出,此举对银行股将产生双重影响。一方面,非对称降息使银行业的利差缩小,会带来银行业利润的减少。另一方面,货币政策的累积效应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利好,银行的不良资产或将因此减少,这对于银行股反而会起到积极作用。

 

触屏版 电脑版 顶部↑
  • 手机中地会网
距离上次降息尚不足一个月时间,央行昨日晚间再次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央行为何频频降息?非对称降息如何影响利率市场化改革?连续降息会带来什么? 充分体现稳增长意图 分析人士认为,央行在一个月时间里两次下调基准利率,凸显出决策部门稳增
/zdh/images/defaultpic.gif
新华社解读二度降息:凸显稳增长的强烈意图-中地会
  • 网站地图
  • 收藏
  • 加入中地会
  • 首页
  • 早晨快讯
  • 高层决策
  • 要闻要点
  • 高层动态
  • 政策发文
  • 楼市动态
  • 房产金融
  • 专家顾问
  • 理事动态
  • 历届专题
  • 领导致辞
  • 峰会主讲
  • 媒体热评
中地会 > 中地会观察 > 正文

新华社解读二度降息:凸显稳增长的强烈意图

2012-07-06 | 东方早报

我要分享 ▼

 

 

      距离上次降息尚不足一个月时间,央行昨日晚间再次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央行为何频频降息?非对称降息如何影响利率市场化改革?连续降息会带来什么?

 

      充分体现稳增长意图

 

      分析人士认为,央行在一个月时间里两次下调基准利率,凸显出决策部门稳增长的强烈意图。

 

      “央行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再次宣布降息,充分体现了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意图。”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连续降息后,一年期贷款利率合计下调了50余个基点,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贷款利率,有利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振企业信贷需求,从而防止经济增速的进一步下滑。

 

      经济学家普遍预计,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增势仍不容乐观,而近期公布的PMI数值也显示出企业信贷需求疲弱的迹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刺激企业信贷需求迫在眉睫。

 

      郭田勇还表示,目前物价水平持续回落,这也为央行再次降息提供了较大的操作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央行宣布降息的同时,欧洲央行宣布将存款利率从0.25%下调至0.0%,将再融资利率由1.0%下调至0.75%。英国央行虽然维持利率不变,但将国债采购项目额度增加了500亿英镑至3750亿英镑。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研究员张茉楠认为,央行此次降息,属于全球央行的集体行动,这是去年全球六大央行联手救市的翻版,也是我国央行的顺势而为。

 

      拓宽利率市场化道路

 

      需要指出的是,这是央行近年来首次非对称降息。同时,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也较上次降息呈进一步扩大之势。分析人士认为,这样的降息安排,一方面意在缓解企业融资压力,另一方面,则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拓宽道路。

 

      资料显示,央行上次选择非对称降息是在2008年9月雷曼兄弟宣布倒闭后不久。而今年这次一年期存贷款利率下调基点相差6个基点,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决策部门关照储户和企业利益的意图。

 

      “此次降息还进一步扩大了贷款利率的浮动空间,也可以被视为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再一次推进。”郭田勇表示,扩大贷款利率浮动空间,将使得银行的存贷款利差进一步缩窄,迫使银行让利,也体现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

 

      “上次降息,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此次进一步扩大为0.7倍,继续扩大贷款利率浮动范围,利率市场化改革再次加速。”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表示。

 

      专家指出,通过利率浮动的范围,使利率由管制走向市场化,是利率市场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将资金价格的定价自主权交给商业银行,有利于实现金融资源更合理配置,最终有利于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对于连续降息是否能带动楼市回暖,郭田勇认为,央行降息意在提振实体经济而并非针对楼市,央行对房贷利率浮动区间维持不变的强调,体现了我国金融政策坚持执行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决心。

 

      央行5日强调: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做调整,金融机构要继续严格执行差别化的各项住房信贷政策,继续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

 

      关于央行非对称降息对银行业的影响,分析人士指出,此举对银行股将产生双重影响。一方面,非对称降息使银行业的利差缩小,会带来银行业利润的减少。另一方面,货币政策的累积效应会对实体经济产生利好,银行的不良资产或将因此减少,这对于银行股反而会起到积极作用。

 

------分隔线----------------------------
  • 上一篇:人民日报:央行一月内两降息意在护航稳定经济增长
  • 下一篇:房地产投机需求再遭抑制下半年会否最难熬
------分隔线----------------------------

相关阅读

·9 月份广东房市持续承压 多地触及年内成交低点   24-11-20
·上半年超五成上市房企亏损 近七成销售额降超 40%   24-11-20
·8 月份广佛等 7 市成交环比降超 20% 5 市同比正增长    24-09-04
·7 月份广东多数城市成交环比回落 12 个楼盘成交超万平   24-09-04
·上半年广东省经营性用地出让金同比降73%   24-07-19
热点内容
  • 龙头房企业绩逆市飘红发出什么信号
  • 业内称楼市“政策底”渐近
  • 人口普查数据隐藏楼市密码
  • 警惕保障房建设“一边缺钱一边挪用”
  • 不能降不敢降 解读通州楼市的尴尬困局
  • 2012:避风三四线
  • 保障房赶工别落入进度陷阱
  • 首个国土空间规划出炉 恐加剧地方利益
  • 呼声急 保障房建设为何“水不激鱼不跳
  • 楼市限购与其一味严不如先治乱

Copyright 中地会版权所有 关于中地会 | 联系我们 | 电话:020-22008999 邮箱:8999@zhongdihui.com